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需:小学寒假阅读指南
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1debf6d0000000001029bde
🌟
寒假期间,总有学校或者公众号推出各类推荐阅读书目,但家长要避开一些误区👇
💥选书误区:开卷有益
💎选适合儿童年龄的书。
外国文学作品,要甄别翻译版本。不同出版社、不同译者的翻译水平差距巨大,不要图便宜购买水平欠佳的版本。(这在文学学习上是灾难)
💎尽量读原著,不建议读“青少年版”。“青少版”是对原著的“阉割”,选这样的版本还不如选择解读著作的书籍。
💎不要迷信所谓的名师推荐的“书目”。家长要自己了解内容,不了解孩子的阅读状况不要给孩子开书单,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更有益。
举例来说:四大名著《红楼梦》就不太适合小学阶段,大概只能读出贾宝玉的”荒唐“,而无法理解其中的”辛酸“。
💥读书误区:书读百遍
“读百遍”不是万能钥匙,土豆始终是土豆,白水煮土豆也做不成酸辣土豆丝。要吃土豆丝一定要有”导读“这个佐料,才能有味。
💎要说“书读百遍”,其实是:一本经典的好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反复读,都能读出更多的意味来。
举例来说:《小王子》就会在不同年龄阅读出不同的感受。小学往往读出想象,中学读出情感,大学就读出成长,甚至读出战争。
💥读书误区:多多益善
泛读或者浏览式阅读,读1本与读20本,其效果是差不多的。不能忽略精度能力和习惯。
💎精读与略读,是阅读能力的两条腿。既要能把书读薄,得其概要;又要具有把书读厚,旁证博引。
这个就可以结合”导读“资料来做,家长做起来更有效率。比如《唐诗一百首》就是适合精度,有配有适当导读的资料,而《唐诗鉴赏》就难度过高,只适合做为家长的参考资料。
💥阅读误区:只读经典
💎经典的“正读”与杂书的“闲读”,都是很好的阅读状态。阅读也不要局限在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幻想作品和各类简史、人物传记都可以涉猎。
💥结果误区:阅读立竿见影
写是一种需要专门锻炼的能力,扩大阅读并不能有效帮助写作,所以阅读写作类的书籍和必要的练习必不可少。
💎阅读,是广种薄收,没办法速成。阅读的显性效果,应当在3年、6年、10年之后。
💎理科如数学的思维方式和与文科大相径庭,阅读方式也完全不同。
💎欣赏,理解,分析,学用……这才应该是课外阅读的价值追求。陪孩子买书,一起读书;陪伴孩子,然后交流。孩子才会成长,获得一生获益的能力。
#思辨重要性 #儿童阅读 #阅读 #儿童教育 #亲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