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执政的帝王周灵王姬泄心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今天就说说周灵王姬泄心
2002年,考古工作者为配合周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对周山陵墓进行了勘探调查。勘探调查结果发现,四座陵墓的平面均呈“甲”或“亚”字形,这与东周王城和成周陵区发现的东周大型墓葬形制相同。由此证明, 周灵王陵是我国有记载的年代最早的王陵,被称为“中华第一陵 ’ 。
周灵王是东周第11代 君主,姬姓,名泄心,周简王之子,在位27年(?―前545年),育有二子:长太子(姬晋)次子(姬贵)。周灵王在位初期,由于晋楚两国争霸,导致生灵涂炭,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公元前579年 ) ,在宋国大夫华元的安排下,晋国的卿士燮与楚国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会盟。晋国、楚国第一次弭兵之盟很不稳定。签订合约后不久,晋国、楚国就爆发了鄢陵之战,楚国被打败。鄢陵之战后,楚国境地非常困难,晋国也好不到哪去,晋国国君与内部大族的斗争正酣,外部强敌咄咄逼人,陷入内忧外患之中。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春秋时期的强国,都想再一次弭兵。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的安排下。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举行第二次弭兵之盟,晋楚两国达成和平协议,双方休兵。
这次结束争霸的弭兵会盟,东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各国的诸侯都不会搭理周王,各国的诸侯都把周王当成局外人。周灵王却在这难得的清闲中认真的培养起了接班人。姬晋,是东周灵王的太子,人称太子晋。天资聪颖,温良博学,喜爱静坐吹笙,乐声优美如凤凰鸣唱,周灵王非常喜欢。15岁行冠礼后,以太子身份辅政。晋平公派当时名流师旷前往打探虚实,问他以君子之德、治国之道,太子晋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师旷向晋平公如实汇报。不久,大雨连绵,谷、洛二水泛滥,危及首都王宫。周灵王怕水淹没首都王宫,情急之中,周灵王采取壅堵办法来治水,姬晋觉得堵塞起来肯定会威胁到百姓的财产安全,太子晋强烈反对,就跟他的父亲据理力争,因为言辞过于激烈,触怒了他的父王,姬晋被他父亲贬为平民,发配到现如今的山东省胶南一带,姬基从此闷闷不乐,在公元前549就去世了,享年才17岁。天不保佑东周,太子姬晋的死对周灵王打击非常大,不久因伤心过度忧伤而死。周灵王死后由他的次子姬贵继位,成为周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