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柳崖外编(二十三)

2022-04-12 20:26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68,李文美

风雪残宵路渺漫,寄居犹自礼铜棺。

如君恭敬原当报,不使於菟扰梦安。

  静海县某教谕,是辽阳人。已经被选中,正前往赴任,经过了山海关,一路上只有一匹马和一个仆人,这时遇到风雪大作。就叫仆人先到前面去找旅店,自己在昏暗的夜晚独行,风雪越来越大。来到一座古庙,廊檐内寂静无声,下了马,系在柱子上。自己走进小庙,用手摸索着眼睛凑近看,只见在雪光之中,停放着一口棺木。教谕作了一揖,说:“棺中的人,是大哥?还是大嫂?某独自赶路迷了路,风雪凛冽,不得不暂时在这里栖身。希望不要嫌弃。”随即靠在棺材上打盹。做梦梦见南边来了一个少年,呼喊道:“李文美!李文美!”棺后走出一个人,胡须有五寸长,开口说:“你来有何贵干啊?”少年说:“前村演剧,是你喜欢看的。为什么不去观看呢?”那个叫李文美的摇手说:“今天有远客,他的行李马匹都在这里。山中很多老虎豺狼,我要是走了谁替我给客人作防护呢。”少年说:“你以前认识他么?”李文美说:“不认识。”少年说道:“既然是不速之客,突如其来。就算有什么不测,和你也没什么干系。”于是拉上李文美的胳膊强行拉扯说:“今天我就一定要带上你去!”李文美说:“不行。客人正直又懂礼,我不忍心丢下他。况且前村的剧今天才表演第一夜,明天客人走了,后面还有两晚,到时和你一起去看又有何难。”少年只好独自哼着歌走了。那个叫李文美的人出门去巡视马匹及行李,绕着四周走了一圈,就缓缓消失不见了。教谕醒过来,已经风息云散,残星已经落下,银河还挂在天际,庙外的雪积了半尺多。四处张望,依旧寂静如初,没有一个人,马还系在柱子上,就在马的前边不远处能看见老虎的爪痕。才明白前一晚上没有被猛兽加害,是因为棺中人的庇护。那人叫什么,正是李文美。教谕再次揖了一礼,说:“李大哥,您的恩情我铭记在心,感戴不忘。”骑上马寻路前行,遇上仆人从前村过来迎接。大概已经找到了旅店但是一直没等到某过来,所以才回来迎接。来到前村,果然在演戏剧,昨晚是第一晚。

  这个故事是郗毓英君说的。

  柳崖子说:厌客是常情,“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由此可见嘲弄。李文美虽然是鬼,但水平实在高很多了。但如果不是教谕之前恭敬有礼,怎么能到这种地步呢。礼节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是不可以丢弃。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典故,一个雨天,主人不想留客住宿,于是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的意思是不留客,客人看了,偷偷加了标点,变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再也不好意思赶客人走。】


69,梦洗马

梦境分明不自猜,巴姑影里到泉台。

眼前了了家中事,死后情形历一囘。

  有个叫梦吉的洗马【洗马是官职】,住在京师东城内舍,将屋子隔成两间,和继室夫人分开睡。第二天要到圆明园去。已经睡下,忽然有人来报说:“快起!快起!车驾到了。”于是起床,来到他夫人的隔间,已经点起了灯火。夫人正半卧在床上,抱着被子,女儿在一边抽烟草,和她说话也不应,洗马就出了门。一看大门外,没有一个旧日的随从,旁边虽然站着好些人,但是都不认识。不想走。那些人说:“等你很久了。”就将他拥上了车。这车的车辕刷了朱漆,但是没有帷帐,马跑得很快。经过街道,路边守夜巡逻的人一边呼喊一边敲打木梆,能清楚地听见看见。直到西直门,驾车的人说:“停。”路的北面有一道门。一个老妇人从里面出来,说:“为什么来得这么迟?”将洗马引进去,来到北边的宅舍,人声沸沸,洗马十分惊慌,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老妇人引他到东厢说;“请在这里稍等。”过一会儿,老妇人出来说:“不需要你了。你回去吧。”出了门,老妇人和车驾都已经散去不见了。洗马正在找回家的路,却碰到了自己已经死去多时的元配夫人,她见到洗马,十分吃惊,说:“你为什么来了这里?”洗马见了,流着泪,问候起她的冷暖起居,又说起朱辕车送他来这里的事。夫人大惊道:“差点耽误了你,此地不可留。我送你回去。”抓上洗马的手,行走如飞。一直到达家门来到里屋,洗马就醒了过来,原来是梦。急忙披上衣服,来到继室夫人那屋,只见灯光尚且荧荧,夫人还没睡下,女儿才抽完一袋烟草,才把烟灰磕出来。梦吉公是曹太仆的年伯和门客,他讲述的这件事。


70,两城隍

迷途指示赖神明,婢子冤情一语神。

可惜疵醇非一致,或因口腹累斯民。

  芮城的董一桂,是世家大姓。一天他内人在屋里洗手,只有一个婢女在一旁伺候手巾梳子。她遗失金环,怀疑是这个婢女偷了,打算责打她。婢女知道后,逃到城隍庙里面,躲在神座之下。一直躲到晚上,忽然看见外面灯烛辉煌,城隍夫人环佩而坐。一会儿,一个高冠宽带的人进来,这个人就是城隍,他对夫人说:“哪里来的生人气息?”夫人说:“是董家的婢女。主母丢失金环,她害怕受到责罚逃到这里。”城隍说:“金环是鸭子吞的,和婢女有什么关系?”婢女听了,就从神座下跑出来,看见城隍与夫人依然是对立而坐的神像模样。回到家中。董家正没搜寻到婢女。婢女于是进去见主母,以实相告,说出城隍神说的话。主母开始不信,叫人将鸭子杀了,发现确实在鸭子肚子里。董一桂感叹神明的灵验,除了献上供品,还依殿壁制了一块木牌,书“显应”二字,悬挂在城隍庙的墙壁上,至今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猗氏县的旧城隍,喜欢吃狗肉。祷告的人若是献上狗肉,所求无一不应。当地有一个寡妇,独自抚养幼子,将家中的财产拜托弟弟帮忙看管,但当时既没有立契约证据,也没有请中介担保,弟弟渐渐起了别的心思。后来寡妇索要财产,弟弟说:“十几年来,我养你们母子二人到今天,怎么反而来骗我的钱了?”寡妇想要拉他去城隍庙的神像前赌咒发誓。但弟弟已经预先用狗肉献祭城隍。又祝祷说:“我姐姐必定要来发誓,若果依照誓言作祟到她身上,我就天天给您献上狗肉。”到第二天,寡妇和她弟弟一起来到城隍庙发誓。围观的人肩靠着肩。弟弟就说:“要是我昧了财产该怎样怎样。”姐姐说:“我要是骗财就折断我的脚!”还走没出门,寡妇就跌了一跤,一条腿肿得像腰一样粗。围观的人咂嘴议论纷纷,都认为是姐姐有亏于弟弟。姐姐无法辩驳,回到家中,在关帝像前焚香,在亡故父亲的神位旁嚎啕大哭,说:“天啊!神也不能证明我的冤情么?”像这样一直过了三年。一天,弟弟正喝着烧酒,吃着肉,忽然看见死去的父亲跟着关帝到来,就要砍他。弟弟急忙长跪于地,哀求饶恕。关帝说:“将欠债尽还,并说明白自己非人的行径,就饶恕你。”吓得叩了几百个头,急忙拿上姐姐该有的财产,约千金,全部用车子拉到姐姐面前,长跪在地,为自己的丑行认错道歉。姐姐说:“这是做什么?我和你在神明面前发誓,因此伤了腿,我不能收下。”弟弟只好将财产又运回家,将要进屋的时候,就听到刀刃舞动的凛冽之声,大惊失色。于是请遍父老乡亲,交代自己如何昧财,如何用狗肉行贿的行径。姐姐才收下了这笔钱,又同父老乡亲来到城隍庙前,说:“你是地方正神,为什么为了狗肉就颠倒是非?”众人里有痛骂的,有挥拳的,有想要取锄头扁担捣毁神像的。一会儿,只见泥像像是面有愧色的样子,忽然动了起来,忽地离开神龛,忽地又走下台阶。众人正在愈发奇怪的时候,城隍忽然兴起旋风,往北跑了。众人紧跟在后面。在北边塬上,有两个耕田的耕夫,见一个人神形怆惶,汗流如雨,向他俩乞要水喝。耕夫用碗递给他,喝完将走,两个耕夫议论说:“见这人怪眉怪眼,恐怕不是人。”一人说:“为什么不怒呵一声看看呢。”于是大声一呵,那人就化为泥身不动了。后面的人跟了上来。互相询问下,各自细细述说来龙去脉,于是都哄然拍手大笑。人散后,有无赖听说这城隍喜欢吃狗肉,善于颠倒是非,就在他泥身定住的地方起了一间小庙。原先周围喜欢小偷小摸的人,用狗肉来祈祷都会有回应。至今这座庙还存在,当地人都叫其“贼城隍”。

  柳崖子说:喜欢吃狗肉,是天性。虽然供奉能从丰盛变为简陋,但天性能改吗。无微不照,也不为婢女闯入宫寝而恼怒,正直平和,芮城城隍才是好样的。


71,栗参政

何必高门始缔姻,有才如此岂长贫。

他年参政归来日,方识贤侯相法神。

  阳城的三贤侯祠,郑州的王良臣【明代人】是其中一个神像。他生前多行善政,教导百姓种植柿树,如今当地的人还享受着留下的福利。当初王公做县令时,栗魁周栗参政才七八岁,王公在路上偶遇到他,就为之称奇,停下轿子,说:“能成大器。”劝栗魁周的父亲让魁周上学,还说:“不要轻易定亲,请让我为他择亲。”一天,是出城迎春时候,男女并肩,好不热闹。王公看见一个垂髻女童,大约八九岁的年纪。问差役说:“这是谁家女子?”差役说:“某氏。”王公说:“叫她父亲来。”等到某氏过来,王公就说:“你女儿许配人家没?”某氏答说:“还没有。”王公说:“我给你选一个快婿如何。”某氏说:“谁?”王公说:“某乡栗某之子。”女子父亲摇手道:“不行。栗家极贫,难以维持生计。”王公说:“像这样的郎君,怎么可能一辈子贫穷?令爱有夫人相,不配此郎,怎么做夫人?请你一定要听我的。”女子父亲勉强听命,但是并不把这话放在心里。没过几年,栗公入学,成为名士,并经由科举从官,官至参政,学问人品都冠绝一时。《阳城志稿》就是栗公开创的。女子后来也被封为夫人,贤淑又能持家。

  柳崖子说:世人经常提起唐举、许负这些善于相面的人。但是像王公这样的,不只是善于观察面部而已。理明心静,眼高识精。这样的人做百姓的父母官,是真“父母”。


第五卷删略的篇目:

72,陈太史:陈太史人很好,住的地方也好;

73,藏书:阳城的煤烟容易使古书纸张变脆;

74,李都司:李都司占卜灵验。

志怪故事·柳崖外编(二十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