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掉粉专栏】火光旁的小布尔乔亚

2019-08-08 18:05 作者:壹个可怜人  | 我要投稿

ATTNETION!注意!ACHTUNG!

该篇“文章”指向性和攻击性较强。原本只是要怼人,但是奈何话太多了动态塞不下,于是决定转移到专栏里,搞个豪华特供版。

另,因目的就是怼,所以全文有很大可能以怼为中心,而忽视“文章”质量,包括而不限于语言,格式和中心思想。

第三,本文虽然缘起于一个具体存在,但意图针对现象背后的特定精神面貌的群体;所以即使有人找到了该篇字的恶意的起源,也请继续保持理客中。你以为你找到了?你一出手就打错人了。

        这个夏天燃烧着一股邪火。

        相比于“燃烧着一股邪火”,更应该说是全世界的邪火都蓄势待发,集中在这个夏天爆燃了。首先邪火爆燃于日本京都,给了一个行业致残的一刀。在这恐怖攻击震慑了全世界后,邪火光速转进到了荷兰,在那里打出了下一拳。这是有着开天辟地般威力的一拳,只不过效果是完全反向的,差点就毁了一个世界。邪火并没有罢休,而是找个更小的世界反扑,这回它一下就成功了;这并不能缓解邪火的冲击,它化为了人的意志,先转到美国,再回到了日本,瞄准了两群羊,首先就瞄准了万众的领头羊。

原动态出自DeBriSKaiser蝙蝠。“美国的邪火”。
始作俑者不可考。“日本的邪火”。

        于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接连失去了两个亚历山大图书馆,即使成功救了一个;刚救下图书馆,又烧了空中花园。离奇但肆虐的通天火光中,我干不了什么,只能赶紧喊喊“着火了”,有能大佬们在我开喊之前就抄着家伙事冲进了火场。

        在前仆后继的斗士和呼天抢地的民众之外还有这么一伙人坐在菜馆里。他们把爆燃当炮仗看,亚历山大图书馆烧了也就当是超大规模焰火晚会了。厨子一看图书馆起火了,赶紧把锅子里的菜倒了舀上水去救火,回来了却被他们揪住了衣领:“你出去磨什么洋工,老子的菜呢?”

“你出去磨什么洋工?”
“老子的菜呢?”
        “”你出去磨什么洋工?

“你出去磨什么洋工?”

        不好意思,还真关我事儿,说不定还关你事儿。

        严重和夸张里说,三个亚历山大图书馆,哪个倒了都相当于一个世界的覆灭。

        先说第一个。日本的事件一下就把京阿尼的好时代拉到了终点,就算之后能再复兴,此好时代也非彼好时代了。没看过幸运星那样的番吗?你以后也不会看见了。在我的认知里,日本的动画界陷入低谷的时候,京动拍出了K-ON,在整体风貌越来越废的时候,京动拍出了声之形。在我希望京动继续做那稳坐中军的统帅的时候,突然来了个疯子放了一团火。

        第二个,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打了一出波澜壮阔的游击战。但是如果瑞士的“宅男帝王”不出手的话,那这个图书馆的结局就没这么明朗了。这个是真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不知多少独一份的电子版资料(多指机战设定集,而我碰见过1934年刊的《时代漫画》),超过全网99%(道听途说)的资源储备,没了就是没了。当然了,致力于在风情街里找历史学家的古怪来客几乎没有,大多是真真正正来风情街的,如果这个地方关张了,99%就都没了。哦吼,没有黄段子的无聊世界,成了。我盲猜这个应该跟你也有关系,我之前看了一眼我观众里男性占92%。

        第三个理解起来有点费劲。先把话题调转一下吧。应该是从去年夏天还是前年夏天开始,网易云动手了。我不知道工作人员是纯没见识还是别有用心,德三的歌他下架,德二的歌他也下架,普鲁士和东德的歌他tm都下架。但是,外国的网上就不一样啊,外国的网络可是散发着民主和自由的香气!这个时候路德维格小站嘎嘣死了,还给我们这种人留了句遗言:FNNDP。全世界都可以这样把自己的愚蠢和无知包装到思想品德里边,今天瞄准了德国歌,明儿就可以瞄准日本歌,只要理由正当,以后也可以瞄准英国歌法国歌中国歌;文化没有庇护,这屁话一样的道理就这么被这件事儿挑明白了。

       所以说怎么不关我事儿,个个都关我事儿,我是个死宅加德棍,关我什么事儿?如果这都算不关我事儿,那问题来了:同理,我更不更新关你什么事儿?

“老子的菜呢?”

      这句话是拿来使唤厨子的,拿它往创作者身上套,套错人了。

      有的人喜欢多整活,更新的就频,有的人不爱整活或者整不出来,那整不出来就是整不出来,无论你的制作力多强;你想做玻璃却没沙子,纵使你混料机熔窑坩埚窑池窑以及之后的器械有七八套,该做不出来还做不出来,你要是根本不想做那就更白扯;私认为创作这种东西是跟着创作者的意思走的。况且创作不是制作,创作者拿来跟生产者类比,最形象的应该是画画的。一时兴起画那么两张,有人买走了那就承蒙关照,没人搭理呢,那画也就在那搁着了。他跟厨子不一样在这:画画的是自己去画,别人去看,做菜的是别人先点,他再去做。

      问题来了,你听说过私人订制,唯命是从的视频制作者吗?

      等会,还真有,不过是官方喉舌。私人订制,唯命是从,但肯定听的不是你的。

      话锋一转。“顺我者昌”的想法和动作,在现实生活中我只在这样的关系内见过: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上级有对下级的绝对权力。你不听父母的,他们能收拾你;你不听上司的,他就能扣你钱,当然了实际上还不止。因为某个关键被上级掌握,上级便引申地对下级有了几乎完全的控制权,成了强势的控制者,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没有底线,以己方利益为中心肆意行动,损害他人权利——或者说,根本不管自己的世界之外是什么。这些描述一般指向当今带着热度和阶级仇恨的阶层:布尔乔亚。

       如果想更深地了解布尔乔亚的德行的话看看这个就够了。但是有些人没有布尔乔亚的本钱,也没有布尔乔亚的力量,却把与自己相关的人当做自己手下的员工来看。没有布尔乔亚的命,却做着布尔乔亚的梦,也有一个词指向这种人:小布尔乔亚。

     (接下来所说的人群,虽然跟小布尔乔亚的概念有区别,但为了表述方便就暂且把他们用小布尔乔亚代称了。该文中“小布尔乔亚”与真正概念不一样,请大家明晰事理。)

       布尔乔亚和小布尔乔亚两种人都能激发我十足的敌意,但大同而小异:布尔乔亚成之有道,你看他是个西方贵族,他家族里肯定有人是上战场拼过命的。而相比于多少能让我拿出点对实力和功绩的尊敬的布尔乔亚,小布尔乔亚就只能让我感到恶心。

       以防话题跑偏,话锋转回来吧,“还是更新空洞实在”,诚然。你去多做两本题册更实在,怎么不去学习?我也是,我去忙活工作才更实在,要么视频不做了吧?

       但就是因为世界上有这么些人除了实在的事情,还想着“没用”的事情,文娱才能在起源之后持续发展,以至于在今天人们不仅仅只是捉打作乐,喊喊号子,还能有游戏玩、有动画片看、有多种多样的音乐听。话说得臭屁点,文化创作是全人类的事情。村子里一伙人载歌载舞,全村的人都听得到看得见。

       这时候文化产业包工头就凭空钻了出来。“为什么这里这样跳,不那样跳?为什么跳的时间这么短?为什么跳的时间这么长?”等跳舞的歇了或者不干了,还要摸到人家家里:“在?为什么不出来跳舞?”真让这种人上了舞台,他们却又什么都不会,只能讷讷站着在那谔谔,败全村人的兴;下了台就摇身一变,好像台上人跳的舞是他口袋里的钱。乱认所有权,真像韩国人。

       十分有意思,明明是受惠者,却一下爬到了生产者头上。也不知道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既然看不出是布尔乔亚,那就只能把其视为小布尔乔亚了。有了始作俑者的破窗效应,更多的人就朝着小布尔乔亚的行列中迈进,毕竟成为布尔乔亚需要本事和本钱,但成为小布尔乔亚只需要心态和脸皮就够了。“你是服务业的?那你就得全心全意给我服务。有问题?那就是你的从业失格!”这是这伙“包工头”的德性,吃完了饭骂厨子。在有些人那就不止是骂骂而已,比如伏见司和庵野秀明那。另一种类型是,“你为什么不能更高更快更强?”如若不能给出合理的答复或解释,立马从DD变成Anti,也不好说是敌是友,敌不足而友未至,徒添了一层雾里的杀机——文化没有庇护,因为从头就有威胁。

        很多人们意识到这一点。这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在文化的世界里,每当有火,就有消防员。最好的例子就是这次的“E历山大图书馆”:出事儿了,曾经的受惠者就蜂拥而至;还有的例子脱离了这种初级利益关系,比如说抢注风波中的UP主相互支持;再举个例子的话,我其实不看Vtuber。有些人是这么想的:这地方跟我没关系,但是这地方跟别的人有关系,这个楼塌了,那群人怎么办呢?于是救火队有了,义勇军也在救火队里了。但是再放眼一望,浩浩的网上,救火的人肯定没有没去救火的人多,即使正在燃烧的是个奇观。这当然很正常:有的人并不会无动于衷,但是他真不知道,他不往那片地界进,于是看不见火光也闻不到焦味;还有的人就在火场旁边站着,看着火烧,看个热闹。这也很正常,我以前就那样。不过至于是想着“反正我也没法扭转乾坤”,还是真的看烧图个好玩,那就又不能一概而论了。

       但是这个时候这群在火堆旁边看热闹的人发现了救火的人里有一个端着一锅水往火场奔的厨子!从餐馆里出来看热闹的人惊讶了:这家伙的菜做哪去了?他们还等着上菜呢!一个餐馆的厨子,竟然放着他的身份和生意于不顾,扬了饭菜奔去救那种八竿子打不着的火?

       看客们一拥而上。人拿住了,衣领也揪起来了,一伙看戏的开始绕着厨子争取起自己的正当权益了。

       至于火后来灭没灭、楼最后塌没塌、厨子辞没辞职、辞职了的话上哪去了、以后的菜去哪吃,这些就都是后话了。

【掉粉专栏】火光旁的小布尔乔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