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何在实力如日中天的时候狼狈逃离索马里?

应该说1991年到2001年这段10年的时间,超级大国的国力是在最后一个高峰的山尖上。应算是二战以后,甚至是超级大国历史上都少有的“美好时光”。说到底,就像一个家庭或者个人一生中不多的好时光一样。不论这段好时光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但是有2个根本性的核心因素是永远无法绕过去的。这就是任何的人的美好时光,一定伴随着两个根本内涵。第一是身体要一定要好,没病没灾;第二个似乎更重要,就是一定要有一段财务自由期,也就是美好时光一定会伴随着财务上的好时候。大到个人,小到国家都是如此。而二十世纪末的这10年,超级大国打赢了海湾战争,而冷战时代的唯一对手根本还没有恢复元气,生存都成问题,根本谈不上再次和超级大国硬碰硬;而其他大国实力的发展,

还远远到不了超级大国需要认真对待的程度。因此此时的超级大国,是真正的超级大国,在全球只有盟友和准盟友,几乎没有真正敢正面挑衅的对手。虽然后来的911,此时已经酝酿,但就算当时的算命先生,也没人能算到会发生这种情况。而此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蓬勃兴起。互联网本身就是美军内部网络的民用化,因此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的所有密钥,都掌握的超级大国,尤其是超级大国军方的手里。而数字经济兴起带来的红利是非常巨大的。常年寅吃卯粮的超级大国的财政,居然罕见的出现了盈余;而国债总规模也出现了罕见的不再大幅度增加。因此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才说一切美好时光,都一定要伴随着财务上的自由才行。而此时的超级大国在二战后,似乎第一次有了短暂的财务自由的感觉。

但是在如此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却在1993年,在索马里打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小规模的超级败仗呢?让通过1991年的海湾战争,建立起来的美军完全不可战胜的神话来了一个180度的大反转。而后来911的发生,恐怕也和1993年美军形象被毁有相当的关系。问题不是美军不可以吃败仗,美军在二战后打的局部战争,失败得比全胜的多得多,关键是为何当时的超级大国完全没有把面子捞回来的想法。在损失了二十几个人之后,就完完全全地认栽了。根本没有再深入的考虑,进一步报复这个想法,这在超级大国的历史本身也算是罕见的。但是却在几年后的对东南欧小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些地方不依不饶,轰炸可以炸几个月,旷日持久的战争可以延续20多年。狼山个人认为,说到底,超级大国自从立国以来,一直奉行的是实用主义思想。

干涉索马里本身算是大国义务,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战略收益。一旦发现不好处理就立即止损离场。而打击东南欧小国可以同时敲打多个战略对象。中东和阿富汗则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虽然战争在经济上同样不划算,但是在地缘上却可以长期牵制其他大国。说到底,索马里其实是因为没有战略价值,而被超级大国彻底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