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ivo X Fold体验:好饭的确不怕晚

2022-05-10 15:05 作者:科技小公举  | 我要投稿

       当vivo官宣出X Fold的核心配置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台手机应该要卖上一万”。毕竟首发了多项其他折叠屏都没有的配置,因此我也在脑海里担忧X Fold的售价如果偏高,很多用户可能会被劝退,这种担忧维持到了发布会前夕,直到发布会大屏上出现8999起售价时,我内心那块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了下去。随后我也拿到了vivo X Fold,一段时间的体验下来,我认为“好饭不怕晚”放在它身上最为合适不过了。

 

高端、商务、精致是它外观的代名词

       vivo X Fold在外观设计上下足了功夫,梧桐灰相较于晴山蓝显然是来的要更商务、更高端一点儿的,灰色的素皮材质附和上银色的Logo,触感细腻顺滑,“天圆地方”式的镜头模组透露出一丝中华文化的底蕴,加上蔡司小蓝标的点睛之笔,也表现了vivo对影像实力的看重。当我手持X Fold,不论是当走在街上还是和同事聊起X Fold时,大家的目光往往会被这沉稳且高级的气息所吸引,无不展现出它那完完全全的精致。


       虽然他们在上手尝试后,都会说这手机重量不是很合适,长时间单手握持,不一会就疲软,但毕竟折叠屏有两块屏幕,对于我来说提升工作效率才是它的首要作用,当我习惯它的重量,当我双手使用内屏的时间占据大头,那看似惊人的克数在一大块屏幕的震撼观感和分屏操作面前或许都不值得一提。

双主屏,从内到外皆是好屏

       内外屏体验的割裂,是大多折叠屏用户困扰的一个问题,别说什么调研结果,内屏使用率不高类似的话,既然你有两块屏幕,试问为何不能做到体验一致?vivo应该也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所在,于是X Fold在行业内首发了双主屏折叠屏手机,我想这或许也是vivo将X Fold称为开启了折叠屏2.0时代的原因所在。

       X Fold和目前主流的折叠屏相比,内屏和外屏没有根本上的主副之分,首先从屏幕尺寸上来看,外屏是一块6.53英寸21:9的长方形屏幕,实际使用,你会发现外屏不管是尺寸还是比例,几乎和普通直屏手机没有差别,在刷信息流时,不会因屏幕过窄出现显示不全的情况;而内屏完全展开后,则是一块8英寸4:3.55比例的巨屏,比例的相近,也能看出内屏展开后其实很接近正方形,正因如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两块外屏就近似相当于内屏的二分之一。不同于某些折叠屏将一页的显示内容,从外到内,直接拉伸,内屏看起来很空,间距过大,而X Fold在显示界面上,外屏展示一页的应用,在展开内屏时,一页的应用随之变化成了两页,这显然更加符合用户的直觉感受。


       除开尺寸,X Fold内外屏的其他规格也近乎一致,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试用,亦或是内转外,亦或是外转内,内外屏同为三星E5材质,屏幕观感我肉眼肯定分辨不出;同为120H高刷,我也体会不到什么叫做割裂感;同为双屏超声波指纹,不仅解锁迅速,只需录入一块屏幕,双屏皆可解锁;同配备1600万摄像头,想用哪颗拍就用哪颗拍。


       这样高度一致的规格,带来的无非就是高度一致的内外屏体验,割裂感三个字放在X Fold身上,那完完全全不适用,其他折叠屏给不了你的,X Fold都给了。

绕不开的话题:铰链、折痕

       铰链工艺和折痕控制是评判一款折叠屏是否成熟的标志所在。一款铰链残次、折痕明显的折叠屏肯定是留不住用户的,那vivo又是怎样做的呢?

       首先X Fold的铰链被官方命名为“航天级浮翼式铰链”,耐用性大概是30万次折叠,按每天折80次计算,大约可用十年之久,可不论吹得多好,多高级,铰链都是用户无法看到,也不会深究的一块冰冷机械罢了,而实际的折痕表现才是用户真实能看到的,真正关心的。


       从刚拿到X Fold并且展开内屏时,我内心还是被震撼到了,在亮屏状态下,几乎是察觉不到折痕的存在,只有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光线下,才会展现出那隐隐约约的沟壑形态,并且这条折痕的深度也是我此前在其他折叠屏上没有体验过的,折痕的总面积虽然大,但是浅得却恰到好处,怎么说呢,正常握持滑动屏幕,你的手指也最多滑到折痕两边的顶端部分,中间凹陷的地方不刻意去触摸,其实是接触不到的,就算手指完整滑过整条折痕,也仅仅是手指被轻轻抵触一下的感觉。因此在折痕控制上,我认为X Fold的表现,应该是能让大多数用户满意的。

“软硬皆施”,让高效再进一步

       X Fold在屏幕、铰链、折痕已经给了足够的惊喜,而真正要成为一款好用且易用的折叠屏,其他硬件和软件两者缺一不可。

       怎样才能让折叠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我认为除了大屏展示的信息流更多外,内屏生态体验同样很重要,常见的应用分屏,三指上滑即可开启。


       而在分屏的界面,你还能加入小窗应用,分屏应用加上小窗应用,累计最多可同时使用4个应用,对于我这样经常需要多任务、多进程办公的人来说绝对是一项福音。


       同时在疫情之下,进出公共场所,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在直屏手机上来回切应用是不是很繁琐?这一点X Fold也想到了,分屏可同时展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再也不用手忙脚乱了


       为了有更便捷的大屏体验,X Fold还带来了例如像原子笔记、琥珀扫描、量子套件这样的高效软件。

       如果你还没体验过Origin Ocean上的原子笔记,一直用的手机自带的便签,我建议你一定要尝试一次。在原子笔记中,不同于普通便签纯白色的干瘪,在这里,你能尝试各种样式的排版素材,标题、序号、分隔符个性化程度极高,随意搭配下文字,就是一篇好文,除此之外,原子笔记还整合了待办和文档两大功能,打开文档即可浏览、编辑,提高效率不止一点点。


       作为一款vivo自家的扫描类APP琥珀扫描, X Fold则是预装在了手机内,无须再去应用市场下载第三方,这对于经常需要会议记录文字的用户来说,随时随地拿起即用,再好不过了。


        跨屏互联、多屏协同,在如今跨设备高度使用的今天,此类名词大家都很熟悉,伴随着Origin Ocean一同出现的量子套件,在X Fold身上则是将其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投屏质量并不差,在我使用期间,未曾出现过卡死状态,只有偶发性的掉帧,但毕竟无线连接,还在接受范围内。


       图片和文件均可以实现手机于电脑屏幕间的拖动,传输响应很迅速,几乎做到了一拖即传。另外还需注意,量子套件是行业内首个支持与Mac端与安卓端互联的套件,解决了Mac和安卓双用户的一大痛点。

       讲完软件,回到X Fold身上的硬件,处理器老生常谈,骁龙8Gen1,性能不用担心,保证日常使用流畅不卡顿,不必多说什么。

       折叠屏的续航差是目前不可否认的,当然X Fold也不会排除在外,我尝试了将X Fold作为主力机使用,使用过程开启5G和自动亮度,内外屏、电话、刷信息流都有涉及到,从100%到1%,亮屏总时间4个小时出头的成绩,确实相比普通直屏手机差了不少,但我却不觉得它的续航会给我带来太大困扰,原因主要在于X Fold是首款配有50W无线闪充、80W有线闪充的折叠屏,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车里,我都能利用一些空余时间来补足一下电量。

       最后还得提一嘴小细节,红外和静音键也有。

 

影像全面,不阉割

       今年的大多数旗舰,像是一起商量好了,都不给上潜望长焦,而作为一款旗舰折叠屏,X Fold在影像上并没有做什么取舍,日常使用的焦段都有所覆盖,潜望长焦的保留,可谓是满足了大家的奢求。我用这枚5倍光学变焦镜头记录生活的时刻非常之多,最常拍的场景就是远处的建筑物


       相比主摄裁切和数码变焦,5倍潜望带来的高解析力优势非常明显,OIS光学防抖的加持,轻微手抖也不怕糊片儿,不论是建筑物本身的轮廓边缘噪点控制,还是建筑物和色彩的还原度,都表现出了旗舰机该有的水平。


       若你觉得拍景物时,相机AI得太过于严重,以至于消失了景物本身的色彩,那传承已久的蔡司小蓝标或许值得你一试,打开蔡司自然色彩优化,拍摄花、草等景物时,不过分艳丽,不过分拉高饱和度,给你最真实的自然体验。


       可以说iPhone用户是苦鬼影、炫光已久矣,而X Fold在解决鬼影、炫光的表现上,一直行走于前列,出色T*镀膜,覆盖了全系镜头,就算我对着灯光拍,照片中鬼影、炫光不仔细看还真不一定能发现。


       对于X Fold的影像表现,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我目前为止最愿意拿起来就拍的手机之一。

好饭确实不怕晚

       回顾整个折叠屏行业的发展,vivo在其中算是入局比较晚的那一个,但晚也有晚的好处,前期的折叠屏,在铰链工艺、折痕控制、内外屏体验上都不是很完善,这也给了vivo充足的时间来打磨,进而弥补这片空白。

       当实际体验到X Fold真机时,我们真正能看到一款完善的折叠屏究竟是怎样的。不分主副的双主屏体验、恰到好处的折痕、不阉割的影像、更高效的多任务分屏,这才是一款折叠屏该具备的完善素质。

       尽管X Fold是来的晚了一点,但从现在回头看,这一切都晚得那么恰到好处。


vivo X Fold体验:好饭的确不怕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