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问一答】同人文《表达》创作的幕后

2022-08-04 12:30 作者:米饭君爱吃糖  | 我要投稿

本文是关于翾雨和up主共创的同人文《表达》的一些创作小故事,在阅读本文之前,建议先看一下原文。

Q:up主在共创中负责的任务是什么?

A:类似于责任编辑,包括但不限于审阅、校对、提出修改意见、配图等工作。


Q:《表达》中的亮点和创作理念是?

A:对年岁、时光和爱的思考,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当我人老珠黄、容颜不再,你还会爱我吗?”。


Q:《表达》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同人文?

A:刀文。


Q:《表达》一共修改了多少次?

A:和翾雨一起修改了3次。


Q:up主最喜欢《表达》的哪个情节?

A:年迈的高木同学和西片见面的时候。

近看之下,她那头苍苍白发略带几根栗色,唇瓣也轻抹淡绯,没有各色花卉的妖冶,只有自然的纯粹。她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人,当然现在也不差,可惜点缀了碍眼的纹路。微微抬眸,她的笑容如此和蔼可亲,不知出于礼貌还是别样情感,明眸经阳光映衬有秋波流转,恰似这个季节难得一见的奇景。


Q:《表达》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细节?

A:①放天灯

高木双手握着天灯底架边沿,保持天灯膨胀时的平衡,火光摇曳,映着两人盈满期待的稚嫩脸孔。而负责点火的西片,手心因为长时间靠近火光变得炙热,烫得他不禁咧了咧嘴,但为了让天灯成功飞升,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直到天灯迫不及待想飞上天,才肯放它自由。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在天灯上写下祝福的心愿,放飞天灯,祈祷愿望实现。

孔明灯的飞行原理很简单,类似热气球,利用受热膨胀的空气飞上天空,燃料一般为石棉和蜡油制作的小块,由于孔明灯受风力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放飞时最好选择无风、晴朗的夜晚。

      ②河鼓二和织女一

夜空中,河鼓二和织女一格外明亮,这一刻,它们的光辉超越了银河。

“河鼓二”与“织女一”就是我们常说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它们分别是天鹰座和天琴座的亮星,两颗星星之间相隔的,就是璀璨的银河。

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相关的诗词和传说数不胜数,在此不再赘述。

      ③比翼鸟

与阴阳同理。两人或许如同神话中的比翼鸟,需要相辅相成,才能振翅高飞。

比翼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出自《山海经·西次三经》,又名鹣鹣、蛮蛮。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

白居易《长恨歌》有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描述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Q:以后还会有和高木区其他up主的共创计划吗?

A:会有的。

【一问一答】同人文《表达》创作的幕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