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半音阶口琴自学心得

2022-05-14 15:50 作者:bozar42  | 我要投稿

备份链接:https://trow.cc/board/showtopic=50968

拉宾诺维奇上台前发现口琴粘膜了。勃列日涅夫挥舞双手说:把眉毛挑起来,做出投入吹琴的样子。

有一阵子喜欢赛车游戏《极限竞速 7》,玩着玩着开始琢磨:纽伯格林跑得再快,对现实有影响吗?竞速赛车要求玩家做出迅速、精确的反应,这跟演奏乐器很相似。既然我不会任何乐器,也不识谱,简谱五线谱都不认识,不如学一学吧。查了查资料,决定学半音阶口琴,买了一把铃木天狼星。这个名字让我想起苏轼和契诃夫[1]。2020 年 6 月下旬开始学琴,那时候许下心愿:等我入门了要吹一曲《檄!帝国华击团》。2022 年 2 月终于实现了这个 微小的目标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列出外部资源链接,其次按时间顺序分享一些学习经验,最后讲一讲未来的学习计划。

外部资源链接

学习动机

学琴需要持续投入时间,想坚持下来不能仅仅依靠意志力。意志力适合用来冲刺。坚持两三天,把这个小节吹下来;再坚持两三天,给这支曲子录个音。然而人类的意志力是有极限的,想要突破极限,除非拥有根基牢固、影响持久的动机。对我而言,正面动机来自憧憬未来——总有一天我要吹响《樱花大战》片头曲。负面动机由恐惧和愤怒组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每个人的学琴原因不尽相同,没想清楚之前,不如做点别的事情。

购买与日常保养

先前冲动消费买了一篮子口琴,最满意的依然是最初买的铃木天狼星 S-48。回头想一想,口琴这种乐器一分钱一分货,所以我推荐在可接受范围内买更贵的。比方说,预算一百块,买了五十块的琴,看似占便宜了,其实省下来的钱变成了糟糕的用户体验——吹一吹薄膜漏气,洗一洗外壳割手。练琴很辛苦,一次性花点钱换来长久的开心吧。

图 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日常保养请看视频 一步步带你拆解安装半音阶口琴,需要一把螺丝刀、一块眼镜布和一瓶铃木口琴润滑油。我一个月清洗一次。外壳与吹嘴拆下来之后,手上沾点肥皂洗一洗,最后冲干净。拆卸时按住吹嘴中间或者捏住上下外壳,轮流拧松两边螺丝。如果一边松一边紧,有可能弹飞螺丝。吹嘴装回去之前,眼镜布上挤两滴润滑油,均匀涂抹在琴格表面。一滴偏少,三滴漏油,我都试过了。

常规款式的半音阶口琴容易粘膜,经常表现为某个孔吹不出声音。首先尝试吹孔朝下轻轻拍琴,用纸巾擦掉吹孔内的水汽。不行的话拆开盖板,用纸巾吸一吸薄膜内侧的水汽。如果仍旧粘膜,建议换把琴继续吹,手头这把放着晾一晾。总之粘膜了别使劲吹气,对琴不好,对脑血管更不好。

教学视频与学习流程

零基础学口琴的话,看视频比读书面教材更容易上手。我推荐这套教学视频:新爱琴《从零开始学口琴》。从《小星星》到《童年》一共 15 支曲子,依次涉及中、低、高三个音区,再加上《月亮河》与《白桦林》这两支用到半音键的曲子,全部学完差不多就算入门了。我总共花了一年七个月。下文谈到的曲子都来自本视频。

每支曲子先看视频,谱子直接截图或者去微信公众号下载,接下来慢慢练习,最后吹一遍录个音。录音很重要。开着节拍器反复练习跟关掉节拍器、对着手机吹奏、力求不犯错一遍通过相比,心态大不相同。后者更紧张,仪式感更强。请把每次录音当做随堂测验认真对待。

充分利用时间

工作后业余时间相当有限,所以要多动脑提高练习效率。首先,用碎片时间完成准备工作。比方说,看视频,识谱,确定今天的练习内容等。其次,练习时不要开小差。我通常一次练习二十分钟到半小时,工作日差不多每晚半小时,周末有可能练习两到三次。根据我的经验,单次练习时间短不要紧,没法每天练习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在短时间内保持专注——不刷手机不看网页,累了歇一分钟继续吹。宁可三天吹一次,也不要天天假装努力三小时。

怎样在半小时内取得尽可能多的进步呢?从慢到快地吹,分段地吹,每吹一遍立即给出反馈。从每分钟六十拍(或者更慢一点)开始学习新曲子,重点关注呼吸、移孔和节拍,把整支曲子缓慢地吹下来。随后一边背谱,一边逐步提速。提速过程中分段练习尤其重要。不要从头到底吹全曲,而是要反复练习容易出错的段落,一天甚至连着几天重复吹几个小节,直到不会犯错为止。每次分段吹奏时,要带耳朵听,用脑子想,上一遍吹奏时的问题解决了吗?这一遍有没有问题?谱子背下来了吗?气息稳定吗?移孔迅速准确吗?自我观察、及时反馈非常重要。

持琴方式

吹琴时要坐端正,抬头挺胸,确保气息从腹部到胸腔再到口腔一路畅通。尽量平视前方或者略微抬头(见下图,I),看谱子时可以稍稍低头(见下图,II)。无论视线看往哪里,口琴应该跟口腔保持水平,口琴后端不要上翘或下沉(见下图,III)。我紧张时会把口琴前端往下按,所以常常提醒自己摆正姿势,不要地包天。

图 2:口琴与视线。

我右手持琴方式不太常见。掌心对着自己,四根手指搭住上盖板,大拇指接近根部位置按推键。这样子手腕更舒服些。

图 3:右手持琴。

吹单音:中音区、低音区、高音区

吹单音应该穿插在吹曲子之间。先吹响中音区单音,然后学习《闪烁的小星星》;学完中音区最后一支曲子《哦,苏珊娜》,开始练习吹低音区单音;高音区同理。这里为了写作方便,把三个音区放一起讲解了。

中音区前三个孔(5、6、7 孔)吹气应该不难,吸气时口腔不能瘪下来,依然保持圆形。8 孔吹气和吸气时,口腔要比前几个孔更圆、更大一些。初学时不妨挑起眉毛,做出睁眼开口的表情。吹奏低音区时,嘴型跟中音区一样,但是吹吸力道小一点、气息长一点。如果发不出声音,稍微按一下琴,好比把三明治塞进嘴里,让嘴唇更贴合吹孔,但是别按得太用力,以免影响移孔。

高音区的嘴型跟 8 孔类似,比 1 到 7 孔更圆、更大。刚开始无论吹气吸气,为了充分打开口腔,最好刻意鼓起腮帮。熟练了以后,外表上看不出来,但是口腔内部依然保持鼓气状态。再重复一遍,8 到 12 孔要比前七个孔嘴型更圆,口腔内鼓一口气。对于跨越三个音区的曲子,记得及时调整嘴型。

最后,不同口琴易吹度不同。例如比起天狼星,赛德 Saxony 的高音区更容易吹,所以上述经验未必普遍适用。

识谱和学习乐理

练习中音区单音的同时,我学习了如何识谱以及基础乐理知识。《如何快速读五线谱系列》[2]这篇文章介绍了识谱口诀。中央音乐学院公开课:基本乐理[3]这套视频我看过前两节课程,第三节看完了大调音阶,目前来说够用了。最后推荐一篇豆瓣用户的文章《【如何自学乐理】一点乐理教材和视频的投喂与建议》[4]。

移孔

移孔要做到又快又准挺难的,我到现在仍然做得不够好,分享几条经验吧。

移孔时应该动头还是动手呢?起初吹琴时,我双手手肘顶住肋骨,移孔时琴不动,头动。因为头动起来幅度小,更容易精细控制。熟练了之后动手不动头。一方面摇头晃脑不好看,另一方面动手速度快,转头太快了容易晕。

分段练习时,根据错误经验调整移动距离。比方说上一次往左移动太远了,这次稍微靠右些。向高音区移动时,不能为了避开右手而下意识地靠左。

注意到 4 孔和 5 孔、8 孔和 9 孔吹气是同一个音,看谱子酌情决定吹哪个孔。

不要因为害怕吹错,试探着吹一个音。移动完了就吹,错了下次改进。

不要默数移动了几个孔,容易扰乱思路。移孔主要靠嘴唇触觉和眼睛余光。上文说过了,稍微按一下琴让嘴唇更贴近吹孔。别太依赖视觉,练习时多尝试闭眼吹奏。不过碰到休止符或者间奏时,把琴拿离嘴边看一眼也行。

控制呼吸

控制呼吸比移孔更难,我讲不出太多门道。刚开始吹中音区单音头晕气短,多吹长音,很快就能解决。初学者先大致学会移孔,再考虑换气。中音区最初几支曲子很短,一口气吹下来即可。之后曲子长了,可以在遇到休止符时把琴拿开换口气,也可以人为地停一拍。如果琴离不了嘴,那么要用鼻子呼吸,这个技能挺重要的。尽量在尚有余力时换气。如果即将连续吸气或吹气,提前做好准备。

使用节拍器

我学会了低音区最后一支曲子《恰似你的温柔》,并且吹响了高音区所有单音后才开始用节拍器。因为学琴早期光是移孔和换气已经挺难了,实在顾不上节拍。我用过手机和电脑上的节拍器软件,塔式机械节拍器,还有半个手机大小的电子节拍器——这个我觉得最方便。

刚用节拍器时,听到节拍再吹琴,常常反应不过来,很苦恼。某天突然开窍:原来听和吹的顺序颠倒了。不要先听后吹,而是感觉时机到了立即吹琴,同时听节拍器有没有恰好发声。换句话说,节拍器负责事后核查,不是事前指挥。

对于复杂的节奏,比方说附点音符、切分音、弱起小节等,我会按五个步骤处理。

  • 不管节奏,把音唱出来。

  • 搞清楚节拍器声音和乐谱音符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节拍器两次发声之间包含了几个音?某个音开始或结束在节拍器发声之前、之后、或者同一时刻?某个音持续几拍?

  • 手打拍子模拟节拍器,把音唱出来。手打拍子的速度未必均匀,比方说“哒——哒——哒”包含两拍,第一拍一秒,第二拍五秒,但是每一拍唱出来的音符必须跟谱子对应。

  • 跟着节拍器把音唱出来。

  • 跟着节拍器吹琴。

背谱

我学习高音区最后一支曲子《童年》时才开始背谱,现在想一想,背谱越早开始越好。吹琴用嘴不用眼睛,少看甚至不看谱子,更关注听觉和触觉能够提升练琴效率。用视觉和听觉辅助记忆——看一看音符走向,记一下临时升降号的位置,哼唱一小段。不过背谱主要靠脑中模拟。假装手上拿着琴,想一想第一个音在第几孔,接下来往哪边移动,距离多远,吹气还是吸气,是否按推键?吹琴时跟脑中模拟相反,心中想着唱名而不是吹孔序号,凭感觉移动和呼吸。

使用半音键

如果前面基础都打好了,半音键用起来不难,因为只有按到底和彻底松开两种状态。《月亮河》这支曲子的教学视频里提到一个新技巧:演奏时为了调整呼吸,不妨考虑用 E# 和 B# 分别代替 F 和 C。

后续学习计划

市面上的口琴教材我看过几本,有些是自己买的,另一些是口琴店家送的。这些书当中,《半音阶口琴基础练习曲》[5](现代出版社,ISBN:9787514380729)看起来不错。跟其它教材不同,书中曲子只用到了十二孔口琴。每种调式包括音阶练习和曲目练习两章,曲目练习提供了难度递增的五、六支曲子,差不多一半是古典曲目。如果想吹冻鳗歌曲,我会先去 MuseScore[6] 找谱子,再看看 Y2B 上面有没有带乐谱的演奏视频,最后用搜索引擎,实在找不到就算了。

学口琴,或者更宽泛地讲,学乐器挺有意思的。因为喜欢某支曲子,从聆听者转变为演奏者,一点一点磨练技艺,一步一步接近快乐本源。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李卫公离开了又回不了的长安城在书页上,梦中人梦中的杨柳堤在羌笛里。音乐也好,文字也好,在此生此世之外开辟出一片无限宽广的精神天地。最后分享一段唐人笔记。

太正年间,广东侨商怀念湖剑人发明了天妇罗。四条腿的橘猫不炸,两条腿的鸟居不炸,余者皆可下锅。天罡地煞盘踞富士山,真选组送上三份真人大小天妇罗。及入山寨,破壳而出,三英战人中赤兔马中吕布,荡寇尽除。松尾芭蕉有云:路人啊,你到天津卫 / 吃糖葫芦天妇罗 / 星子滑落赤霞夜空。

[1] 妮娜:我,就像被投进空虚而深邃的井里的一个俘虏一般,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会遭遇到什么。但是,只有一件事情我是很清楚的,就是,在和撒旦,一切物质力量之主的一场残酷的斗争中,我会战胜,而且,在我胜利以后,物质和精神将会融化成为完美和谐的一体,而宇宙的自由将会开始统治一切。但是那个情景的实现,只能是一点一点的,必须经过千千万万年,等到月亮、灿烂的天狼星和大地都化成尘埃以后啊……在那以前,一切将只有恐怖……(《海鸥》,第一幕。)
[2] https://www.liangliangmusic.com/blog/archives/67
[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E411A7yA
[4] https://www.douban.com/note/768683468
[5]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72139/
[6] https://musescore.org/en

半音阶口琴自学心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