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端午节采的药药效最强呢?古人认为,端午阳气旺盛,天地纯阳,正气汇聚,万物至
为什么端午节采的药药效最强呢?古人认为,端午阳气旺盛,天地纯阳,正气汇聚,万物至此皆盛,阴邪之气避而走之,中草药最为纯正。此时,一些中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强,恰好入药,所以端午也是采药的最佳时节。民谚说:“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
端午采药在古籍中也有记载。车前草,古称“芣苢”,春开紫色花,夏结紫色籽,全草可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之功效。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纷纷前往田间山野采集车前草,晒干后备用。《诗经》里的《芣苢》就描写了人们采摘车前草的欢快情景:“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是日竞采杂药。”并引《夏小正》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宋人吕原明《岁时杂记》曰:“端五日午时聚先所蓄时药,悉当庭焚之,辟疫气。”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五日采百草,修制药品,为辟瘟疾等用,藏之,良验。”清顾禄的《清嘉录》云:“土人采百草之可疗疾者,留以供药饵,俗称‘草头方’。”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陆游在家乡绍兴隐居,在端午节那天忙着储药、配药方。他的《乙卯重五诗》记述了当时繁忙愉快的景象:“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民间至今仍有端午采药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