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将”鏖草原——红色“雪曼”首战奥廖尔(1)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
前言:这个系列里会介绍1943年夏季苏德战场上一系列“租借坦克”的战斗过程,一览早期苏军美械旅的风采。

坦克第70旅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是一支“美械旅”,混编美制M4“雪曼”中型坦克和英制MKIII“瓦伦丁”步兵坦克;战役期间该旅隶属于坦克第5军,参加了苏军北线战略反攻“库图佐夫”行动。这个旅在库尔斯克战役时期的装备换了两波:在7月12日开战前,坦克旅装备苏械的T-34和T-70;而在7月末,则换装了美械。这也是目前可考证的最早一批“美国名将”现身东线战场的记录。

在7月12日“库图佐夫”行动发起前,坦克70旅原有58辆坦克,包括31辆T-34和27辆轻型坦克;第一阶段的战斗坦克手们打得很出色,成功突破了第5装甲师的防御并冲入德军纵深,包抄了抵抗大枢纽博尔霍夫西北。但在13-18日的战斗中,坦克旅损失了49辆各类型战车,其结果是,到7月20日,坦克70旅只剩下10辆坦克可用。但战斗任务依然繁重,如果想维持战斗力,对坦克70旅的补充是势在必行的。

坦克旅在7月24日接收了新装备。就在坦克手们摩拳擦掌地等待接收苏制T-34坦克时,列车上运载的涂着橄榄绿色的装备让他们大吃一惊:这是一种很多人没见过的装备:美制M4“雪曼”坦克。另外还有一种一些人还算熟悉的装备:英制MKIII“瓦伦丁”坦克。
跟随新坦克一起抵达的还有预备役坦克54和160团的指战员,他们接受过美械的训练,懂得如何操作这些“美国名将”。一共有29辆M4和19辆MKIII抵达了坦克70旅。
7月26日,坦克70旅的实力恢复到53辆坦克,其中包括5辆T-34、29辆M4和19辆MK3“瓦伦丁”。坦克旅跟随坦克第5军一起归巴格拉米扬上将的近卫第11集团军节制,准备从西北对博尔霍夫方向实施突击。此前友军坦克第4集团军已经向当面德军第20装甲师和25装掷师进行了多次突击,但付出重大代价后未能取得进展。德军在鲁德涅沃村组织了抵抗枢纽节点,这个苏军的眼中钉、肉中刺给友军坦克手们造成很大的损失。


经过急行军和隐蔽运动,7月27日下午,坦克旅抵达了预定集结地斯托勒夫奇村北郊。按照作战计划,旅应该向东南进攻,依次夺取维特洛夫斯基村、克里夫乌扎、罗兹科沃并最终夺取鲁德涅沃村。1945MT(莫斯科时间),“美国将军”们开出了斯托勒夫奇,并向第一个目标维特洛夫斯基村开去。
然而坦克旅的第一波攻势效果非常不好。防御维特洛夫斯基一带的是第20装甲师的第59装甲掷弹兵团,以及第21装甲营一部,拥有长身管的四号坦克预先设下了埋伏,第59装甲掷弹兵团的步兵和反坦克炮也进入了伏击阵地。顶着德军密集火力的坦克70旅虽然一度打到维特洛夫斯基村郊外,但最终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下无法进一步前进。旅的战后报告记录,最终旅长通过无线电下令“坦克返回己方步兵阵地” 后,所有坦克都后撤并在7月28日0400MT回到了出发阵地。

27日这场短暂的夜战共损失了7辆M4“雪曼”和4辆“瓦伦丁”,人员损失为牺牲3人,负伤5人,下落不明8人。战果也很不理想,仅报告摧毁6门火炮,2挺机关枪和歼敌30人。

虽然遭受了挫败,不过这只是个开始,坦克第5军的这些“美国名将”们还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发起一系列突击,以求证明自己。它们会和当面第20装甲师的四号坦克发生怎样的碰撞呢?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文章!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芬里尔战史研究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