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运价指数降低80%以上,空箱堆积、制造业失守!外贸工厂的深深忧虑,订单到底去哪儿啦

2023-03-01 17:11 作者:纺友-云上展  | 我要投稿

亚洲18个经济体,1月份对美出口箱量下降1,468,276个标准箱,降幅为20.1%。1月份对美出口箱量:中国大陆下降25.4%,中国台湾下降28.5%,(东盟)国家下降11.8%,,足以说明需求严重不足。始作俑者,就是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以及能源食品通胀,积压非必要的消费。

 

上周,越南宝元鞋厂就计划裁员3000人,这个全球最大的鞋类品牌代工商,旗下的鞋厂为耐克、阿迪达斯代工。但目前阿迪库存高达67亿,库存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对外贸易的订单中传统对外贸易产品下降超过了50%,整体行业趋于低迷状态。从整体出口的金额的角度来看,2023年一月对外贸易额同比下降了约9%;从船舶运载率来看,整体运输量取消已经超过了30%。

曾经满箱满载中国沿海各大港口,往日繁荣景象均不复存在,出现大量的空集装箱堆积。由于海运需求缺乏,近半年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已经降低80%以上。深圳盐田港码头的柜子叠到了7-8层之高,上海港的柜子也快堆不下,已经往内陆港转运,不可否认前些年柜子紧张,生产制造了超量的出口柜,但闲停下的货车司机,停运的航线,也反映了全球市场不景气的情况。

 

海运集装箱的堆积如山只是一个缩影,其体现了我国外贸经济的下滑。根据相关数据可知,2022年10月至12月,我国出口贸易额连续三个月保持下降,相关企业甚至开始削减人工成本。而当前的深圳龙华人才市场,也出现了大批工人,他们只为求得一份工作。

 

国内外贸出口出现的颓势,老美作为重要角色,也产生更直接的影响。据悉,2022年12月底,美制造业订单同比减少40%之多。

 

订单的减少,或许是需求变少了,也可能是订单被抢走了。但美作为世界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其需求基本没有发生变化。2022年美进口贸易额达到3.96万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加5561亿美元,已经新高。

 

其实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西方一直想着“去中化”。从2019年起,以苹果为代表的外企纷纷试图撤离中国,转身投向东南亚。但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越南对于美国的出口量下降了40%、对欧更是减少了60%!今年1月,越南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6%,进口下降24%。

 

那么,亚洲订单同样在减少,老美的订单究竟去哪了?答案当然是欧盟。

 

2022年,欧盟代替我国成为老美头号贸易合作伙伴,对美出口数额达到9000多亿美元,而加拿大和墨西哥紧随其后位居二三位。如今,欧美玩起了“关起大门做生意”,听起来确实无可奈何。但对于我们来说,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就需要有更好的活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国产业升级提速

01

 

2022年底,我们在公开年度进口贸易数据时,其实就已经明白未来订单减少的趋势,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以往,国内外贸企业出口市场主要面向欧美,但如今欧美抱团搞起“自产自销”,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好事。因此,我们未来需要致力于出口产品价值的提升,冲击价值链的中高端,而不是满足于便宜好用产品的生产。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技术研发可谓重中之重。就研发而言,其主要分成两个类型,其一是工艺优化,减少成本;其二是创造新型前沿技术产品。

 

外贸的不景气,表面上看对我国不利,但只要我们提高自身技术优势,就能够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

 

产业转型“阵痛”,

两亿外贸人何去何从?

02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641万外贸行业,分布情况如下:批发与零售行业占比51%;工业制造业占比18%;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占比9%;商业产业服务业占比8%;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行业占比9%;其他行业占比约5%,整体外贸企业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一、外贸形势趋紧

 

 

现在不仅是国内各大港口的集装箱货柜出现大量空置的情况,很多工厂企业更面临着无单可做的窘境,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甚至连进厂的“资格”都没有。

 

一方面是三年疫情叠加国际事件加剧,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高需求端持续疲软,另一方面则是以东南亚地区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国家正在加速崛起,中低端产业链竞争愈发激烈。

 

二、市场需求变化

 

外贸订单流向深受供需两端成本变化的影响,在相同生产效率及质量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廉,资本就会越青睐。伴随着我国四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内制造业总体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已不容忽视。

 

疫情刚刚平息,供需双方都在勒紧扣腰带过日子,这种倾向会迅速反应在整体外贸市场。从趋势上看,目前全球很多中低端产业链正在加速向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转移,且各国在高端产业链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过去我国生产的商品大多出口到需求相对旺盛的欧美国家,不过自从国际事件加剧后,欧美各国都开始聚焦制造业回流,把生产线搬回国内。部分国家更是有意与我国经济“脱钩断链”。去年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就是因为许多中国工厂被迫在墨西哥设厂,也是一方面原因。

 

目前全球产业链格局呈现出中低端行业“全面绞杀”,高端行业“群雄逐鹿”的现状,要想拿到生产订单,要么在成本让利或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么就在技术上独一无二

 

全球产业链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要想抢占发展的先机,必须持续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落地。2022年,我国出口的增长为10.5%,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是电光锂,新能源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动力。电动汽车的出口增长了131.8%,光伏出口增长了67.8%,锂电池增长了86.7%。

 

三、稳基求变促发展

 

长期来看,疫情管控结束后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将逐渐恢复到常态,这对稳定外贸订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加之国内消费能力开始加速复苏,国内企业的订单压力也会有所缓解,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韧性依然很强。在稳住基本需求端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产业竞争的逻辑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以往靠着成本优势等订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

 

既然全球外贸行业发展的逻辑变了,我们就需要从供需两端入手,主动求变,积极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前期各省派出外贸访问团的目的不止是拉订单,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楚买家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搞清需求是达成合作协议的第一步。而在供应端,我们则需要认清现实,鼓励企业不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做到无可替代,才能拥有发展的底气。

 

全球的供应链确实在调整,国外进口商C+1也在慢慢落地,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家都有明确分工,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角色分工也在发生变化,不能仅仅以单纯的眼光,去看整个市场环境变化。冲突以前,大家都认为欧洲不会放弃,俄国的廉价能源,但结果大家看过了,虽然有些是“被自愿的”,如果认为单凭经济联系就可以保护自己,那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了。现在需要居安思危了,老话说的好,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武汉纺友是中国恒天、经纬纺机旗下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


2014年9月成立于武汉光谷,2015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双软企业认证。致力为制造企业用户营造精细化制造管理平台,提供MES/MOM/ERP系统定制、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产品3D展示视频/云展厅/VR应用产品等多项数字化服务。

已为全国棉纺织领军企业裕大华等多家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制作并监管完整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真正做到从原料购置到成品完成入库的全过程物料管理,做到生产制造品质的全面可追溯管控。生产成本立降10%,效率显提15%!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按期交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最前沿的智慧车间!

想浏览有关企业数字化升级定制的更多精彩案例,
请点击官网http://2025.net
或关注小程序“纺友数智纺”
详情请咨询:177-4050-2025

来源:王者大迷妹、网络、化纤邦

编辑:纺友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运价指数降低80%以上,空箱堆积、制造业失守!外贸工厂的深深忧虑,订单到底去哪儿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