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企业推荐选择哪家
随着5G的逐渐普及,以及国家关于新基建的政策要求,智能制造已经成为行业中的热词。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企业智能制造的方案,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专业知识技术。于是借助专业智能制造企业的力量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下市场中的一个普遍策略。
想要最大化发挥智能制造的作用,将智能制造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去,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持续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不仅要配备智能化硬件,还需要搭建智能制造系统。

许多人对智能制造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单纯地认为智能制造只是机器硬件的智能化操作,但其实智能制造的含义比这要广泛的多,其作用也不仅仅是提高生产速度这么简单。以行业领头羊徐工信息汉云为例,徐工信息在数字化转型中经历了3个阶段,2013年为第一个阶段,是业务数据化阶段;2014至2017年为第二个阶段,是数据业务化阶段;2018年为第三个阶段,是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资产化阶段。也是在这两年,智能制造成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而想要真正实现智能制造,首先要向数字化转型,布局智慧工厂战略。徐工信息以MES为核心,这也是整个制造过程的大脑,负责调度生产、物料、质量、设备等所有生产资源,通过生产流程,使之发挥最大效益。而通过MES系统,可以建立制造过程信息化平台,使信息化延伸到车间一线,整合了车间生产力,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车间工序级任务排产,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多约束条件下的复杂生产计划排产,实现负荷均衡化生产,整体提升企业效益,降低运营成本。

实现智能制造究竟对企业有多大帮助?
实现智能制造能对企业产生多大影响?可以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建”)的案例来分析。中电建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实力毋庸置疑,但随着集团的发展,慢慢的出现了各种经营问题,例如内部的施工设备闲置率高,无法及时高效的利用闲置设备,企业也难以全面、准确、实时掌控公司内的设备闲置情况;建筑施工设备体量巨大,但在管理手段上仍采用繁琐的纸质流程,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限制了企业发展;由于建筑施工设备往往价格昂贵,线上支付存在的风险让人没有安全感;同时旧设备维护、新设备购买、企业运营、合同回款、设备保险等等资金压力巨大,行业企业急需寻找额度大、利率低、信誉好的融资渠道。

为了数字化转型 为了提质降本增效,中电建选用了专门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徐工信息,利用徐工信息帮助搭建的建筑施工设备共享交易服务平台,中电建可以实时监控工况、合同、设备回款、维修保养、设备交接等情况,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设备信息实时上传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设备的在线管控,徐工信息还为中电建提供电子合同,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交易数据进行多重备份和相互印证,保障线上交易数据不被破坏和篡改,保障线上交易的安全性。最后徐工信息为中电建打造的设备共享交易服务平台,还可提供已有设备融资、新购设备融资和施工设备保险等丰富的金融服务,让企业实现从生产到运营的智能化发展。最终中电建实现了交易成本降低了16%,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了18%,行业协同运转效率提高了35%。

5G时代下,设备互联、大数据共享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所在,而智能制造方案的关键也是看其是否能针对性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因此智能制造企业推荐选择具有专业实力,拥有丰富行业案例的企业,也可以参考智能制造水平高的一些企业,毕竟智能制造的实现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