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碧蓝帝国-各国趣闻系列(1)
1: “希伯莱王国-摩西尼亚”
“颂国者”奥尔加·曼纳·库尔库里德。
想必这个名字会被现如今依然没有属于本民族的国度的1800万希伯莱人记住很长很长时间。
作为毫无政治存在感的民族,希伯莱人以善于经营财富而闻名于世,的确,他们民族里富豪辈出。
比方说神圣碧蓝帝国西海岸大区-加利诺尔德省的圣·弗朗西斯科市的南方中心银行行长
阿米尔·格罗拉斯勋爵。
或者是巴西帝国财政部所聘请的国家金融安全与发展顾问
扎西·福尔曼·博罗曼爵士
都是身家数以百万帝国克朗的顶尖财富经营家,且在希伯莱本族族群中也是相当出类拔萃的存在......
但相比于这些人中龙凤般人物的存在,
“希伯莱人的国家?”
这个问题则困扰了世界各地大多数中下层希伯莱人近四十年
37年前,白鹰合众国末代总统伍德罗·维尔罗宾就曾用各种大饼来圈罗国内尚在控制之内的各州来一同支持合众国与碧蓝独立国的战争......
其中便有“战后酌情考虑,协助希伯莱人民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
结果,貌似强大的合众国在区区两年内便败的彻彻底底而亡国,其所画的各种大饼也就随之消逝了。
帝国成立后,算是“战败国遗民”般存在的希伯莱族在帝国内20年间毫无存在感可言,根本就抬不起头,就更加妄谈要求“建国”了.....
帝国22年中旬,【摩西的国家 : 耶路撒冷】一书出版,顷刻间得到大量希伯莱人青睐,而其作者,来自巴西的希伯莱人库尔库里德也就被族内称作“颂国者”。
同年,得到噱头,且为了扩大影响力和寻求更多国际政治地位的巴西帝国开始向外拓展业务,皇帝阿维罗三世宣布支持希伯莱人的国家在尚且没有被阿拉伯人开发多少的贝雷斯塔建立。
而这个时候,“颂国者”库尔库里德则很开心且主动的接下出任“新·希伯莱民族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任务。并得到了多国希伯莱族的相应
帝国23年8月22日,其“共和国首届内阁”到达贝雷斯塔,并将此地改名为“以色列尼亚地区”
10月30日,以色列尼亚地区上的“新国家”-
“希伯莱民族共和国”宣布成立,定都耶路撒冷,并将耶路撒冷改名为“摩西尼亚”
然而,“建国”的喜悦并没有持续过一年,很快,神圣碧蓝帝国于次年四月发起的第二次“南美整合战争”便击碎了希伯莱人的希望。
巴西帝国在神圣碧蓝帝国强大的国力面前显得过于弱小,顷刻间其帝国土崩瓦解,帝国内阁倒台,皇帝阿维罗三世宣布退位,并遭到碧蓝帝国的行政警察逮捕
新皇帝佩德罗八世则在碧蓝帝国皇帝热多姆一世的见证下登基,整个巴西在4个月的时间里就沦为碧蓝帝国的属国之一
而失去了幕后金主和哪怕是最基本财政支出的支持的库尔库里德政权,只能痛苦且无奈的在沙漠里吃了半个月沙子后烟消云散........
帝国25年元旦,“颂国者”库里库尔德再次宣布于摩西尼亚重组“民族共和国”,而这次他的背后力量则是实力非常存疑但依然想通过希伯莱人来扩大其在大约旦地区核心利益的奥斯曼民族国,
结果,“希伯莱第二共和国”又一次面对了其悲惨的命运。
“民族复国运动”仅仅持续了三个月以后,埃及帝国与奥斯曼民族国的战争便爆发了......
眼瞅着有出气儿没进气儿的奥斯曼民族国哪里是新生的,强大且自信的埃及的对手......
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区区4个月,奥斯曼民族国便在北幼发拉底断送了自己的国运。
18万大军被埃及军队16万人围在河谷西岸的一片庄稼地里,战役激烈的持续了8天,结果奥斯曼军队战死五万多人后,余下直接全部投降。
如此巨大的失败直接导致奥斯曼全军崩溃,临时总统穆勒萨·莫尼罗宣布投降.......
而在帝国25年7月31日,高歌凯旋的埃及陆军第三军还捎带手扫荡了一下希伯莱民族共和国的领土(其实就一座城市.....)
3800人的“希伯莱民族军第一团”在团长卡里卡雷上校的带领下直面埃及第三军两万多人
结果自然求锤得锤,连枪都没有多少且军事经验全无的希伯莱民族军在抵抗了20分钟左右便被埃及军队打的丢盔弃甲,留下几十具尸体以后四散而逃......
而躲在“总统官邸”里的库尔库里德及其随从30多人被埃军第三军军长萨梅罗中将逮捕,被带回了开罗.......
帝国25年8月18日,奥尔加·曼纳·库尔库里德在埃及帝国的首都开罗。
被开罗的“国民战争大法院”以“战争协从罪”判决,最终喜提十八年牢狱之灾
至此,“希伯莱人的国家”彻底破产......

2;东煌,真正的统一?
东煌社会共和国作为泛东煌地带38国里最为庞大的国家,其领导人不止一次的提问过。
“何人才能救东煌?东煌何时才能统一?”
其实一开始,东煌并非分裂的如此严重,东煌民国(也叫大东煌国)时代,虽然其中央政府能实际控制到的省份只有七个,都不如东煌社会共和国现如今控制的多,但至少在国家地图与中央法理上,这个国家是统一的........
而面对这么个大国统一和自强的问题。
苏维埃社会联盟共和国是乐见其成的,并在其还能算是富裕的时候对东煌社会共和国提供了不少援助和帮扶。
因为苏联人认为,东煌的统一可以大大的保证苏联后方的安全,而不用担心再有可能被重樱帝国打穿西伯利亚这个可怕的问题........
当然,有正面亦有反面,除了苏联的乐见其成,诸如神圣碧蓝帝国,欧罗巴帝国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大帝国实际上对东煌的统一根本就毫无兴趣........
而重樱(日本)帝国则在这件事情上表达了坚决的反对立场,因为如果一旦他们成功,重樱帝国在泛东煌地带的利益将被大大削弱
于是,帝国16年开始,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重樱帝国开始利用其在亚洲强大的国力武装扶持了东煌38诸国里和东煌社会共和国最不对付,但依然属于东煌地带合法政权的
东煌民主独立国 和 东煌联邦共和国
来遏制东煌社会共和国的事业。
结果,效果立竿见影,在重樱帝国的搅混水下,帝国18年,第一次东煌内战爆发
东煌社会共和国vs 东煌民主独立国
东煌西南联盟,和东煌联邦共和国
这是一场貌似庞大的战争,一共持续了2年,由于东煌地带各国的经济国力状况其实都很糟糕,所以这场战争实际上国家参与度非常低.....
1947年(帝18)7月4日开战,直到9月7日,三国同盟才组织了30万军队部署在边界线上......
而最大的一次战役则是在51年2月9日发起,在三江地带的武阳,东煌社会共和国投入20个师又8个独立旅,合集27万人
三国联军则出动了大约36万人,双方在三江口岸激战了整整一个月.......
其实头一个星期,由于情报的失误,双方指挥官根本不知道在打什么,甚至对方是哪个部队的都需要靠猜来辨别......
最终,这场战役以东煌社会共和国胜利,便以此奠定了其整场战争胜利的基础。
三个月后战争结束,东煌西南联盟遭到吞并。
也由此,东煌社会共和国增大了四个省的面积
.........
而接连不断的小战争和时有发生的大会战让东煌社会共和国的议会中出现了针对东煌统一问题上的三个派别。
以周显龙,孙益中为首的保内派,他们认为,统一东煌,不能靠别人的力量,只能靠东煌人自己,只有自己统一,才能获得让自己强大的资本。
以蒋政敏,戴德霖为首的激进派,这群人则是典型的军阀派系,在他们看来,东煌的军队也好,东煌国家也罢,并没有统一这片地区的实力,且现如今外部帝国的势力在东煌特别强,为什么不去借助他们的手来进行战争呢?
然后,这群人就开始搭隔重樱政府来寻找和神圣碧蓝帝国牵线的机会.........
而第三派则是以阎玉杉为首的“山绥”派,阎玉杉将军本人则是非常典型的割据势力,主张“存在即一切,一切即是存在”这种诡异的理论,且相当反对大东煌的统一。
他以其本身太行,秦中,鄂绥三省半独立军事执政官的身份出发,主张东煌建立一个松散的
“邦联国体系”
然而,事实的风向却向蒋政敏那边吹了过去......
帝国26年(1955)由于先工后农的经济发展策略大失败,从而造成了东煌国家中央银行借贷信用崩溃而带来了第三次经济危机。
外加上对重樱作战屡屡失败,沿海四省损失殆尽的现状。
孙周内阁倒台,蒋政敏-戴德霖的“蒋戴政权”接手了这个濒危的国家,原总统孙益中则出任新的总理
蒋内阁一上台,东煌便直接请求和重樱帝国和解并停战,在赔了重樱一亿三千万帝国克朗的情况下,东煌社会共和国宣布结束战争。
而其聪明绝顶的财政部长宋梓雯先生又开始反过来从东京的重樱帝国银行借贷来对国家进行债务重组。
结果,效果立竿见影,仅仅贷款后两个月,东煌社会共和国直接就宣布破产.......国家不幸的陷入总崩溃的边缘
而实际上,其实真正能拯救这个悲惨的国家的组织,是被迫因为战争失败而躲在阎总督所治下三省山沟沟里的“东煌劳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