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回顾】我认识的玖爷(秋思)

2022-10-11 23:33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图片
梅葆玖先生

“玖爷”算是梨园同行、票友爱好者对梅葆玖先生的昵称吧,也只有怹能担得起这个“爷”的称谓,倒并不是怹年纪有多大,更多的是怹对同行,对戏迷票友谦和、宽容、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怹对艺术的执着和认真所赢得大伙儿尊重的一种体现。


我跟梅葆玖先生接触不算多,在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中,梅先生永运是谦和,儒雅,充满亲和力的样子,永远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每次梅葆玖先生来上海,李健总要抽时间请先生指点一二,我虽不学梅派,但借录像的机会倒是狠狠噌了几次教学实况,也深深为梅先生的学识、教养和气度所折服,也偷了不少台上的经验和诀窍。


梅先生教学应属于高级提高班范畴,每次都是李健先走一遍,然后,梅先生再提出不足和可改进的地方,梅先生说戏十分认真,一丝不苟,即使票友请教也不会藏着掖着,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怹从不说我这么唱,你就得这么唱的话,怹总是说感觉,说我觉这样合适,然后再把怹为什么觉得合适的道理告诉你,最后补一句,你看吧,比如,怹会教你在台上如何省动,绝不是偷懒,怹说,演员在台上要学会省劲,不能有废步,在台上唱一出戏,演员是要消耗大量体力的,因此,要学会均匀分配体力,免得演到最后声嘶力竭,动作变形。


比如说《霸王别姬》的时候,李健在走“霸王别姬”舞剑身段的时侯,双剑交于胸前转身,双剑离胸前远了一点,又多走了几步,梅先生就说,你转身的时候,双剑贴着胸前原地转身就行,这样,胳膊不会举得太累,又节省了体力,观众看着还不累。我在一旁听着,回想看过的演出,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演员在台上有没有光彩,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老师的指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梅先生在台上是个好角,大角,台下是个可爱可亲的长者,而在教学上又是一个出色的老师,怹不单单教学生怎么唱戏,还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唱,尽量让学生们少走弯路,多长本事。


梅先生走了,带走了他的舞台艺术和经验,我算很有兴地留下了怹“挂帅”、“醉酒”、“别姬”等几出经典梅派戏的教学实况,也有兴记录了怹舞台上的经验和对戏对人的谦和与从容。(秋思)

【旧文回顾】我认识的玖爷(秋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