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夏宇宙法则
做此时此刻你迫切想做的,你迫切想吃好吃的,那就去买,千万别想钱少又垃圾食品的负面信念。怪不得从前我这样扼制住自己的“本能”之后,感觉整个人都很丧,这是我逼迫自己降低自己的频率呀。持续做令你兴奋的事,每时每刻选择令你心动的事,兴奋的事取决你当下想做的,不仅限于观察鸟巢,蜘蛛织网……勿用社会框架来定义自己的兴奋点。 以下来自油管博主林二猫:
“因为如此,你才能够持续将自己的振动调整在最适当的频率上,以致显化你最需要的富足。”想象力是你跟高我意识的交流大门,运用想象力显化,你不必执着于结果,这只是你发动引擎的方法。某件事情“已经发生了”跟“等待事情发生”在能量上有很大的不同,你大脑视觉化这幅画面的唯一目的,是要让你进入兴奋的能量状态。而兴奋的能量正是任何显化真正也是唯一需要的。让高我接管你刚刚制造出来的能量,因为头脑认为的兴奋最顶点,在高我看来,可能只是个起点。 你不是要等待某件事情的发生,时间间隔只是意味着有另一部分的富足正在进行中,但是你没有注意到,因为你在执着于一个结果,因为你没有把这个等待的时间定义成你兴奋的一部分。因为等待本身也是一种状态,在等待的状态下,你能拥有的唯一体验就是等待。而当你不对结果执着,这样对你而言,这个特定的时间间隔就是和其他的事物一样兴奋的过程,你就能更加专注于当下的热情,享受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你也不会去“等待”下一个更好的事情发生,然后当你不再“等待”下一个更好的事情发生,它就发生了!你以热爱每一个当下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你就把时间坍缩掉了。这是真正的放手,让宇宙自然的发生。 吸引力法则真正的奥秘,不是要学习如何吸引到你想要的,而是真正的学习如何放下你不要的,不适用于你的观念和信念。 追随兴奋三公式:
①每时每刻按照你的最高兴奋去行动 ②尽最大的能力去做,直到不能再更进一步 ③对于结果完全零执着或零假设 在你追随兴奋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些限制性信念会一一浮现出来。当你真正愿意放手这些框架带给你的定义,当你真正选择做自己,你将不再听信它们,而且你将逐一的释放它们。法则本身是轻松不费力的,一切都是自动进行的,你只需要放手,让该走的走,允许该进来的进来。 即使你还可以看到“你不喜欢的”他们的现实,并不代表你还在里面,不意味着他会对“你版本的地球”产生影响。因为当你越拓展你的意识,你会看到“更多”你不喜欢的东西,但是它对你的影响也会更小。 清楚的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所选择的旅程。即使他们选择限制自己的世界,也是他们自身的决定(尊重每一个灵魂此生的意愿)。 无条件的爱是让每个个体能有自我完整的选择权,允许生命有各式各样的可能性,因为当你看清灵魂是“如何透过体验而成长”的全局的时候,就不会有任何的责怪或批评了,有的只是理解(慈悲)。 在你起心动念的那一刻起,这些现实就都存在了,你现在的意识只会经历这张地图的其中一条路,但其他你没体验的,也都有一个“你”去体验了,而所有个体浓缩的精华意识体就是你的“灵魂”本人。而且这个循环没有终点,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个体了解我只是“我”的一部分,了解自己真正是个灵魂,这就是觉醒。 当你让小我(体验当下)与高我(设想 规划)各司其职,你的人生就会变得非常顺畅。因为我们是透过小我的焦点,使用线性时间的角度在体验,但是对于高我而言,它可以一次看到全部的时间。 当高我透过想象力传导一些讯息到你大脑的时候,由于我们大脑能理解的程度有限,所以头脑只会翻译出它能够理解的部分。头脑只是用来体验,而不是用来设想。因为你如果知道还有另外80%你无法想象的美好,又何须执着于那20%的画面呢?所以当你不再执着于任何结果,也就等于是不再施加过多的工作在小我身上。 巴夏曾经说过,如果以地球大约70亿左右的人口,大概只有30-50万个灵魂,其余都是灵魂的延伸,这些延伸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学习不同的人生主题,或是体验不同的视角所产生的。此时此刻,在地球上与你同一个灵魂的其他意识可能有成千上万个。(所以这就可以解释有双生火焰的存在) 灵魂>高我>你,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这些都还是你,只是是“不同频率状态”的你。这一切都还是在灵魂的意识之内,你只是藉由不同的振动频率状态产生出区别,但是这一切在本质上都还是相同的。 所有的灵魂都只是造物多维结晶的不同面向、不同角度。你的生生世世都是你灵魂的延伸,每一个灵魂也都是一切万有的延伸,每一个意识其实都来自同一个源头。每一个人,每一个不同的视角,都是这个源头不同的表达方式。(我的灵魂通过千千万万个的我体验人生认识我是谁,而我通过读千千万万本书从各个维度理解灵魂的真相) 改变信念就是一刻一刻的选择,因为在每一个当下你都在选择,每一刻的你都是全新的你,所以在这一刻的你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信念,是你在这一刻的决定。注意你的想法,注意你说出来话。 (忽觉潇洒姐的一段话很适合这里:试着接受秩序被打乱,打乱再重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找到那些能够点燃自己的东西,那些珍贵的小火苗。) 所有你需要的,你都拥有; 所有你没有的,都是你当下不需要的。 显化不是从某个地方,将某个东西带到你面前,因为一切都已经在此时此地了。显化,是通过改变你自身的频率,让一直存在于此时此地的东西被你感知到。因为你是无法体验不在你振动频率范围之内的事情, 以下来自巴夏演讲:
你必须全然接纳你自己,全然接纳新的信念为真实,就如同你接受旧信念为真实的那样,不带有丝毫怀疑的阴影。 聚焦你的意向,聚焦你的决心。不是聚焦“努力”,不是“努力”,而是聚焦你的意向,你必须有明确的意向要将它显化出来。 你在行动上必须就好像你已经身处你想象的状态中,你的行为就好像你的愿望已然实现。 (对于你想要的)绝对强烈的意愿,与绝对的“不期望”它必然显现,这两极并存就能通向完全的显化。这就是你需要进入的平衡状态,以使显化毫不费力的呈现。 一旦你接受了“存在即完美”,它就会变成另一种形式,更能与你的振动对齐,更能反映你将自己置于的那个振动,并不是它将什么反映给了你,它本身就“是”一个反映。并没有概念之外的生理现实,它只是你最强烈的信念和最强烈的愿望的一个反映,你真正相信关于你自己什么是真实的和可能的。如果你增强你的意愿,然后就只是放手,不期望,不设限,不执着,不坚持,只是容许,完全的容许。 你的现实无力支持你,你的现实不支持你!是你支持着你的现实!如果你希望你所做的事来支持你,它们不会的;如果你支持你的现实,你的现实就会将你给出的那种支持反映给你。它来自于你对自己的支持,通过相信你所相信的对你是真实的,并以此来支持你的现实。每一种现实都是有效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有效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有效的。 水晶就像任何工具、技巧或仪式一样,只是意识许可的另一种形式。 FEAR(False Evidence Appearing Real) 虚假的证据显示为真实。 这是一个集体共识投射的实相,你也同意了集体意识中的一些设定,你也遵守部分规则,就是那些大众的、通用的设定与规则。但不意味着,每一条都要应用到你身上,只要你允许自己,做完整的、真实的自己。那么你生活所需的一切,所有与你人生相关的人事物,都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因为它们无法不到来,这就是我们说的“兴奋是让人生完整的工具”的意思。一切相关的,都会显化。如果有例外,那只可能是这种情况:所有的你们达成的协定,所有的你们设好的约定,只要你不担心它们,它们就不会“毁约”。所有该发生的,都会按照你设定的,在完美的时刻发生。这些设定包括你投胎前的,以及人生过程中,唯一“毁约”的做法,就是花时间、心思、能量,在那里担心你会“毁约”。 你知道自己并没有时刻都做到“最好的自己”,而这你也觉得“OK”。当你不断给自己差评,不断感到愧疚,你就转身向失败走去了。成功,不是取决于你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做你喜欢的事,而是你对于每个体验、每个经历的态度决定了你是否成功。 所以,如果有时候一些事情搞砸了,你觉得:“噢!我刚才走偏了,这不是我想要的,但没事,我学到功课了,我没有100%做到最好的自己,但是OK!因为我知道,不是我自己,也是我的目的之一。”于是,你认可了自己走下坡的这段经历,“这段下坡路,虽非我所愿,我内在的自我纠错、自我引导系统永远都会把我引导回我所喜好的路上。”成功,是你每时每刻都觉得自己很O K!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发挥自己最大能力,成为更宏伟的自己。 你们经验不同的实相,你们在经验“相似”的实相,但事实上不存在“相同”的实相。你正在平行实相之间转变,每一秒钟都有数百万个平行实相。 你选择自己想经验哪个实相,你所想象到的各种想法都是真实的。你转变进入你那个喜欢的世界的方式就是,首先你要成为那种能量,让自己的想法处于那个实相中,而不要进入恐惧的思想。请记住,衡量你改变的尺度,不是基于你的外部世界如何改变,而是基于你对外界的反应是否改变了,哪怕外界状态没有什么改变。这样你就不会被你不喜欢的事物影响到了,因为你创造出的那种能量使你不在乎外界看起来如何,你不会被别人的意图所影响,除非你相信、你选择被影响,那就会被影响。 当你改变自己的振动状态时,你并不是在改变外在的世界,而是你切换自己、把自己带入一个平行地球。这个平行地球早已存在于那个振动水平上,而你的内在已经创造出这种振动水平,然后你会发现自己被已经身处那个世界的人们包围,不过他们其实代表了一种振动。 那是否是一个所谓的“真实的”物质实相,或存在于其他维度平面其实并不重要,“真实”是基于关联性的相对性观点而已。 因为某事某物可以是真实,但却无关于你和你的现实,所以你需要去决定那些信息与你之间的关联是如何的,然后以与你自己的人生相关的任何方式去运用该信息。 祖父悖论、时间旅行 像是在胶片上的每一帧一样,每一个平行实相,是没有时间、没有运动的、静止的快照。“祖父悖论”,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实相,杀掉了另一个版本的你的祖父,因此你不会消失,你只是阻止了另一个版本的你的出生,但是这和你没有任何一点关系。因为那就是平行实相,一张静止的快照,如果你给你家庭照一张像,你不会在照片里,因为你拿着照相机。你也永远不会出现在那张照片里,那张照片里就是没有你,于是你会知道你从来没有在那张照片里过。(这是在讲为什么你不能进入你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现在,如果你突然时间旅行到另一个平行实相,并且站在那张照片里,那是一张完全不同的照片。现在,就会有一张有你的照片和一张没有你的照片,就像它们所在的相互独立的平行实相一样,同时并存着。 时间旅行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自己的时间线里,因为你在其中一个实相里,就不会在另一个实相里,照片本身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所以,当你作时间旅行时,真的只是决定于你所熟悉的平行实相和你将要去的平行实相之间的差别程度。因此,你能够通过选择那些和你们自己的实相类似的、连你们都找不到任何区别的平行实相,来了解很多你们想要了解的关于你们自己的过去的事情。或许你们能够切换到一个非常不同的实相里,它与你们的历史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你就会明白,虽然“那个人”曾经是过去的你,而你却从不曾是他,这是一个悖论。 当你真正明白了你是一个“新人”,你就拥有了一个不同的历史,因为过去是由现在创造的,而不是过去创造了现在。你是一个全“新人”,确确实实是在一个新的实相中的一个全新的人,有全新的历史,以及全新的自我定义。当你真正领会了这个观点并将其内化时,你将会感受到扩展、自由与极乐,那种感受几乎是无限的。 但当你意识到那些陈旧的观念与“现在这个你”无关时,你就会转变,你就会感受到转变,你一直在转变,但这时你会“感受到”转变。在“镜子”这边看到的一个最明显的征兆是:你会感受到内在的这种转变越来越多,这种转变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你周围的世界中。很多情况下,同步性事件会交织出现,并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增多,而你也越来越能够觉察到它,甚至在你看来几乎是“神奇的”。你开始意识到:奇迹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站在那里宣称对所有个体都适用的造化法则之一唯独对你不适用,这是难以置信的傲慢行为。你在把自己独立出来,对立与一切众生与造化说你是唯一一个那个观念无效的存在。 时间的流逝并不是由于你忽略了它的存在,是因为你没有创造出那么多的时间。 当你让一件事成为一个整体来做的时候,时间将坍缩。你将不会创造那么多的时间,无论它看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因为对于你来说“那些时间”正在飞逝。当你实际体验到那种专注,感到只有半小时过去了,你实际上只衰老了半小时,而你之外的世界已经衰老了五个小时,你可以在五个小时的那一刻重新接入他们的时间框架,来让你赶上他们的节奏,不至于脱离任何人的步伐。 但是,你如果发觉自己有点心烦意乱,看起来时间花得太多了,就在那一刻,你便停下了手头工作来处理“心烦意乱”它本身。去探索为什么你会心烦,让你可以检视你的信念系统,然后完整的回归到那种可以让你再次压缩时间的存在状态下,去继续你的工作。 时间就是有这么可塑和灵活,这就是为什么“活在当下,做你喜欢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你行动时,你不会像你不行动时那样创造出那么多的时间,当你没有创造出那么多的时间,你的衰老就少了。 Abundance is the ability to do what you need to do when you need to do.富足,是你需要做的时候,你就能做到的能力。 当你们对“丰足”的定义令你们把精力完全投入到钱上,认为钱是通往丰足的唯一大门时、钱是丰足富裕的唯一象征,你事实上就是关闭、锁住了通往丰足的所有其他途径。当你允许所有体现丰足的方式都一致、同等有效时,不会被你抗拒的任何途径都会到来。 为何不反问自己,如果你存在,一定有足够的资源给你,无论任何关系到你的最高喜悦,或你的最大偏好的丰足,都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到来,因为除此之外,宇宙无事可做。 你是这样被无条件地支持—--甚至你被允许有这样的想法“我没被无条件支持”,看看你被支持到了何种地步! 你决定你所是,宇宙显化通过你的激情你的喜悦你的爱和兴奋。如果你希望苦苦挣扎,劳而后得,尽管折腾吧,因为那也是有效的显化。 但如果你恐惧某种特定选择,并且贬低它们的价值,你等于贬低了创造的一部分,你显化出的就是一种自我贬低。在你本可以选择的所有平等机会前,你过度的对它投入了能量,把这个你抗拒的选择变得特别突出。 你不能(通过打压、排斥)指派更多的能量给你不偏好的事物,不然的话你其实就正好在选择它。所以重点是,当一切正面负面的选择都被承认有效、平等,并且在“选择性”上有自身的美感,那么你就能选择你偏好的同时又不废除你不偏好的。有时候你甚至会用不偏好的来更清晰阐释出你偏好的。故而你可以祝福那些你不偏好的观念。因为它们通过教授你“你所不是”,来教授你“你所是”。 最大的善行,是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反射影像”(榜样),让他们知道,他们也可以选择“自立自强、自我赋能”。 有时候你的信念系统,会把你的兴奋伪装成恐惧,这样你就不敢前进,但这正是信念系统的诡计,负面信念系统会尽其所能,让你看不见“兴奋”,因为它知道,如果你在“兴奋”上行动了,那你就不再听负面信念系统的话了。倘若你明白,知道这只是它的诡计,无论如何,你都将付诸行动,并且知道你将会突破。只有你不把错误当错误,它就不是错误。如果你能从自己不喜欢的选择中,学到什么,那你就没犯错。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地球人通常更容易通过先体验更多的黑暗,然后看见光。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看出二者的不同,所以你越是体验到恐惧,越是让你明白,你紧抓不放的,是与你的真我不协调的信念系统,正是这些信念系统,让你人生一团糟。 这是宇宙的运行机制,不执着于事情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或该怎么发展,以及结果如何。于是你的恐惧也渐渐消融,因为你是如此的喜悦,根本不想再关注负面信念系统朝你大喊大叫,要你停下来的声音。 你的人生是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选择和璀璨夺目的体验。 任何时候,当你有某种感受,你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感受,追溯到“你相信什么是真实的”,一旦你定义出一个负面的信念,一个对你不再适用的定义,你就把它释放掉。这样你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事情的真相。你之所以会被负面想法困惑住,是因为在你的意识中的混乱且矛盾的定义,发生了相互冲突。 所以一旦你认定不相匹配的定义,理清了不相和谐的信念,弄清那些不一致的想法,并且将它们释放掉。 一个问题是无法与制造问题的同一层面上解决的,你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才能看到解决方法。你得先在那个振频上,你才能感知到只有在那个振频上才能感知到的事物。 所以,你要进入那个振频空间,知道:每件事的发生,都是出于你的原因,都是为了你的目的才发生的,对你,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利益。而不论其他人有何意图,如果你对出现生命中的事物,只赋予积极正面的意义,你也知道,它们对你只会有着积极正面的助益,那么你就会收获这样的效果 证明你是否改变了,不取决于外在境况是否看起来不同了,因为如果你的应对方式不同,那事情必将不同。 如果那发生在你身上,就表明你实际上是准备好了,只是你以为你还没有准备好。如果你能明了并且有意识地准备好去面对这些恐惧并将之在你之内整合成更高版本的兴奋,那么你就会开始去迎接那些体验了。 通过这种方式,你就会保证你的经历全部都是正面的,无论别人的企图如何。因为原理在于,每个人存在于他们自己的能量之中,唯一体验其他事物的方法就是自己同意去与它们的频率配合。如果你不再同意去配合恐惧的频率,那么即使有人实际上针对你有负面的意图,你都不会在你生活里体验到恐惧。通过将自身频率调整到更加代表你所偏爱的实相里,你将在那些负面的频率里成为不可见的,透明的。于是,你将不再感受到那些负面频率的效果,因为你不再同意去反映,去配合那些振动。虽然你还是会客观地去观察到它们,如果你就是不同意那样的话,就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去认同那种能量。 “看来我必须得做很多练习。”你可以在一瞬间做出改变,这完全取决于你。事实上,你说你必须得做很多练习,是你的一个信念而已。 因为,记住,每一个改变实际上都是立即的并且是完全的。但是你可以创造一个幻象:改变是微小并且缓慢的。但是每一次,你改变任何一点,你实际上改变了所有。只是你所改变的所有事物看起来和改变之前十分相似,你几乎认为它们根本没改变,但其实全部宇宙都发生了变化! 你可以不去经验到别人对你的评判,只要你不把它当成真的。 只要你选择不被其影响,即使你仍然可以观察到其他人在做着你不喜欢的事,这并不代表着你必须得经历任何它们带来的体验。这会让你以最积极的方式来体验生活里的任何事物,因为如果你知道了唯一你得到的体验是正面的,那你还担心什么呢? 你们得到最好的礼物就是:生活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它没有自有的意义。你们被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去给予生活它的意义,你所得到的效果就来自于你给予它的意义。没有你的任何意义的输入,它一直都不会有意义。它只是保持着中立的属性,中立的经验,中立的处境。但是在你给出一个新的意义的那一瞬间,不管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无论那意义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都会被准确的反射出来。 因为生活,只是一面镜子。它是一面中立的镜子。因此,如果你看着镜子,你看见了自己的镜像。你看着你镜子里的你愁眉苦脸,或者伤悲,或者害怕,你知道你不能到镜子里面去把镜子里的表情改成笑脸,那行不通。那里什么都没有,所有的光都是反射到你那里的。但你知道如果你开始笑,无论为什么,那镜子里的影像别无选择,一定会对你笑的,它没有自己的思想。 负责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你能够对“你认为是对的事”做出应对。不是责备,不是负担,而是你能够应对的能力。 你可以大致地有一个计划蓝图,并且在上面稍微加点“对事件的自发应对”的措施,这样你至少知道自己需要经历哪些过程,但要让你的计划灵活,让同步性也能够设计你的计划,这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将能够接收到灵感(启示)的指引,让你可以看清眼前的机会,知道如何积极正面地利用机会,并且可以对你的计划进行重新安排与改变,从而带着你走向与真正的你相匹配的,属于你的道路。 你在选择进入这个地球实相时就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你们选择这个时期来到地球上,因为你们(选择之时就)知道,你们将会通过现在正在上演的这场历史性的星球转化与转变,你们想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你们想成为这一伟大事件的一部分。因为现在的地球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地方,当前你们的地球是宇宙中受到极大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据我们所知,目前正在经历转变与转化中的地球,是宇宙中极少数深陷黑暗的星球之一。因此,如果这颗星球,人类文明以及集体意识在经验如此浓重的黑暗中“仍然”能够找到通向光的道路,那就非常了不起!意义重大!相信我:你们已经吸引了不同次元的众多存有,来观看你们如何实现这一了不起的壮举,因为这个过程激动人心,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创造,这是全新的创造——从全然的黑暗转变为全然的光明!这是在极度限制中进行的创造! 你不必忧虑什么,不用整天思考着心愿将如何实现,你不可能知道,这些不是你的“小我心智”能力所及的,你的心智只能在一切真的发生时感知到,而非预见如何发生。 “高我”构想和创造,大脑负责接收信息,小我心智只能去感知这个信息的结果。能够理解这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小我心智—大脑—高我)将让你在小我心智和高我之间建立起流畅明朗的交流,这有助于你的小我意识放手,允许高我去接管原本属于高我的那部分职责。 就让小我心智简单地关注你的当下现实吧,去感知那个具体经验到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要你放下小我心智的干扰,一切都会加速实现。你干预、你负荷,事物进展缓慢;你放手、你轻松,事物加速进展。 把“如何实现”交给“高我”,信任“高我”,让小我心智再不要担心忧虑你如何能实现理想,这样在各个层次上,你都能达到平衡,因为你展现了自身完整无缺的统一自性,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放下”、“臣服”,只是简单地接受你本然的样子,而不是你被教导该成为的样子。 臣服,其实就是允许(真我来)控制。因为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当你认为你必须让事情发生,强迫事情发生,而不是允许它们自然发生。你其实是认为:“你没法控制”、“事情不会自行运作”、“生活已经失衡”,而当你臣服了,你是将自己交托出去。相信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切都在完美运作。认可、赞赏、允许。 不要把你的偏好建立在过去的事件经验之上,因为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你的历史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为何不干脆就做让你兴奋的事,而不管曾经她发生过什么事,因为你不是她了。 对你们实相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以“玩耍”的心态对待,都要有真正的感恩之心,这样你就会以玩耍的方式经验到每一样事物。以玩耍的心态接受所有的经验,我们就能以更丰富、更具创造性的方式对待它,容许它更灵活、更易变、更具延展性、更具可塑性。 尽管“你给出什么,就收回什么”和“你的存在状态决定你的境遇”都是真的,但最开始显化出来的——尤其在你们的时空构架的世界里, 通常,最初的反映看上去与以往的情况是“相同的”,其实这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通过与之前不同的方式回应那个看似相同的境遇,来强化你的存在状态。你通过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回应——即使境遇看起来与之前完全一样,容许境遇把“你已经改变了”真正反映给你,证明“你真的已经改变了”。 最初的反映通常是过去表象的“回音”,你一定不要把它当做代表了你的新状态去回应它。你一定要这样回应:就好像你知道它只是一个“回音”,你现在正给出旧境遇的新的回应方式,将会强化你偏好的存在状态的振动。真正容许境遇发生改变,从你所给出的新的振动——那即是对“你已经改变了”的绝对肯定中取得所需信号。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就像对自己测试,好像你在给自己一个机会来决定,你是否真的想要境遇改变。 因为,请记住,所有的信念系统,根据其定义,都具有自我增强机制,它们必须如此。假如你的信念系统不具有自我增强机制,使它看上去是唯一可信的,那么你就无法有一个真正独立的信念系统经验。由于它的自身增强机制,当你改变振动状态时,这种自我增强机制最后才会褪去。你会看到相同的情节再次出现,但那并不代表着具体现实,而只是一个幻影,只是过去的“回音”。 Circumstances don’t matter, only my state of being matters. “境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存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