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热门考点—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材料题总结 【高中生物选必1】

2023-08-12 13:06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喵喵 | 2-5 兴奋在突触间传递题型总结

1️⃣兴奋在突触间传递

习题1

下图表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突触前膜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

B.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透过2层磷脂分子【胞吐,0】

C.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酶水解而迅速失活或被移走

D. 突触后膜兴奋时,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负电荷】


习题2

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内流】

B.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在组织液中扩散】

D.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习题3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要么兴奋要么抑制】


2️⃣兴奋传连的应用信息题

习题4

蜘蛛毒液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多肽类神经毒素,其作用部位有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该神经毒素的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使骨骼肌呈舒张状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神经毒素对兴奋的传递和传导的影响他们做了如下假设,其中不合理的是

A. 该神经毒素可能会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

B. 该神经毒素可能会影响感受器的功能【作用部位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

C. 该神经毒素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D. 该神经毒素可能会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


习题5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A. 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 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动作】

C. 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b点感受不到信号,无法释放乙酰胆碱】

D. 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都没有神经递质】


习题6

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放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据此判断,阿托品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的机制可能是

A. 破坏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受体没了,再多的乙酰胆碱也不管用了】

B. 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那乙酰胆碱酶抑制剂就不管用了】

C. 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乙酰胆碱变多,更好的竞争】

D. 阻断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通道被阻断,再多的乙酰胆碱也不管用了】


3️⃣突触材料信息题

习题7

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

A. +、-、+、+

B. +、+、+、+

C. -、+、-、+

D. +、-、+、-


习题8

在小鼠大脑海马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后几小时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高2—3倍,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下图所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突触后膜上N受体被激活后,Ca²⁺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

B. 胞内Ca²⁺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改变C酶空间结构

C. 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通过突触后膜受体进入胞内【不进入,只是受体结合】

D. C酶被激活后促进胞内A受体转移至细胞膜上

高考热门考点—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材料题总结 【高中生物选必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