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提出了二选一的要求,核心是台海问题
布林肯访华已经结束多日,其实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被我们忽视了,今天专门拿出来聊一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对美国提出了二选一的要求,美国必须在“合作或冲突”之间做出选择。
这是中国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传达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会很意外地接见了布林肯的原因。而那一场接见的场景同样意味深长,释放出非常重大的信息。
接见的场所是中国国内官方的“会议室场景”:布林肯带着随行人员与中方顶级外交官相对而坐,而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坐在“主席”位。按照中国的做法,这是领导在会议室的场合,听取下属汇报,给下属作指示和下达任务的座位摆放“规则”,但在外交活动这样的座位设置,我从来没见过。

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为什么会令人意外的会见布林肯呢?这是要给他传达中国对美中关系最重大的信息——美国必须二选一,在“合作或冲突”之间做出选择。
那么,“合作与对抗”这个二选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很显然,核心是台海问题。
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和外长秦刚在会见布林肯时,都重点强调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妥协退让的余地。
至于美国击落中国的“流浪气球”,其实并非中美关系的矛盾焦点,这只不过是一个事件,美中关系的最主要矛盾主要是两个:
首先是美国事实上强力支持“台独”分裂势力的问题。别看拜登和布林肯嘴巴上都说不支持“台独”,但实际行动恰恰相反,不是不支持的问题,而且是把支持升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在南海和台海的军事挑衅,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阻吓中国不要出手解决台湾问题。

其次是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打压。这是中美两国的常态化对抗,就在拜登访华前,美国又制裁了中国几家公司。现在,只要与中国国防有一丝相关的中国公司,基本上都被美国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和直接制裁的名单了。
而布林肯访华,根据美国副国务卿康达的介绍,最主要的目的是一个,为中美两国关系加装“安全护栏”,避免出现中美两军之间的冲突。
这样联系起来,我们就知道中国要求美国二选一的主要方向在哪里了。
主要的不是科技和经济,而是台海问题、也就是说,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是不可动摇的决心,美国必须做出决策: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角度出发,放弃事实支持“台独”的立场和行动,以旁观者的角色,就像中国对待俄乌战争一样,对待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如果美国决意干涉台海,就像拜登之前两次脱口而出的“保卫台湾”那样,那就只有对抗了。

但美国会答应吗?绝无可能。因为阻挠中国实现两岸统一,就是美国最大的外交和军事战略。美国也不可能放开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及贸易战。因此,布林肯访华,基本上不可能对改善美中关系发挥任何实际作用,美中关系走向缓和的唯一可能,反而是中国解决了台湾问题之后。
因为,中国既然已经“生米做成熟饭”,美国也就无能为力了,那就只有修复两国关系,与中国合作了,否则美国更被动,甚至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