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突破胰腺癌递送屏障的研究

2023-06-08 13:53 作者:bili_66581438225  | 我要投稿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利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酶将前药转化为活性药物,从而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效力。本文综述了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优势和挑战,以及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设计原理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是一种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酶的活性来触发药物释放的智能脂质体。脂质体是一种由双层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的球形纳米颗粒,能够包载水溶性或脂溶性的药物。前药是一种经过化学修饰的药物,需要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才能释放出活性形式。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将前药包载在脂质体内部或者连接在脂质体表面,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当脂质体到达肿瘤部位时,由于肿瘤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和淋巴引流的减少,脂质体能够通过增强的渗透和保留效应(EPR效应)积累在肿瘤组织中。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一些特异性或者过表达的酶,如胰蛋白酶、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等,这些酶能够识别并催化前药的水解或者水解解离,从而释放出活性药物。活性药物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者通过扩散到周围的肿瘤细胞产生更广泛的抗肿瘤效应。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的设计原理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的设计原理


制备方法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前药包载在脂质体内部,另一种是将前药连接在脂质体表面。将前药包载在脂质体内部的方法有多种,如逆相蒸发法、乳化法、冻干法等,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水溶性或者两亲性的前药。将前药连接在脂质体表面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偶联剂将前药与含有功能基团的磷脂或者聚乙二醇(PEG)连接起来,然后与其他成分混合制备成脂质体,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脂溶性或者不稳定的前药。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优势和挑战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相比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和普通的脂质体药物,具有以下优势:
- 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效力。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能够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或者过表达的酶来触发药物释放,从而实现肿瘤靶向治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
- 延长药物的循环时间和增加肿瘤的药物浓度。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能够保护前药不被血液中的酶或者其他物质降解或者清除,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同时,由于EPR效应,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能够在肿瘤部位积累,增加肿瘤的药物浓度,提高药物的杀伤效率。
- 调控肿瘤微环境。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释放出的活性药物不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成分,如基质、血管、免疫细胞等,从而改善肿瘤的生长条件,增强肿瘤的敏感性,协同抗肿瘤效应。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在肿瘤部位释放药物的过程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 前药的设计和合成。前药的设计和合成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前药与活性药物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前药在脂质体内或者表面的稳定性、前药与酶之间的亲和力和反应速率、前药释放出的活性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前药脂质体的制备效率和治疗效果。
- 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也需要优化多个参数,如脂质体的粒径、形态、电荷、包封率、释放动力学等。这些参数都会影响脂质体的体内分布、靶向能力、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等。
- 肿瘤微环境中酶的选择和检测。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酶,不同类型和分期的肿瘤可能表达不同的酶。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酶作为前药脂质体的靶点,并且需要检测肿瘤组织中酶的表达水平和活性,以评估前药脂质体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应用前景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胰腺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一些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如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ONIVYDE®),它是一种利用胰蛋白酶将伊立替康转化为SN-38(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的前药脂质体,已经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区获得批准,与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用于治疗接受吉西他滨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显示出比单用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更好的生存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正在进行临床前或者临床早期的研究,如利用磷酸酶将卡培他滨转化为5-氟尿嘧啶的前药脂质体,利用β-半乳糖苷酶将多西他赛转化为多西霉素的前药脂质体,利用β-半乳糖苷酶将阿霉素转化为阿霉素的前药脂质体等。这些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都显示出了较高的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效果,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结论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是一种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或者过表达的酶来触发药物释放的智能脂质体,在胰腺癌治疗中具有提高药物选择性和效力、延长药物循环时间和增加肿瘤药物浓度、调控肿瘤微环境等优势。目前已有一些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前药的设计和合成、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肿瘤微环境中酶的选择和检测等。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的设计原理和制备方法,以及开展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验证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酶可活化前药脂质体突破胰腺癌递送屏障的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