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上,1/5点、1/6点这些音与主音的和谐程度,远不及2/3 λ、3/4 λ
贝多芬597、听觉上,1/5点、1/6点这些音与主音的和谐程度,远不及2/3 λ、3/4 λ

十二平均律(百度汉语):
…
物理解释
…物、理、物理:见《欧几里得139》…
(…《欧几里得》:小说名…)
…解、释、解释:见《欧几里得56》…
…
波长比例
…比、例、比例:见《欧几里得29》…
由于弦乐器是世界各地发展得最早的乐器种类之一,加上波长和弦长的正比关系,所以这种现象古人早已熟悉。
…世、界、世界:见《欧几里得110》…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伽利略》:小说名…)
…正:见《欧几里得13》…
…比:见《欧几里得27》…
…正比:见《牛顿18》…
…关、系、关系:见《欧几里得75》…
…现、象、现象:见《欧几里得128》…




他们(古人)自然会想:如果八度音程的1:2的关系 在弦乐器上用这么简单——按中点的方式 就能实现,
那么试试按其它的位置 会怎么样呢?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度:见《欧几里得24》…
…八度:见《贝多芬51~79》…
…音、程、音程:见《贝多芬80》…
…简、单、简单:见《伽利略13》…
…方、式、方式:见《欧几里得57》…
…位、置、位置:见《伽利略10》…
数学上,1:2是最简单的比例关系了,
…数、学、数学:见《欧几里得49》…
简单性仅次于它的就是1:3。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那么,我们如果按住弦的1/3点,会怎么样呢?
其结果是弦发出了两个高一些的音。一个音的波长是原来的1/3(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1/3),另一个音是原来的2/3(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2/3)。
…结、果、结果:见《牛顿105》…

这两个音彼此也是八度音程的关系(因为它们彼此的弦长比是2:1)。
这样,在我们要寻找的λ/2-λ的范围内,出现了第一个重要的波长,即2/3 λ,也就是五度关系。(那个λ/3的波长正好处于下一个八度,即λ/4-λ/2中的同样位置。)
…范、围、范围:见《欧几里得39》…




接着再试,数学上简单性仅次于1:3的是1:4,
我们试试按弦的1/4点会怎样?
又出现了两个音。一个音的波长是原来的1/4(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1/4),这和原来的音(术语叫“主音”)是两个八度音程的关系,可以不去管它。
…术、语、术语:见《欧几里得67》…
…主、音、主音:见《贝多芬114、调式中最稳定的音,叫“主音”》…
另一个音的波长 是主音的3/4(因为弦长是原来的3/4)。
我们又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波长,3/4 λ。
同一根弦,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机械波,可以发出很多波长的声音。
…机、械、机械:见《伽利略9》…
(…《伽利略》:小说名…)
…波:见《贝多芬3》…
…机械波:见《贝多芬23~28》…
…声、音、声音:见《牛顿96》…
在听觉上,与主音λ最和谐的就是2/3 λ和3/4 λ(除了主音的各个八度之外)。
…和、谐、和谐:见《牛顿37》…
这个现象也被很多民族分别发现了。
…现、象、现象:见《欧几里得128》…
比如最早从数学上研究弦的长度问题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6世纪)。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哲、学、哲学:见《欧几里得110》…
…家: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画~。政治~。科学~。艺术~。社会活动~…见《欧几里得92》…
…毕达哥拉斯:见《欧几里得130》…
我国先秦时期的《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也记载了所谓“三分损益律”。
…律:规律…见《欧几里得42》…
…三分损益律:见《贝多芬209~212》…
具体说来是取一段弦,“三分损一”,
…具、体、具体:见《牛顿123》…
即均分弦为三段,舍一留二,便得到2/3 λ。
如果“三分益一”,即弦均分三段后再加一段,便得到3/4 λ。
得到这两个波长之后,是否继续找1/5点、1/6点等等 继续试下去呢?
不行,因为听觉上 这些音与主音的和谐程度 远不及2/3 λ、3/4 λ。
…和、谐、和谐:见《牛顿37》…
实际上,3/4 λ已经比2/3 λ的和谐程度要低不少了。
古人于是换了一种方法。
…方、法、方法:见《欧几里得2、3》…
与主音λ最和谐的2/3 λ已经找到了,
他们转而找2/3 λ的2/3 λ,
即与最和谐的那个音最和谐的音,
这样就得到了(2/3)^2 λ即4/9 λ。
…^:乘方。例.x^2:x的平方…
…(2/3)^2:(2/3)的平方…
可是这已经低于了λ/2的范围,进入了左边一个八度。
…范、围、范围:见《欧几里得39》…
没关系,不是有两倍波长等比关系吗?
在下一个八度中的音,在这一个八度中当然有与它等价的一个音,
于是把4/9 λ的波长加倍,便得到了8/9 λ。
接着把这个过程循环一遍,找2/3的3次方,于是就有了8/27 λ,
…过、程、过程:见《欧几里得194》…
这也在左边一个八度中,
再次波长加倍,得到了16/27 λ。

就这样一直循环找下去吗?
不行,因为这样循环下去会没完没了的。
我们最理想的情况是 某一次循环之后,会得到主音的某一个八度,这样就算是“回到”了主音上,不用继续找下去了。
可是(2/3)^n,只要n是自然数,其结果都不会是整数,更不用说是2的某次方。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整数:完整的数,如﹣3、﹣2、﹣1、0、1、2、3…
律学所有的麻烦就此开始。

“数学上不可能的事,只能从数学上想办法。
请看下集《贝多芬598、为什么音律上取do、re、mi等7个音符,而不是6个音符 或8个音符》”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