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4,但《漫长的季节》被指爹味太重,刻意打压贬低女性
即使没有达到《狂飙》那般全民关注的热潮
《漫长的季节》同样收获了它应有的成绩
豆瓣9.4的评分,这放在中国影视剧历史,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还是辛爽,又是辛爽,总是辛爽,当观众在导演栏里看到辛爽这个名字
便醒悟了,原来是他,那怪不得这个剧的质量能如此爆
辛爽导演上一次执导的片子是《隐秘的角落》,看到这个名字便知道为什么观众会对这个名字反应如此强烈
虽然是电视剧,但却拍出了比电影还细腻的画面质感,光是这一点就比很多剧集要强上许多倍
当范伟饰演的一头白发的王响现身,便对味了,从《隐秘的角落》里地中海的张东升到肥胖油腻中年男龚彪,秦昊的演技就是一种保证
除去这两位演员之外,全剧没有一个演技拉胯的,(虽然沈默扮演者李庚希有着巨大演技的争议)但李庚希的形象还是十分契合沈默的人设的

当年《隐秘的角落》豆瓣也曾冲到9点的多分,但随着热度的下降,整部剧最终的评价是来到8.8,虽然没能稳到9分,但对于一部国产剧来讲,这也算是十分厉害的成绩
而《漫长的季节》初始播放豆瓣开分9分,直到最后第11集、12集大结局的释出,评分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一路飙升到9.5,超过38万人打分,最终落差在9.4
可以说《漫长的季节》一路高开飙走,比较可惜的就是它没能够像《狂飙》那样,轮番席卷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相比虚拟剧情的《狂飙》,《漫长的季节》多了几分艺术性以及人文色彩,时代色彩,虽然剧情同样是虚构的,但是在剧里面传达出来的却是那个亲切又已经十分遥远的东北时代
这是一出独属于东北的诗歌,从人到事再反射到时代,基于最普通不过的东北人民生活为那个时代写挽歌
漫长的不是季节,不是人生,而是时代,割肉般疼痛的时代,这里面的血与泪,大抵没人能懂,除了王响与龚彪们,曾经在那片狂野土地生长的人们
人们都说喜剧的最终内核还是悲剧,无论是卓别林还是周星驰,当人们笑过之后,在细细品味,全是道不尽的苦涩,在搞喜剧方面,每一个东北人都有着极大的天赋

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词,每一个腔调,都能够让人捧腹大笑,天性乐观豪爽是所有东北人的基因,但只要一深挖掘,这喜剧性格背后,是对时代的隐忍,难以吞咽的隐忍
在超34人万打出9.4高分的背后,也少不了那些差评,这部令大多人满意且完美的剧集,在有些人眼里,不值一文,更有甚者指出这个根本就是一部爹味十足的剧集,且贬低了女性
在豆瓣关于这部剧的热门前列短评里面,有这样一条
“国内男导演是真的有上限天花板,感觉没几个能突破性别的局限性。”
这位打分者给出了三星评价,说明他/她既认可了这部剧的含金量,但同时又认为这部剧,在男女角色上的处理有问题,女的永远是累赘,永远是不起眼的,或者是红颜祸水
“冲着范伟老师和秦昊来的。俩人演技没毛病,一如既往。但这剧是真烂,一锅炖大杂烩,导演的叙事手法就是倒叙插叙正叙瞎jb叙,想到哪是哪,哪跟哪都不搭嘎,节奏不连贯,乱的一b。八级看完了,故事讲了个啥啊?而且都23年了,能不能别再消费女性了?能不能别再把故事的基调建立在“性骚扰”“猥亵”“家暴”等伤害女性元素上?最后,尼玛b这些悬疑破案剧,能不能别再全是女性碎尸案件或者杀害女性案了?能不能?嗯?最近的剧有一个算一个,什么你麻痹的《他是谁》、《尘封十三载》…一个比一个令人恶心。怎么滴啊,难不成没有这些玩意就不会讲故事不会拍电视了? ps-我是男人!”
这位打分者打了一分,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说是被彻底的恶心到,他被什么东西恶心到了呢?
在这个短评里他表示,虽然范伟秦昊的演技不错,自己也是奔着他们来的,但剧集本身实在太烂,剪辑不知所云,节奏不连贯,自己看完了8集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
到最后他愤慨的指出,都已经2023年了,请不要再迫害女性,为什么现在的这些悬疑剧永远都是让女性遇害,一个比一个恶心,难不成没有这些玩意就不会讲故事了?
最后,他庄重的补充表示,自己是个男的
“追了几集,最让人不适的就是女性角色!被杀的是女的,送人头的是女的,尤其是刘琳跟任素汐那两个角色,按摩店按着按着把门关了,往老王身上贴,图他年纪大不洗澡吗??冷面店的徐姐,站大街上调情,还被警察吓唬,你们是真觉得寡妇看见男人就走不动路是吧(白眼)”
这位观众打了两星,他直接指出女性在这部剧里的不公平待遇

又一位打了一星的观众
“《漫长》用了“虽然..但是..”的叙事陷阱,王响/彪子虽然大男子主义很油一堆臭毛病但很惨很重感情,王阳虽然窝囊但是死于英雄救美啊,而丽茹/殷红/沈默就是虽然生活不如意很惨各种受伤害但是是小三/出卖朋友/是杀人犯云云,看似公平复杂的人物刻画实则在诱导观众,写故事的人对男主们深深的爱一目了然,尤其到最后两集,几乎被男性的自恋气息熏翻在地。确实是一部男性极度沉浸于自我描绘的作品,同时被这个自我深深感动,整部剧的女性都是陪衬的工具人,她们毫无心路历程,都是扁平化的背景板女性形象,相反,全片各种角度描绘男人们的悲伤自尊痛苦和爱。就连沈墨作为贯穿整部剧三条时间线的焦点人物,本来可以刻画得很出彩,但最终也因为缺乏太多细节沦为点缀,一个个本可以刻画的很好的女角色都跟一根根干瘪的苦瓜一样,扁平惨”
他指出这部剧完全就是为了加强女性刻板印象,全面赞美男人,不仅是弱化了女性,更是有意将女性刻画成很惨的模样
来自微博的评论
“我突然在想最近舆论对几部男性题材的影视热度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首先我们都承认无论狂飙,还是漫长的季节,它们的影像质量和叙事手法都不错。也就是说,这些男导演、男创作者是有能力做出好的影视作品的。男人在他们的刻画里是又可怜又可爱又可恨的立体丰富的存在。但为什么一拍到女人就像突然强行降智的反派一样,只能把女人拍成单一的花瓶和背景板呢?那这一定不是能力的问题。这才是比较值得深思的,也是我们一直在批判的地方。好导演的傲慢,比烂导演的无能更面目可憎。”
“漫长的季节看的不适....老年三人组,个顶个的爹味慢慢阿草。 明明沈墨是故事中心,为什么搞成老年三人组,三人组承担的作用,弱化一些变成沉默真相里廖凡的角色就好了。 但是真的挺爹味的这剧.... ”
关于此类的评论还有很多,当这些观众指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评论也是收到了很多赞的,基本都是比较靠前的热门评论
但仍然挡不住9.4的高分

最后一个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
有个观众怎么评论
“我不喜欢“看我这转场,看着我这镜头语言,看懂了吗?看懂还不大声称赞我牛逼牛逼大牛逼”的手法。剧版平原摩西2.0,不好好讲故事,自我意识过剩,这么清高去拍独立电影呗,咋滴,知道自己挣不到票房是吧”
他打了两星,但他强烈的谴责还讽刺了导演辛爽
但如果辛爽真转战大荧幕,我相信很多观众都会感谢他这个冷嘲热讽
最后,彪子与黄丽茹在电影院的那个对话让我至今久久难忘
“弗洛伊德是谁?他分房子了吗?”
“弗洛伊德是个学者,不是咱们厂的。”
“那你分房子了吗?”

在历史的巨轮面前,没人能逃得过,就如同王响最后说的
这是从过去来的雪。它落在每个人命运转折的时刻:“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