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
知识点: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
定义:侧面描写: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正面描写: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技能等。
分类: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侧面描写;侧面烘托(衬托)。
特别说明:区分几个重要的概念

例:1.
19.分析第④段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3分)
④弘微与(琅邪)(王惠、王球)并以简淡称(被称赞),人谓(沈约)曰:“王惠何如?”约曰:“令明(王机之字。说法不一)简。”次问王球,约曰:“蒨玉(沈仪彬,字蒨玉)淡。”又次问弘微,约曰:“简而不失,淡而不流,古之所谓名臣,弘微当之。”其见(被)美(称赞)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9.侧面描写。通过沈约对王惠、王球二人的高度评价,赞其“简” “淡”,引出他对谢弘微“简而不失,淡而不流”的更高评价,衬托出谢弘微品行端正,有名臣之风。(3分)
例:2.
18.文章多处通过描写周围人物来表现孔奋的形象,请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略
参考答案:18.(3分)答案示例一:描写当时天下之士不重操守,还嘲笑孔奋不懂得为自己谋利,反衬出孔奋清廉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
答案示例二:描写太守梁统亲自迎接孔奋并引见给自己的母亲,侧面(烘托)孔奋清廉自守,仁义素著,令人敬佩。
答案示例三:描写河西地区的官员被征召时财物连车满载,与孔奋的空车上路进行对比,突出了孔奋为官清廉自守的品质。
答案示例四:描写姑臧吏民及羌胡凑集收敛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侧面(烘托)了孔奋清廉爱民的形象。
例:3.
③有(郡守)征(征召)(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定语后置:痛恨沈周的同乡人),入其姓名(把沈周的姓名列入了画工的名单),遂被摄(征召)。或劝(周)谒(拜访)(贵游)以免(免除前往去画屋壁的徭役),(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秋天朝拜天子),铨曹②问曰:“(沈先生)无恙(病)乎?”(守)不知所对(对答、回答),漫(随便)应日:“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简,此指文章)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随从人员),乃画壁生也。比(等到)还,(省略:郡守)谒周舍,再拜引咎(主动承担过失)。(省略:郡守)索饭,(省略:沈周)饭之而去。周以(因为)母故,终身不远游,以正德四年卒。
21.第③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 从侧面衬托沈周影响之大和为人宽厚(一点1分)。(2分)
例:4.
19.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描述“吏”“胥”的作用。(4分)
②葵丑,成进士,为(晋宁司理)。居官廉正,吏惮其守,一切馈遗不敢入。治狱多平反,即疑案滞讼,一讯辄得其情。老胥巨猾皆咋舌退,罔敢鬻法以上下其间。时有巡盐使者送犯拘罪,公讯无实,辄释之。其公方不阿类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通过描述“吏”“胥”敬畏周鼎,不敢胡作非为,从侧面表现了周鼎廉洁正直,办案能力强。
评分说明:“敬畏周鼎,不敢胡作非为”“从侧面表现”“廉洁正直”“办案能力强”为4点,每点1分。
解题说明:通过写“吏”不敢受贿,“老胥”不敢枉法(欺上瞒下),侧面烘托出周鼎为官廉洁、公正、守法的品格以及杰出的政治才能。
考试运用1:
③事定,(制阃(kǔn))②忌其功不自己出,上(上奏弹劾)其擅斩(擅自斩杀使者)非法,降(迪功郎),知(担任……知县)(徽州休宁县)。俄以前事论(判决)夺(夺官)。(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jué)望(不满意)③意,独愤(李诚之)之死,上书颂(称颂李诚之的事迹)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宫殿,此指朝廷)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记载)其忠,反咎(责备)其不能全人(保全百姓),故(秀发)不平而讼之。言辞朗烈,闻者嗟叹。(史弥远)当(主管、掌管)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定语后置),(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suí)(安抚、使……平定)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头,此指性命)至今,皆叶桐城(指叶秀发)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点头,表示同意)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zèng)),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
[注]①生聚:指百姓。②制阃(kǔn):指将帅。③觖(jué)望:不满意。
16.第③段是如何塑造叶秀发形象的?请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
16.第③段是如何塑造叶秀发形象的?请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方面正面描写叶秀发对自己蒙冤削官毫不在意,却极力为李诚之鸣不平,体现他的正直;另一方面,从侧面描写史弥远打听叶秀发的为人,借来客之口,申述叶秀发保全桐城之功,体现了他的贤德。(4 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各 2 分)
考试运用2:
20.第⑤段如何塑造许孟容形象的?对此加以分析。(4分)
⑤神策吏(李昱)假贷长安富人钱八千贯,满三岁不偿。孟容遣吏收捕械系,克日命还之,曰:“不及期当死。”自兴元已后,禁军有功,又中贵之尤有渥恩者,方得神策吏。故军士日益纵横,府县不能制。孟容以法绳之,一军尽惊。自此豪右敛迹,威望大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
20.第⑤段如何塑造许孟容形象的?对此加以分析。(4分)
⑤神策吏(李昱)假贷长安富人钱八千贯,满三岁不偿。孟容遣吏收捕械系,克(约定)日命还之,曰:“不及期当(判决)死。”自兴元已后,禁军有功,又中贵之尤有渥恩者,方得神策吏。故军士日益纵横,府县不能制。孟容以法绳(约束、惩罚)之,一军尽惊。自此豪右敛迹,威望大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0.(4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描写许孟容打击豪强的行为和语言,体现其执法严明;通过府县不敢制裁神策吏、禁军震惊、豪强收敛从侧面突显其不惧权势、敢作有为。
评分说明:正面描写手法分析1分,人物品性1分;侧面描写分析1分,人物品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