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nteks Glacier One 240MPH / 360MP 评测

小伙伴们大家好~ 镇楼图两张


在完成 Part 10. 市售360一体水冷(AIO)散热器性能向横测 和 Part.13 市售240一体水冷(AIO)散热器性能向横测 之后,我这边又收到了姗姗来迟的追风者两款新上市的一体水冷产品,就拿着在前次横测中表现优异的贼船H100i XT与H150i XT给大家做一个对比评测吧~在完成一系列横测之后,如果有收到类似这次有新品补充进来的情况,都会陆陆续续给大家带来这些补充,拾遗,番外之类的测试。
本次测试感谢追风者Phanteks的大力支持。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此次测试的追风者Glacier One 240MPH / 360MP 两款产品属于追风者新开拓的一体水冷产品线,在Asetek 7代泵排的加持下性能还是值得期待的;标配F120MP风扇,为了弥补相对孱弱一些的风扇性能,转速从零售版的1800rpm加强到了2200rpm;在本次测试中未涵盖的280产品也会在即将上线的280一体水冷横测中照顾到,请大家多多期待~
目录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Section 1. 产品开箱&装机图赏
Section 2. 测试条件简介
Section 2.1 测试平台硬件一览
Section 2.2 测试平台功耗和环境条件
Section 2.3 测试方法简介
Section 3. 测试正文
Section 3.1 原始数据
Section 3.2 原装性能测试
Section 3.3 泵排性能测试
Section 3.4 风扇性能测试
Section 4. 结语
Section 1. 产品开箱&装机图赏
首先是Glacier One 360MP

泵排一览

冷头特写,因为外壳做了分离设计,如果不加盖子的话这冷头高度真的控制的非常好了

底面,预装了115X和1366扣具环;预涂了硅脂,但Asetek的预涂硅脂根据以往经验比较一般,测试之前我都会直接抹掉

抹干净硅脂之后,能看到冷头底面做了凸底处理,工艺很养眼

冷头顶盖特写

背面是磁铁和RGB接线,与顶盖接触的面已经贴心贴上了海绵质的覆盖物保证不碰伤冷头

装上上盖试试

附件一览,标配Asetek家的水冷扣具,除了115X和1366以外也支持2011和AM3/4

另外附赠了三个水管扣以及一管追风者硅脂,这个比较贴心了

同样附赠了三根线,分别是RGB延长/转接线,风扇4pin延长线和1分2线(为啥是1分2???)

标配三把F120MP,前言中已经提到了,为了增强性能,相对于零售款这个风扇的转速被加到了2200rpm,这里提个小建议,既然是黑色系的设定,扇叶也干脆黑化比较好

背面,与零售款并没有什么区别

接线也比较特别,能够实现菊花链,所以虽然360一体水冷比较奇怪的标配了一根1分2,但其实如果风扇菊花链,也只需要一根延长线就可以连接主板,不会构成什么困扰

上机看看

冷头特写

打开RGB效果

再来看看Glacier One 240MPH

泵排,这是我印象里第一款泵+排+水管+风扇全部实现白色的Asetek散热器,冷排表面是喷漆处理

与360款产品相同的冷头


冷头外壳,能盖住里面的冷头,所以冷头做成纯黑也无所谓

装上外壳看看

标配两把F120MP白色风扇,这个除开转速以外,外观与零售款的区别也比较大,我印象里零售款是没有这种外框和扇叶都是白色的设计的;只有脚垫还是黑色,为啥不一步到位呢?


与360款比较大的区别是标配了俩白色的圣环,用来实现风扇RGB效果

配件一览,与360款没啥区别

装上测试平台看看

冷头特写

BC1安装方法的限制,风扇只能装在外侧

白色风扇配圣环的RGB效果相当均匀,很好看,没有透明风扇的那种颗粒感

通电看看RGB效果


Section 2. 测试条件简介
Section 2.1 测试平台硬件一览
CPU: Intel Core i9-10900K
主板: 华硕 ROG Maximus 12 Apex
内存: 玖合 DDR4 2933 16G x2
SSD: 三星 970Pro 512G
显卡: Nvidia GT710
机箱: Streacom BC1
电源: 海韵 Prime 850G 旗舰金
Section 2.2 测试平台功耗和环境条件
CPU设置为1.4V,5.3G,典型功耗280W上下;
一体水冷测试与风扇测试时基本保证温度无剧烈变化,湿度无明显变化;
Section 2.3 测试方法简介
测试方法:使用AIDA64单烤FPU。
温度记录方式:满载5分钟后清空数据,继续满载3分钟记录此时所有核心(*)的平均温度,对所有核心的平均温度求平均值,得到此条件下的温度结果;记录结束时的室温,测试结果按照平均室温与标准室温的差值进行补偿,每个条件进行两次测试取平均值。
噪音记录方式:噪音仪置于散热器前约30cm处,记录20秒内测试到的最大噪音。
*注:这颗10900K有核心1温度乱跳的问题,计算时剔除核心1温度,仅记录核心2-10的温度表现。
Section 3. 测试正文
Section 3.1 原始数据
首先把原始测试数据贴上来

Section 3.2 原装性能测试
我们来看图表,第一个进行对比的是原装泵排扇下的性能,因为XT的硅脂早就耗尽了,因此统一使用追风者附带的PH-NDC硅脂进行测试。

Q: 结论如何?
A: 满载时One 240落后H100i XT大约2.1°C,One 360落后H150i XT大约1.2°C,考虑测试误差和个体差异的话,恭喜一体水冷T0级别又迎来追风者这位强力搅局者。
Q: 噪音上看呢?
A: 数据看起来追风者安静不少,听感上的确比XT原装风扇安静很多。
Section 3.3 泵排性能测试
紧接着我们来对比一下都用F120MP风扇时追风者方案与贼船方案的区别。

Q: 结果如何?
A: 240下追风者泵排落后XT大约1.5°C,360下差距缩小到0.5°C左右,这个结论也大致符合之前横测的结论,顶级一体水冷中Asetek 7代方案和Coolit最新的方案几乎在同一水平上。
Section 3.4 风扇性能测试
统一使用H100i XT和H150i XT进行标配风扇的测试

Q: 结论如何?
A: 三把F120MP和三把ML120Pro的差距大约在0.7°C不到;而两把F120MP同两把ML120Pro的差距大致也是这么多。噪音控制上来看追风者优势比较大。
Section 4. 结语
又到了写结语的时候,此次测试因为目标是已经测了多次的Asetek 7代方案产品,因此结论并没有怎么出乎我的预料,基本与 Part 10. 市售360一体水冷(AIO)散热器性能向横测 和 Part.13 市售240一体水冷(AIO)散热器性能向横测 中的测试结论一致;回到追风者这两款产品上而言,可分离式的冷头顶盖算是一个设计亮点,240产品的整体白化处理算是另一个;如果说还可以改进的地方,Asetek Gen 7的潜力基本也就在这里了,不知道追风者有没有计划设计另一款高速风压扇,从扇形上看如果继续提升F120MP的转速压榨性能,虽然在1800rpm和2200rpm下这款产品都可堪称安静,但在更高转速下这个风扇的噪音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控制了。
最后,还是恭喜一下这两款产品正式进入一体水冷产品第一梯队。
下一个横测是比较搞事情的利民全家桶vsIDC全家桶,小伙伴们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