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永远比热血漫更热血——羽生结弦的波澜人生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这是央视主持人陈滢在平昌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决赛上对羽生结弦的精彩评价,以诗情画意的曼妙文字道出了少年在冰上纵身起舞的唯美。那一年,24岁的羽生结弦以震撼人心的表演成功卫冕,成为了冬奥会男单史上时隔66年第一位蝉联冠军的选手。

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已经27岁的羽生依旧屹立着。他也依旧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并在2022年冬奥会上挑战四周跳,虽然因旋转未满1620度且落地不稳未能成功完成这个梦想中的动作,但羽生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并得到了国际滑联的认定!
虽然最后的总分位列第四名,没有拿到金牌,但是他勇于挑战,不断拼搏的精神却让人们赞叹。
羽生结弦——顶着少女漫主角般充满意境的名字,生着一副清秀俊俏的面容,却活出了热血漫主角般的励志人生。他的骨子里藏着一股与外表完全不符的坚毅与刚强,也正是这股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撑他在荆棘之路上砥砺前行,跨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1994年12月7日,羽生出生在日本仙台。小羽生与花滑的初次邂逅是四岁那年春天。怀着“姐姐学什么我也要学什么”的想法,年幼的羽生第一次踏上了冰场——那片他将倾注青春岁月的地方。

初出茅庐的羽生凭借着异于常人的努力与天赋,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初露头角。而真正让他变得家喻户晓的,是2010年3月在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他以两个三周半跳的高超技术让所有人叹为观止,成功夺得青少年组的桂冠。经此一役,冰上王者真正展现了他锐利的锋芒。
但对羽生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他很快将目标投向成人组的比赛,而这就意味着,他将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四周跳。2010年秋,刚刚升入高一的羽生迈向了他向成年组进发的第一步。男子选手中,很多人卡着年龄上限,直至大一都留在青少年组,而羽生恰恰相反,勇敢地攀登属于他的高峰。
而就在此时,一场谁也没有料想到的天灾悄然降临。2011年3月11日,一场9.1级的地震袭击了以仙台为中心的日本东北地区,为羽生的家乡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地震发生时,羽生正在自家附近的冰场练习,为新一年冲击世界锦标赛做准备。
幸运的是,羽生一家平安无事,但灾时的恐惧与灾后的末日景象依旧历历在目,给少年羽生带去了巨大的冲击。正如诗歌《火把》里所说的那样,当大家都痛苦的时候,个人的幸福是一种耻辱。羽生本就充沛的道德感伴随着强烈的幸存者综合征缠绕着他,使他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花滑。迷茫、焦虑、痛苦,看不清未来,不知道是否仍该坚持。
但在这个世界上,人终究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本就是连接在一起的,互相搀扶,互相陪伴。就在羽生最低谷的时候,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与关怀像照进生命的光,支撑起了少年摇摇欲坠的心。就在那时,有人向他发出了慈善演出的邀请,羽生毫不犹豫答应了。一方面原因是,仙台的冰场在地震中尽数损毁,不愿丢掉作为受灾地区选手尊严的羽生选择牢牢抓紧每一个能踏上冰场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尽己所能为受灾地区的人民带去力量,回报世界曾给予他的温暖。就这样,在五个月的休赛期里,他参加了59场公演,尽管劳累尽管疲倦,也无法动摇少年如黄金般闪耀的信仰。

所谓觉悟,便是在黑暗的荒野中,开辟出前进的道路。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后,羽生再次踏上了战场。而这一次,为了超越自我,奔赴更大的世界赛场,他只身前往加拿大,投向布莱恩教练的名下接受全新的训练。就像所有热血漫的主角那般,在那短短的两年间,他飞速地成长着,不断挑战着全新的技巧,刷新着自己的极限。在索契奥运会的巅峰战场上,浴火重生的羽生背负着祖国的期待,背负着故乡的企盼,在一次次的舞动、跳跃、飞驰之间释放着积蓄的全部力量,以令人惊叹的表演成功夺下金牌。全场为他欢呼,世界为他喝彩,意气风发的少年站在领奖台上,眼睛里满满是光。

也许作为一个运动员,他已过了自己的巅峰时期,而作为一位斗士,他的传奇将永远不会结束!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将鼓舞一代又一代人,星火相传,生生不息!这就是体育精神,这就是奥林匹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