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吨的核燃料为何可以污染整个大洋?

按照基本的原理来说,不论是衰变类的放射性物质,还是聚变类的热核物质,都是地球本身自带的基本物质之一。人类现在已经可以从外星取样返回,但是取回的物质重量相对地球本身的巨大物质聚集体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从外太空取样返回的物质中至今也没有取回特别有放射性的元素。而地球每年自然吸引坠落的太空尘埃包括各种陨石和陨星,其实加起来的总量也是很大的,每年有几万吨不成问题。也就是说在事实上,地球仍然在不断地积累变大。说是地球每年都增大几万吨,为何不见成千上万吨的巨石从天上掉下来?大的陨星坠落事件几年才有一次。其实地球日常吸收的99%以上都宇宙尘埃和小颗粒。只有很少一部分才会成为看得见的流星和陨星。被吸收的宇宙尘埃和颗粒个体都很小,但是架不住地球像宇宙吸尘器一样。

不分昼夜的每时每刻都在持续吸收,因此这个过程大多数不可见但是确实存在。当今地球吸收的宇宙物质,绝大多数都是低放射性的。但是地球在形成初期吸收的基础物质却未必如此。因为典型的衰变类物质,比如金属铀,其自然密度是很大的。在地球形成初期的聚集碰撞能量,大量转变为热能时,这个时期的地球,接近半熔化的状态,导致密度比较大的放射性物质大多数沉积到了地核和地幔的下层,只有极少量保留在了最上层的地壳中。而人类现在开发利用的物质,几乎全部是地壳以内的最上层物质。毕竟到目前,人类还还没有证实可以直接利用地幔物质的证明。正是因为大多数自然衰变元素的密度都比较大,因此大多数集中在了地球的核心区。留在地表的放射元素的比例并不高。而且极为分散。况且经过45年的衰变。

导致地壳上层的陆地和海洋的整体自然放射性都已经不高。因此地球表面成为生物活跃,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果地球表面的放射性整体仍然很高。是无法大量存在和繁殖生物的。那么为何一个出事故的H电站的几百吨燃料,就可以造成事故后的大面积放射污染,甚至在数百上千万吨H废水倾倒后,会造成整个大洋污染的严重后果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首先,数百吨的核燃料的总量并不少。相当于四五百颗核弹的武器级铀的总含量。更致命的是,这些铀元素是在高度反应期间被事故破坏暴露,然后再继续无序地反应下去。也就是放射性已经被充分地点燃,可以说是“肆意燃烧”的状态。因此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放射性新污染物质极多。而地壳中虽然原本存在这些铀,但是都是分散在很大面积内,各自都很安静的状态。现在几百吨聚集在一起“作妖”,就完全不好办了。这就像人可随便拿一个没有燃烧的炭块把玩。

但是一旦一座煤山都一起燃烧起来,那威力绝不比火山还差。何况放射性“燃烧”带来的后果,比自然化学燃烧麻烦几亿倍。虽然一个大洋中的水体总量很大,海水中的铀总量也很惊人,但原本都是分散静默状态,现在把数百万吨,后续可能还有数千万吨的高放射污水全面倾倒。会瞬间提高整个大洋的整体放射指标。随着海流会扩散到全球大洋,最终结果就是污染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