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纯洁真的是幼儿园水平吗?

黑格尔的辩证法如与张载“神”与化的联动。
这个乐队的名字我想延伸出更多的一个解释。绝对纯洁中的绝对与精神。
我要引出黑格尔,以阐明绝对精神在乐队中代表了什么。精神性的 物质是精神的一种呈现 黑格尔绝对者就是精神,
这个两千年出自黑格尔的《哲学演讲史》,就是自泰勒斯以来的西方两千多年艰苦的精神劳作,一些宗教和科学都想达到的终点,他的目标就是绝对精神。
纯洁,我个人认为在这里是自我意识的呈现。绝对纯洁,代表了精神自我的终极追求。黑格尔的哲学中,把精神和物质有过唯心主义的辩证,在这里物质是精神的一种呈现,绝对者就是精神。
"我们是世界上一男一女,两个人"
这句存在和差异性的命题,我要把这部分歌词用张载的哲学概念来解释一下,所以接下来纳入中国哲学的范畴。
先说这句存有的概念,一开始就把2的概念列了出来。如果这个世界有开端,他的条件必然是:有之前是无。
因为如果有之前还有,那不就没有开端了吗。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有之所以为"有",在于它的诞生是有分别的,是与否,有就对应了无。所以有对应了数字2,不是1,没有才是1,
可能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无怎么可能是1呢,没有那不就是0了吗。佛教、印度概念无才是0,后来传到了阿拉伯又传到了西欧,如果万物都没有,他自然就没有区别,这个虚无的状态就是一个独体,就是1,如果万物都是没有的,你说他就是一个0,他不就是作为"0"一个吗。
张载又说,天地之间没有两样东西相比之下是一样的,因此万物虽多,其实就一物。
这个其实非常难理解和想明白,但是这是个非常容易证明的论证。
我本源的存有是包含了我本身还有我本身和世界的差异性。那么世间存有对应的就是数字2,我于我之外的一切,这就是朴素的中式的哲学。所以我想到黑格尔,这不就是人的理念对应外部的自然吗?
然后接着是两千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单独地在一起我把这个单独就当做是1,这句解释就是我们从没有区别的1到合在一起的2的这个过程是没有可能的,为什么,如果从最基本的逻辑上理解并不难,因为无分别的1如果有变成多的、有分别的的2,
他体现在自身上的特征就是有分别的2,就不是1了。所以从1过度到2是没有可能的。
那么我们作为人类中的不管几男几女,是不可能单独在一起更深刻的含义是什么。
前面讲了"单独",那么我们从来就是有分别的存有,那么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
这个两千年,呼应黑格尔的是《哲学演讲史》,自泰勒斯西方两千年的精神劳作,
诞生的一切宗教和科学想要达到的终点,目标就是绝对精神。纯洁,不就是形容没有杂物的1,是个体意识的呈现的完美和完整。
我在这里解释是歌词意在表达张载哲学中“象”与“形”的关系,这个概念可以去找一下张载集来了解下,这里就不过多解释了。
象就是可见的有形的物之间的关系,“在一起”的象其实就是人与人关系感性化的呈显。
因此我们是有分别的有形物,可以通过象来观察到我们之间的关系。
歌词通过列举一男一女,两男一女最后一直到三男两女,这才结束,截止了,这里我来猜测了一下为什么到三和二,因为这里对应的张载的叁两概念。
这个重要的论述在张载的哲学里,研究的是相互作用如何有必然性的问题。“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如果没有对立的两体,存在的世界将是无分化的概念,这是僵死的,没有分别的世界,如果有这样的世界可以存在,那么这个世界就应该始终处于无分化的转台。
对应文中,无的1不可能产生有分别的2,那么就不能在一起了。
如果仅仅只有对立的两体,例如男女只有对立的关系,那么就会生成一个分裂的世界。阴阳、动静、虚实、昼夜没有相互作用、从而割裂成不相干的世界。
因此,一与二的统一就是天道的三。“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所以三也”,贯通两者的就是形而上的神的作用,
这里联动黑格尔同一性原则了,处于矛盾的两者之中双方不可分割的那个联系。只不过后来人们愿意把这个叫二元对立又统一,听起来即废话又抽象。
这个完全的形而上者对应的就是绝对者。因为有叁两的关系,我们才有了能够在一起的可能性。
所以这句我们从来没有单独地在一起,不应该解释为我们没有“在一起”这种可能,在一起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不是单独地,因为我们发生了联系。那么这是一种怎样抽象的联系,怎样描述它。
“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张载总结了天地一切客观的形和象,都是神和化作用之后粗糙的痕迹,绝对者就是这看不到的神(作用),我们能看到两个人在一起是一种神(绝对者)造化的作用,
在一起这件事竟然是一种本质的状态,但是离开我们作为本体的形和还有发生的象,就变成了无,就变成了单独地1,所以我们就无法找寻神的作用,就无法在一起了。
这点其实也在说明了人与人相互之感的普遍性和真实性,不同于佛教否定万物意义的空,人与人与物之间的正是有天道之间的关联性的,我们能够认识、寻找到自我,才能真正有可能达到(绝对)精神(纯洁)自我的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