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
众:事物和现象。
恶:讨厌。
恶之:以之为恶。
好:喜欢。
好之:以之为好。
察:分辨,明察。
王阳明致良知,就是觉察。
解释:
对待一切事物我们都一定要在当下提起觉察,时时刻刻的良知去觉察它,去觉察我们到底有没有以自己的喜恶,情绪,念头等去做决定和行动。这个就是你致良知和明心见性的过程。
求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