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鹤唳华亭——“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鹤唳华亭许昌平人物情节梳理【0】
之前所为种种确是在复仇
正月十二是他的诞日,延祚宫是他的东宫,太子林有他的手植。
他曾是太子,是这个国家的储君,也是,我的父亲。(原是先太子之子)
我的叔父萧睿鉴,他不知道我的出生,自然也不会知道,
我登上宴安宫,站到他面前,是为了证明我的存在。(此时是开始复仇)
从这里态度开始有所转变
我的堂弟萧定权,虽然我们拥有同样的皇室血脉,更适合成为敌人。但我却没有想到,他会出现在城楼之上,为了保护这些年轻的士字,他扔下了一枚象征着天子权威的玉鱼,吼出了与圣旨截然相反的承诺。他如此声嘶力竭,又如此孤注一掷,他一袭红袍,立于高高的城楼之上,身影孤清又决绝。在那个瞬间,我似乎看到了从未谋面的父亲,若他身为太子,立于危楼之上,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为太子所为惊叹,与其之前所认为太子的不同)
萧定权:陛下巡幸行宫,不带着许翰林吗?
许昌平:臣留京,殿下是高兴呢,还是失落呢?
许昌平:臣就当殿下是高兴的吧。不过还要请殿下恕罪,臣还是要跟去的。
萧定权:高兴也好、失落也好,我不以人废言,也不以人废行。那晚,多谢你。
许昌平:是人臣本分。何况,万一变生不测,臣又怎么敢开罪……监国太子殿下。
太子妃一案
萧睿鉴其人冷血多疑,他当年依靠顾家登上皇位,现在又唯恐顾家军拥兵自重,危害社稷。太子有顾思林这样一位舅舅,再加上张陆正这等奸佞岳父,齐王这般野心兄长,他与皇帝便只能做君臣,无法成父子了。(道明君臣父子不过是各方利益的制衡)
天子敕:皇太子失德,詹事府及两春坊难辞其咎,二十六名官员,拟革撤;(后来的许主簿)
天子敕:刑部侍郎杜蘅,以谄事东宫,擅弄司法,其自伏罪后,拟下诏狱审查;(杜衡独白)
天子敕:登华宫贵妃赵氏,侍朕廿载,淑懿贤德,素无过失。朕以中宫虚悬,不利家室,拟封赵氏为皇后。(是皇帝的又一制衡,李柏舟安平伯都不在了,抬高皇后好给大郎做依靠)
鹤唳华亭许昌平人物情节梳理【0】
《别云间》里许昌平的几次独白
1.先有玉鱼,后有监国印,萧睿鉴的每一次放权,皆是对储君的试探,对儿子的诛心。
而太子却屡触逆鳞,仍痴心不改,他对他的冷血至极的父皇一直抱有亲情的渴望。他名师授业,聪慧过人,只几个回合,便洞悉了我的居心叵测,用一纸手书,就离间了我与萧睿鉴。
2.想来在那个时候我已经对他心有所属了吧,毕竟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也有着同样没被黑暗泯灭的情怀与心性。我没有答应他的招揽,我们也无法成为知己兄弟,我们之间永远隔着父辈血仇的鸿沟。我甚至痛恨过,那一晚的软弱和迷失,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乡,我需要重新认清我的来途与归路。(献俘礼与续任中书令之事。是为了将军吗?为的是舅舅!)
3.这次回乡之旅改变了一切,混沌多年的母亲,奇迹般恢复了神志,说出了埋藏多年的宫闱旧事。我始知我与太子,与他的生母孝敬皇后,竟有着如此之深的渊源。他确是我的仇人之子,亦是我的恩人之后。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我们并非仇人,我们原是兄弟。(终于弄清旧事恩怨,回到东宫任詹事府新任主簿,但太子还没有完全信任)
4.这宫墙外,有高空长川,大漠瀚海;有莺鸣鹤唳,雪满群山;这壮丽的江山,此生,我怕是无缘再见了。但许主簿一定不要错过,要一一看过,才不枉此生。现在看到大漠孤烟,臣还想告诉你:好江山何处都有。好江山,此时臣也多希望,自己有能力,能够送给你。
5.你曾向往这江山锦绣,自由自在,可心中所系,仍是天下兴盛,黎民疾苦,这,是你的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相信,你舍身投火,以身殉道,定然会感动苍天,泽被苍生,换地一个清平世界。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
作者梁园曾写到,堂哥故事里唯一由暗转明的人我想除了文昔之外,还有堂兄也懂他。王雨老师饰演的许昌平温文尔雅,果真书生意气,也是最富有智慧,最勇敢之人。他和太子一样,有着同样的学血脉,也有这同样没有被黑暗泯灭的情怀与心性。
上一篇咱们暂且想要让太子和文昔,在那一晚多停留一会儿吧,享受这短暂的月色与桂花香,还有即将见到的金明池水灯。接下来在童谣案发之前,有6篇关于堂兄和太子殿下的对话梳理,其中也是佳句频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