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吉林省完成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2020-09-16 22:32 作者:三献志愿者诸语  | 我要投稿

Thank you!Donor 100个生命礼赞

https://mp.weixin.qq.com/s/wmxf7enTGs2hAW6cvCjfXw

吉林省红十字会  2020-9-16

2020年9月16日,来自延边州敦化市的王紫婷在长春吉大一院为一位6岁的白血病小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省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吉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牛继东,党组成员、副会长于立敏,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负责人刘艳丽一行来到吉大一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看望捐献者王紫婷。吉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牛继东向王紫婷颁发了荣誉证书。

吉林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戴昕也为王紫婷带了一份特殊的荣誉——建大奖章。

四年前,金榜题名的紫婷怀揣着青春梦想踏入吉林建筑大学,开启了崭新的大学生涯。大学的生活多姿多彩,大一时在学校红十字社团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紫婷第一次接触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个名词。经招募人员的介绍,认真查找资料,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通过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病患的生命,所以,她和她的同学们都纷纷留下血样,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从此一份善良的种子深植心底,年轻的他们都期盼着自己那份“髓缘”能够早日到来。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正在上网课的紫婷接到吉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知道自己和一位6岁小朋友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终于等到了配型成功的消息,可以通过自己的捐献去帮助一个孩子延续生命;忐忑的是父母年纪大了,怕他们一时不理解自己的决定,不同意通过捐献去挽救孩子的生命;最担心的是全国疫情严重,等待移植的小朋友能否坚持到疫情平稳的移植阶段。她说:“做为新时代的一名大学生,我了解造血干细胞可以再生,对正常人来说身体不受影响,但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却是全部的希望,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一种幸运和幸福,所以无论怎样我都会配合红十字会完成捐献的。”

紫婷在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后,就和家里人表达了自己捐献的决定,可无论怎么解释父母和姐姐都担心捐献会对紫婷的身体有伤害,所以坚决反对她捐献。偶然间紫婷姐姐的朋友看到了延边州红十字血站的工作人员于姗姗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新闻,并且了解到捐献确实对身体没有损害后,她的家人这才放心下来,同意并支持她捐髓救人的决定。

近年来,吉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多以90后为主。在以王紫婷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志愿者身上体现了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他们正在用责任与担当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志向与精神风采。

此次负责护送造血干细胞到移植医院的“生命快递员”正是我省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万红。吉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从第一例到第一百例,17年的历程,终于实现百例的突破!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我省6万多名入库志愿者的代表和缩影,他们用善举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素不相识却因生命结缘,虽未谋面却心意相通,正是因为有了广大志愿者的爱与付出,才让更多的血液病患者重开生命之花。

100例的成功捐献,代表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文明的高度,凝结着全省红十字工作者的辛勤和汗水,凝聚着捐献者的大爱以及无怨无悔的坚守。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和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我们倡导更多身体健康的适龄人群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希望!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吉林省红十字会宣

 

吉林省完成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