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号角武器简单分析

2023-02-17 23:17 作者:RaijinG3  | 我要投稿

号角:本名丽塔 斯卡曼德罗斯,维多利亚军人,在追踪鬼魂部队和伦蒂尼姆突袭任务中表现突出。

注:主要资料来源:(https://prts.wiki)

基础档案

初始开放

【代号】号角
【性别】女
【战斗经验】九年
【出身地】维多利亚
【生日】11月1日
【种族】鲁珀
【身高】168cm
【矿石病感染情况】
参照医学检测报告,确认为非感染者。

综合体检测试

初始开放

【物理强度】优良
【战场机动】标准
【生理耐受】优良
【战术规划】优良
【战斗技巧】优良
【源石技艺适应性】标准

客观履历

初始开放

号角,毕业于维多利亚皇家近卫学校,现为维多利亚风暴突击队第二分队指挥官。于伦蒂尼姆事件中与罗德岛协同作战,经精英干员Misery介绍,与罗德岛签订战略合作条款。

临床诊断分析

提升信赖至25%以查看

造影检测结果显示,该干员体内脏器轮廓清晰,未见异常阴影,循环系统内源石颗粒检测未见异常,无矿石病感染迹象,现阶段可确认为非矿石病感染者。

【体细胞与源石融合率】0%
干员号角没有被源石感染的迹象。

【血液源石结晶密度】0.13u/L
干员号角甚少接触源石。

其实,在伦蒂尼姆萨迪恩区东躲西藏的那段经历还是挺危险的......好在我们带了一批防护用的药品,除了号角小姐以外,也会给其他维多利亚的战士们都发一份。
——伦蒂尼姆特别行动队医疗干员

分析号角中尉的基础档案,可以得知其武器没有源石技艺的辅助,纯粹就是一个机械装置,这为我们后面的分析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档案资料一

提升信赖至50%以查看

作为一名职业军官,号角无疑有着优秀的战斗技巧与战术素养。她惯用的武器为一面特殊形制的盾,带有击发结构,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射出多达十枚弹药。
就像风笛的破城矛一样,号角的盾同样展现了维多利亚制式军械的恐怖实力。目前伦蒂尼姆处在特殊时期,作为合作方,我们对号角及她所带领的维多利亚士兵的武器进行了整修。在工作初期,我们甚至无法理解她所持盾牌的机械结构。
“维多利亚不愧掌握着整个泰拉最先进的机械工程技术,我甚至想象不出来这些武器之后还能往什么方向继续发展啊。”就连可露希尔都这么感慨。
好在号角帮我们拆解了最难的部分。她受过的军事训练令她掌握了相当专业的机械技术知识。据了解,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她与其他城防军士兵所使用的弓弩与榴弹都是自制的。毫不夸张地说,号角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了维多利亚军人的职业素质有多出色。
“你确定皇家近卫学校会教授机械工程吗?那船上被风笛弄坏的那些控制终端是怎么回事?!”在看到上面那句话后,可露希尔强烈要求补上这句疑问。
还有,虽说这本该是武器鉴定记录,但是考虑到在伦蒂尼姆行动的人手不足,下面这些战场观察记录也由我来补充。
号角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专业。她不仅有着全面的综合战斗能力,并且在指挥小队作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完全符合我们对她的第一印象,也与风笛的描述高度吻合。
但在少数几次极其困难的作战中,我与其他几位干员都目睹了一些变化。也许在那样紧张的场合下,我看到的画面未必准确,所以那些瞳色与发色的变化都可能是错觉。可她突然提升的速度,以及与往日克制严谨的作战风格差异巨大的,极具破坏力的战斗手法实在很难被忽视。
出于好奇,我找其他维多利亚的士兵打听了一下,然后听说了一些关于活跃在维多利亚军队中的白狼的传言。什么千年前白色的鲁珀狂奔在萨尔贡的月夜下为阿斯兰帕夏咬死了一整支敌军,什么百年前的白狼伯爵曾经徒手撕碎了一位血魔亲王之类的......这怎么听都像是坊间流传的虚构故事啊。
不过,从医疗部同事的反馈来看,无论号角在那些时刻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源石技艺,还是激发了特殊的血脉能力,这样的作战方式对她的身体来说都是不轻的负担。我们深知号角为了保护她的士兵和维多利亚的平民能做到哪一步,然而,我们都希望她不要轻易迈出那一步。

档案资料二

提升信赖至100%以查看

维多利亚风暴突击队,是由维多利亚议会建立的一支特种部队,其前身为维多利亚典范军,主要职责是执行直接由议会下达的特殊任务,活动踪迹遍布维多利亚,包括各处维多利亚飞地。
目前风暴突击队在编制上依然隶属于维多利亚军队,在战争时期也会被部署至前线执行奇袭任务,但事实上相对独立。突击队分为六支行动分队,每支分队包括两个行动小组,每个行动小组通常有五名队员。突击队队员通常从其余特种部队或皇家警察中选拔而出,经过极其严苛的训练,他们往往拥有全面的作战能力与优异的情报分析能力,并配备维多利亚最尖端的科技装备。
由于最初组建典范军的议员正是毕业于维多利亚皇家近卫学校,风暴突击队从成立之初到现在,都与这所著名的军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隔一段时间,都可能会有一些最优秀的毕业生拿到学校老师的推荐信,以此来作为参与训练考核的敲门砖。至于通过比例,外面的人就不得而知了。以我们已经接触到的两位风暴突击队战士的标准来看,想必即便毕业于皇家近卫学校,想要成为一名正式的风暴突击队队员,也是相当困难的。
至于号角本人,只要接触过她的人都会知道,她本身就代表着维多利亚风暴突击队的理想精神。勇敢、忠诚、顽强,就如风暴般能够摧毁一切阻碍。为了维多利亚,也为了每一个无辜的维多利亚人的生命,她会拼命战斗下去,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其实,她明明是贵族出身吧?显贵家庭的孩子,哪怕不是最受宠的那一个,她也有很多条路可以选。去给某个伦蒂尼姆的要员当亲信,或者去集团军里当个轻松一点的高级指挥官,不都比加入风暴突击队,一路干着最累最危险的活来得强些?
白狼伯爵......如果是那个“白狼”的话,我倒是能猜到一些。从二十多年前那场剧变开始,这些忠于王室的贵族,尤其是军事贵族们过得都不太容易。那位斯卡曼德罗斯伯爵已经在卡拉顿那种边缘城市窝了很多年。“白狼”在军队里的威名犹在,许多公爵都会忌惮他,但凡他稍微出一下头,都可能会给全家人带来灭顶之灾。我听说号角有很多年没有回家见过父亲了。从她一毕业就加入了风暴突击队这个选择来看,她大概不赞同父亲为了自保而做出的退让吧。
维多利亚的未来,的确不会握在这些即将步入暮年,就连守住往日辉煌都做不到的老贵族手里。维多利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高卢,终究是要看号角与风笛这样的年轻人会作何选择啊。

——某罗德岛驻维多利亚情报人员个人记录

号角拥有某种来自血脉的力量加成能力,再加上其拥有进入风暴突击队并成为队长的实力,所以对于其所使用的武器重量上应该没有什么很细的限制。而文中对其有能力同时击发数十枚炮弹,或者是具有极快的装弹速度的能力确实是新奇。众所周知,目前有曾在战争中投入使用的只有弹夹供弹的火炮、弹链供弹的榴弹机枪,又或者是高压气枪等不太广泛使用的武器才有这种能力连发炮弹。所以,这不愧是连工程部的扛把子可露希尔小姐都看不明白的精密机械装置。这也暗示着维多利亚帝国的科技树其实是考古考出来的……?

PRTS 插入关键历史信息(https://baike.baidu.com)

风暴突击队的前身维多利亚典范军原型为英国新模范军,英国革命时期国会组织的军队。于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二万二千人,基本由自耕农组成,由奥利弗·克伦威尔负责指挥。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

经由伊丽莎白一世对议会借出的金钱随意挥霍却不归还的蔑视行为,再到詹姆士一世看不起议会却还要依赖议会的不要脸行为,最后到查理一世在普遍信奉清教的苏格兰大力推行天主教的作死行为 + 随意收税、杀人 + 签了议会的请愿书但是不执行的行为,苏格兰人愤怒了,议会愤怒了,甚至英格兰人也愤怒了。于是英国内战于1642年8月爆发了。内战后期查理一世落得下风,不敌革命军,独裁的大厦将要倾倒。而革命军的军队最初掌握在长老派手里,导致作战实力不一,纪律不严,多次把国王放跑。克伦威尔将军为了重整大英的风范,把议会重组了,并把老议会军改为新模范军,以克伦威尔的东部联盟军为骨干,以他的“铁骑军”为样板,对原议会军的三支部队进行了改组,把长老派驱逐出了议会。

不过最后克伦威尔做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比如禁止娱乐活动,只因为这不是清教徒该做的,圣经没有说娱乐活动是开派对开舞会;他还把议会又双叒叕解散了,为了独自掌握权力。当他倒台之后,新模范军也随之解散。

这里有些不符合目前泰拉大地上的维多利亚帝国的历史的细节:首先风暴突击队应该是老狮王还没死之前成立的,而克伦威尔就算可以对应,也应该是对应众萨卡兹的王——特雷西斯。很明显,特雷西斯也只是利用了风暴突击队,而不是成立了风暴突击队。而且,风暴突击队应该象征着反对王权,而斯卡曼德罗斯“白狼”伯爵的女儿竟然在反对王权的军队里。不过可能这是号角反对父亲的方式,也是说得过去的。

战斗:背面/普通攻击//

战斗:正面/普通攻击//

0.2倍慢放:背面/暴风号令: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号角的炮盾还是由最经典的两部分组成:炮身和炮架。

【经典火炮结构科普环节:(https://baike.baidu.com)】

炮身

炮身由身管、炮尾、炮闩和炮口装置等组成。下面的图可以作为一个前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大型爆破物发射器的参考。

sfh-18式牵引式榴弹炮


I: 身管是炮身的主体,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线膛炮身管使弹丸旋转以保持弹丸飞行的稳定,滑膛炮的弹丸一般不旋转。通常用镍铬钼系列的高级合金钢制造。

II: 炮尾用来安装炮闩并将身管与反后坐装置连成一体。(号角的的炮尾和身管没有明显的分界,一体化装置属于是了)

III: 炮闩用来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和抽出发射后的药筒。现代火炮大都采用半自动炮闩。半自动炮闩一般为楔式,发射后借助炮身复进运动打开,装填炮弹后自动关闭,装填炮弹和发射均由人工完成。有的火炮采用自动炮闩。采用自动炮闩的火炮,开闩、装填、关闩和发射均利用炮身的后坐复进能量或从身管内导出的火药燃气能量来完成。自动炮闩多用于小口径高射炮、航空机关炮和舰炮。(由于号角的动画没有退弹动作,不好分析其是否存在一个明显的炮闩结构,但是身管后面的黄色圆柱体应该就是炮弹,所以合理猜测这炮要么没有炮闩,要么就是一体化的奇葩一次性炮闩)

IV: 炮口装置包括炮口制退器、炮口助退器、消焰器,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炮选用不同的炮口装置。发射时,装在炮闩内的击针撞击炮弹底火,点燃发射药。发射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燃气,压强一般为3~4×10千帕,推动弹丸以极大的加速度沿炮膛向前运动。弹丸离开炮口瞬间获得最大速度,并沿着给定弹道飞向目标。燃气推动弹丸向前运动的同时使炮身后坐。(我们不应该对炮口装置的安装位置如此苛刻,也许它可以安装在火炮内部呢?(伊万杰利斯塔.jpg))

65式3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


炮架

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摇架、上架、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瞄准装置、下架、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

反后坐装置是将炮身与炮架构成弹性连接的装置,包括制退机和复进机。制退机用来消耗炮身后坐能量,使炮身后坐至一定距离而停止。复进机在炮身后坐时贮存能量,后坐终止时使炮身重新回到发射前的位置。由于反后坐装置的缓冲作用,炮身传到炮架上的力通常仅为可燃气体作用于炮身轴向力(炮膛合力)的1/30~1/5。(合理推测该装置存在于号角中尉的炮盾上,可以从正面发射动画中看出来,不然即便是瓦伊凡,一发炮弹出去肩胛骨都给你弄折喽)

摇架是炮身后坐复进的导轨,也是起落部分(包括炮身、反后坐装置和摇架)的主体。摇架以其耳轴装在上架上,借助高低机作俯仰转动。

上架是回转部分的主体,以基轴装在下架上,借助方向机作水平转动。(手持武器大概是不需要的,可以直接借助人体的力量转向与瞄准)

高低机和方向机用于驱动炮身在高低和方向上转动,根据瞄准装置上所装定的射击诸元(为命中目标,射击时须装定于武器上的各种数据。根据战术要求、敌我相对位置、运动状态及气象环境条件等计算确定)赋予炮身射角和射向。平衡机使起落部分对摇架耳轴保持平衡,使高低机操作轻便(同上,也是可以略去的部分)。

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来装定火炮射击诸元,供火炮实施瞄准。在自行火炮中上述结构安装在车辆底盘上,有的还用炮塔密封起来,与底盘组成一体。牵引式火炮还需要下架、大架和运动体安装上述部分,射击时下架、大架和运动体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供火炮机动(外部主结构表面上没有看到明显的突起,可以断定是没有任何光学瞄准装置的)。

根据其射程长度、倍径、用途和弹道弯曲程度,可以猜测这大概率是一杆迫榴炮(榴弹炮是现代战场上支援火力的主力,而迫击炮以弹道弯曲、重量轻的优点,在立体山地环境等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步兵提供最及时的火力支援。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迫榴炮。分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号角的是第三种手持式。)

PLL-05 自行迫榴炮


详细构造图(转载自B站up主 欧根126 【战术后仰-什么叫全副武装啊!!号角三件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r4y1n7BG/?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e1bab1380be871983c9f89609936628e):

(在建模了,在建模了)

    从以上建模可以看出,号角的手持武器之所以可以有如此简洁的设计,大概是因为其击发和发射机制不同。传统的火炮是撞针撞击底火将一定量的炸药引爆,加热空气使其急剧膨胀,由于炮管的限制作用会使得其只向一个指定的方向加速,从而使炮弹获得加速度。号角的炮盾则是类似气枪,盾牌本身会产生高压气体,通过导管输送到发射装置内,将炮弹“弹射”出去。由于底火不在身管内击发,或者根本没有底火,所以就没有炮闩。由于存在一根较长的导管(应该是为了增强自由性的设计),压缩气体的冲击力会被一定程度削弱,所以导致其口径偏小,无法发射较重的炮弹。身管上的银色环状物推测是散热器或者消音器,可以将压缩气体分批次释放出去,避免可能的炸膛从而灼伤使用者。装弹机制就可以做的非常简单,把炮弹插进炮尾,加上一些保险装置固定,释放储存在盾牌里的压缩气体,即可将炮弹发射出去。

    这种火炮主要依靠炮弹本身爆炸产生杀伤力,动能应该是不足以击穿任何装甲甚至步兵护具的(拿把气枪就能打死全套陶瓷碳纤维护甲英国大兵,是不是太离谱了?气枪这东西,就靠靠压缩气体击发弹药,速度、动能都是非常有限的,和那些靠火药爆燃发射的铳械完全不一样。现实世界里的神鹰气枪(下图),初速度最大才1300英尺每秒,也就不到400米/秒。而M16的枪口初速达到了975米/秒,差差距不能说是维多利亚和拉特兰吧,至少也是哥伦比亚和谢拉格。枪口动能上,差的更多,这把气枪才100多焦,而M16的枪口动能有1700焦。)但是我们的大维多利亚总是能整出一些花活,说不定泰拉的气枪就是比地球强呢?

    剧情和游戏体验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游戏内在号角开火时可以听见较为低沉的音效,不像真正的火炮开火时那么尖锐有力。并且,这种手持火炮在第十章时无法对高强度钢铁造成有效破坏。要知道现实这种口径的迫榴炮穿深都至少有一二十毫米,不至于一个主控室的大门都轰不开吧()。

神鹰气枪(?)


当号角正常触发释放压缩气体的机制(可能是在盾牌内提前充入气体,或者是在盾牌内使用特殊弹药产生足够量的气体,类似风笛的破城矛使用的机制)时,炮弹就可以被正常发射出去。当号角使用不同种类的弹药时,该次攻击产生的效果就会不一样。所以,若装填的弹药是照明弹而并非是常规弹药时,炮击地点就会产生闪光,这就是号角的第一技能“照明榴弹”。

当号角使用剑而不是盾牌作为她的副武器,并在其中填装和火炮相同的弹药,这就是第二技能“暴风号令”。如果这把剑有主动引爆炮弹中炸药的能力,就相当于炮弹的引信触发器。不论是感应电磁信号的近炸引信,还是计算在空中旋转多少周的周炸引信,这把剑一定有一个复杂的机制去引爆它,不然这些炮弹就是极端危险的物品,随时可能误触爆炸。

不过考虑到号角在维多利亚与深池作战时使用的弹药都是土制炮弹,不可能应用过于复杂的引信,所以上述描述成立的条件就是不安全。而这说明要么就是号角非常幸运,没有遇见弹药殉爆,要么就是上述描述不成立。

所以对于二技能“暴风号令”的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就是号角会将炮弹“甩”出去,通过这种不太正经的发射方式去模拟正常发射的情况,从而快速打击近距离的敌人。

对于二技能全弹发射的能力,猜想号角的火炮拥有不止一个用于装弹的位置。连续的发射会导致武器升温,进而制造更高温的气体。当极高温高压的气体(过载后)到达火炮主体后号角会连续发射不止一颗弹药,随后随着高压气体的释放过载结束,号角被灼伤,就体现为掉血。

三技能“最终战线”则是二技能的拆分,同样是连续的发射,制造高温高压气体,然后持续装弹。不同的是这些气体是缓慢释放的,并不会瞬间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但是会加热号角手持的部位,导致持续扣血。

这种武器的优势就是使用灵活,就像那些不需要机械炮架,直接人扛着发射的火箭筒或者迫击炮一样。由于发射机理不同,所以只会制造相对较小的噪音。还可以适配不同的炮弹种类,甚至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搓几个土炮弹出来,直接当常规弹药打出去。这种炮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导致故障率会很低。

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这套装备全重少说七八百斤,除了泰拉超人谁也扛不动。而且金属材质+高温气体=二级烧伤大套餐,除了号角这种可以非常不科学地狂化的鲁珀超人也是没谁能遭得住。

总结:不适合军队大规模装备,少数穿戴外源性外骨骼的超级地球士兵可以尝试一下。

以上就是对于号角与其手持武器的基本概述,对于其模型制作进度,后续会跟进。


当然鸽了这么久也是有原因的,这个社团现在只有社长一个人在写文章啊()对于一个学业比较繁忙的放养型学生独自运营一个社团还是太勉强了。


有意和社长讨论讨论舟学的可以给点想法和建议吗?求求了。()


号角武器简单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