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美为真》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崔子剑

2021-08-27 16:43 作者:北京墨真书画院  | 我要投稿




【个人简介】

崔子剑, 1939年出生,祖籍河南,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国家海协会书画分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河南省中国书画协会副主席等。


曾荣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国画家”和“二十一世纪最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中国花鸟画百家画家”等称号。


数十年来专注国画创作。在花鸟画领域功力深厚,笔墨精到,其尤擅画虎,作品兼工带写,墨色圆润,在“虎界”风格独具,享有盛誉。作品多为中外收藏界和专家学者收藏。

【作品鉴赏】

《似曾相识》


欲借英姿寄高华

——观崔子剑先生画虎

赵 方

 

中国绘画自古尚分科。《宣和画谱》把畜、兽分为一门,云“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虎作为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题材,画家多“取其原野荒寒,跳梁奔逸,不就羁絷之状,以寄笔间豪迈之气……”。


《秋水》


绘画分科的详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齐物”思想与“格物致知”理念。天地万物皆蕴含自然之道,穷究事物之“理”,是古人感悟自然之道的重要途径,在绘画领域则表现为分科精研。正基于此,古有韩干画马、戴嵩画牛,近有齐白石之虾、徐悲鸿之马,崔子剑画虎亦然。


《全家福》


子剑先生耽于绘事数十载,精研画虎十数年,有驱虎之力(笔力),降虎之气(骨气),故能作虎图。他的画在当代艺坛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原虎王”。虎为百兽之尊,呼啸山林,众兽皆惊,自有一股王者气象。然子剑先生笔下之虎多沉静自然,无暴戾之态。或巡游山野,不严而威;或舐犊情深,仁慈安祥。其画颇多文采,自有一股清新拔俗之气。


《凌云》


虎为猛兽,移生动质,变态不穷,非心通意解,难于措手其间,更遑论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画虎之难古人早已言及:“夫气韵全而失形似,虽活而非,形似备而无气韵,虽似而死”(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唯子剑先生笔下之虎可谓形韵兼备、神完气足,若大匠运斤,了无雕凿之痕。他善于抓住虎行止坐卧间精彩的一瞬铺张于笔下,造型生动、笔墨洁净、秀骨内蕴,笔墨所到之处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聊天》


虎作为绘画题材,滥觞于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在民间爱虎者众,画虎者亦众,然画虎脱俗者代不数人。以画虎而享大名者,也往往因“气俗而野”被行家所诟病。



《交谈》


子剑先生画虎可谓脱略凡格,涤除浊气。他对虎之习性了然于胸,故能得其自然,摄取虎之神韵于画中。在《王者之风》这幅画中,画家绘一虎独卧,皎洁的满月映衬出旷野之宁静,古柏苍郁,林壑幽深,卧虎毛色明润,其视眈眈,有威加百兽之意,无狂放乖张之态,仪态安适、不怒而威。《乘风》图绘一猛虎奋力一跃,乘风而行。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易传.文言传》),万物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子剑先生所画乘风之虎动态矫健,神气十足,虽在转瞬即逝之间,仍具君子之态,昂扬之气,画家与笔下之物正可谓同声相应也!


《喜上眉梢》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鲁迅先生曾写诗盛赞虎之慈爱:“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小於菟”即虎的幼仔)。历来作画者大多喜绘虎之霸气,然真正的大家则能绘出虎的怜子之态、夫妇之谊,画能至此方为上品。北宋“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曾高度评价了画虎名家包鼎的一幅《乳虎图》:“虎,天下之至猛,至于牵制父子牝牡之情,则虽威而不怒。荒榛赤草,鸟噪其上,两虎引子而行,意甚安佚。其雄前行,观其意亦有御护之意。小虎牙爪未备,已有食九牛之气。但吞噬之兽,夫妇父子相从群行,人或遇之,诚可惧也”(《德隅斋画品》(宋)李廌)。


《有余图》


子剑先生有古仁者之心,喜画虎戏图。他笔下的《全家福》、《幽林深处》即表现了天伦之乐、依依之情。画中幽林阻隔了凡世的喧嚣,留出一片安逸闲适的梦幻境界,体现了画家对生命主体的尊重,渗透出深厚的人文情感。


《教子》


虎、福谐音,虎既是强壮、威武的象征,也是吉祥与平安的瑞兽,尤其是虎头虎脑、憨态可掬的虎仔,往往能把观者带入安适愉悦的艺术情景之中。子剑先生喜画幼虎,其童心烂漫,率直无碍的性情洋溢于画面。他的这种率真与恬淡,是入世渐深,经历了几番人世沧桑之后的超然境界,能把很多事看远了,看轻了,看淡了,便能升华出一种散淡如菊,豁达疏放之意,获得一种童心未泯的审美境界,从而画出真正耐人咀嚼的韵味来。


《童年》


《老子》第四十九章云“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远离聪明才智甚至机心巧诈,回归到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纯真状态,无疑是美好的人生期待。这种纯真美好的人生境界在子剑先生画中得到了实现,如《虎娃》、《苇塘趣事》、《五福图》等作品,表现出幼虎天真无邪的童心,蓬勃向上的朝气,其画格清新明净,涤荡人心。诗为心声、画为心印,子剑先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磊落的赤子之心化为笔下一幅幅虎图,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一家亲》


子剑先生画虎兼工带写,用笔方圆结合,留得住、化得开,他少用枯笔、涩笔,有绵厚蕴藉之气;他的画色不妄设、惜墨如金,用墨、用色达到了润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在经营布局上他妙于留白,观画者于此处留意方得解处,能品其高华气象,入画中三昧。子剑先生画虎多以林泉、松柏为景,古树虬曲嶙峋、山石坚实凝重,气息古雅宁静,得宋人遗韵,然其不以山水为业,独以画虎为寄,真性情使然也。

《觅食》


《礼记.礼乐》云:“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子剑先生有谦谦君子之风,神采自若溢而为画。昔有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未知子剑先生有梦虎乎?他日相见,当叩问之。


《豪情》


《王者风范》


《连年有余》


《翱翔》


《击水三千》


《悄悄话》


《吉祥图》


《红叶》


《大吉图》


《迎春》


《亲情》


《苇塘深处》


《大风歌》


《山高水长》


《步步高》


《风雪山巅》


《苇塘独步》


《志在高远》


《一击长空九万里》


《大美为真》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崔子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