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考研培训哪里好?考研初试不理想,你真的适合“二战”吗?
近期全国各省的考研分数已经陆续公布,肯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考生中有的初试成绩和排名比较理想,可以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复试,但有些已确定今年“无缘”读研,还有些缺考的同学,早就暗暗打算准备“二战”。请问,你知道自己真的适合“二战”吗?
什么样的人适合“二战”?
在赌气扬言“二战”之前,我们先一起重新审视今年你选择考研的理由,理性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来与下面选项对号入座吧。
A.盲目跟风:父母说我家亲戚都准备考研,也希望我报名;我周围同学都在复习考研,我也跟着试试;考研报名人数逐年上升,别人都考研我也不能落下。
B.就业逃避:听说就业市场压力大,没有明确生涯规划,我还没想好做什么工作、去哪个城市,先考研缓冲一下。
C.热爱科研:我热衷科学研究,喜欢这个学科,期待跟着导师长期从事此专业学术工作,甚至已经有读博计划。
D.发展需要:我有特别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想要就职的单位及从事的岗位要求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毕业。
相信你的内心已有了答案。如果你选择A或B,那么恭喜你,继续往下读能帮你及时止损。如果你选择C或D,还看什么,手机锁屏争分夺秒开始复习吧。
确定“二战”前,要认清自己
“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对你来说,压根儿没搞清楚“我为什么考研?”这个根本问题,没有“我必须考上”的自我认同,复习动力的来源是父母、亲戚、身边同学的随大流,亦或是不思考规划、不参加校招、不主动应聘的逃避,认为高学历才能找到工作的误解。这样的你明知道不适合,即使喊着我要“二战”,再来一年恐怕只会更糟。
你也许会反驳,老师,我还有大半年复习时间,况且大不了还是考不上,怎么会更糟呢?
别着急,咱们理性分析一下。谈及初试不理想的第一大原因,大概你会说去年复习时间不够。那今年呢?喊着“二战”的你寒假要放松一下,3月开学再到图书馆重新找状态;3-6月你忙着搞毕设、重修拿学分、准备毕业;7-11月周围同学本科学涯结束,身边就业同学转变身份、进入职场,升学同学订好车票、投身科研。反观大学四年成绩一直就一般的自己,缺少研友陪伴、同学监督,还没有复习氛围的环境下你指望自律意识显著提高?
谈及初试不理想的第二大原因,你又说去年考试心态不好。那今年呢?第一次失利使你自信心受挫,有些人甚至用“二战”当幌子弃考,你明白再次失败付出的是个人时间成本、家庭经济成本,黄金就业机会等等。毕业季身边同学已拥有高薪offer或录取通知书、考公顺利上岸,而你工作、读研都没着落,你对未来充满了恐慌感;开学复习,熟悉的图书馆却是陌生的新研友,你要独自面对煎熬;家人老师朋友内心对你的期望,你不愿再次辜负,巨大压力显然让你更加“输不起”,这些势必成为你输出焦虑情绪的因素。
确定“二战”前,要分析环境
一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从近几年数据来看,在疫情和就业市场影响下,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急剧上升,考研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增加。后疫情背景下,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预计仍会增加,和你一同竞争的有23届“一战”的,也有往届生,考研将比第一次更加艰难。
二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本科毕业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考研来暂缓就业。我们可以大胆预测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随着毕业生增多的情况下保持上涨的趋势,考研比第一次更加激烈。
现在,大家会问,初试成绩不理想,又确认了不适合“二战”,我能做什么啊?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们应及时转变心态,重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同学因备战考研错过了去年9月的秋招,甚至没有一份完整的简历,感到求职起步太晚,就业满意机会不多,无从着手。其实每年3月还有一轮为考研失利同学准备的春招,也称为“金三银四”,很多用人单位提前至2月就启动校招,准备从这部分同学中“抢夺”优秀人才,用人单位考虑到已签约应届生违约的情况会将春招岗位人数预留出来,没有好企业会愿意拒绝一个人才,“好岗位秋招就招满了”的顾虑可以打消了。
求职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求职前需做好各种求职材料、面试的准备,学会筛选、利用有效就业信息。此刻正是你抓紧备战春招的绝佳时期,想要提前筹划老师教你“四招”:
一、了解就业市场。
通过浏览学校、学院的就业信息网,单位官网、微信公众号,各大校招招聘网站等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对就业市场行业、单位、岗位、待遇、发展等有初步的了解。
二、明晰求职目标。
分析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成绩、综合素质,结合亲友建议,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进一步明晰职业发展目标,确定目标城市、行业、单位类型和岗位类型。
三、制作专属简历。
简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留下第一印象的“广告”,通常由个人基本资料、求职意向、教育背景、实践经历、技能特长、获奖荣誉等内容组成,可以借助模板但须保证信息真实,特别提醒根据应聘单位或岗位的不同有针对性来投递“专属”简历,从而提高人岗匹配度。
四、学习面试技能。
简历敲开门,面试靠个人。除了准备“倒背如流”的自我介绍之外,面试类型、面试常见问题、面试考察内容、面试礼仪、对单位及岗位的详细了解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功课。
不论初试理想与否,选择“二战”与否,在确定“二战”前一定要三思:认清自己、分析环境、了解研路,深思熟虑后的抉择才会让你的人生不跑偏、不后悔。面对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根据成绩情况积极调整心态、明确下一阶段方向,尽快把握时机、实际操练“四招”,希望2022届的毕业生们都能所得皆所愿,所行亦无憾。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诸暨上元朱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