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万建雕塑的鲁山县,游客数量不如西安一个景区,搞旅游跑偏了
近日,地处河南省中西部的鲁山县耗资715万建造的“牛郎织女”雕塑引发全网热议,网友直言这个雕塑“又贵又丑”。
当地在回应此事时表示:招标建设符合流程,随后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党某某予以免职,同时承认建设手续不全,属于“未批先建”。
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鲁山县,常住人口78万人,全年GDP204亿元(2022年数据),不仅是平顶山县域经济发展最弱的县,也曾是河南省14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花费715万修建一个雕塑,只为了发展旅游,这样的投入回报比,不知道成绩如何?
2023年“五一”假期,鲁山县全县共接待游客8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7亿元。
古城西安在今年五一的数据是:大唐不夜城接待272.74万人次,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分别接待57.01万人次和10.91万人次。
虽然一个举全县之力的贫困县,和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这样比较,并不合理,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和鲁山县一样,如今很多地方发展旅游的方向其实有点偏。
发展文旅当然是基建为先,尤其是景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等基础性建设上,但是像鲁山县这样大手笔投资在一个雕像上,确实放眼全国也少见。
值得一提的是,鲁山县这一次被热议的“牛郎织女”雕塑,和湖南长沙湘江女神公园的“湘江女神”雕塑以及西安昆明池景区的“鹊桥仙”雕塑,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
尤其是与长沙“湘江女神”雕塑相似度极高,从外观上分析,两者除了底座、人物部分不同,主体结构、材质、色彩搭配、浮雕造型等几乎如出一辙,被质疑非原创设计,涉嫌剽窃。
而长沙“湘江女神”雕塑的造价仅为17万,与鲁山县的715万有着天壤之别。
按理说鲁山县的旅游资源情况也不差,拥有两个国家5A级景区,一个是尧山风景区,另一个是中原大佛景区。
其中,中原大佛总高208米,号称是“世界最高的佛教造像”,除了唐代寺庙佛泉寺之外,其余都是人造景区,历时5年,耗资2.8亿人民币才建成。
也许,正是从中原大佛的开放建设受到启发,鲁山县当地发展旅游,追寻了“高而大”的路子,但是,高达120元的门票,让中原大佛景区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少,并没有让鲁山县当地吸取教训。
佛泉寺并不是什么宗教界的知名寺庙,历史传承没有太多亮点,而依托于佛泉寺的中原大佛,除了佛像高大之外,也并没有赢得游客甚至是香客们的认可,人气逐年走低是必然。
此次被曝光的牛郎织女雕像,起因也来自于2009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鲁山县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理由是鲁山县是牛郎故里和牛郎织女文化传说的起源地。
实际上,牛郎织女传说作为中国四大经典神话爱情传说之一,因为只是传说,起源地和发源地到底在哪里一直都没有定论。
鲁山县将“牛郎织女”着力打造的理由是: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老少皆传,至今还保存有牛郎洞和织女潭,牛郎织女传说遗存丰富,有大量牛郎织女传说的民俗和民风。
同样是提及“牛郎织女”传说,西安昆明池七夕公园的落脚点是:
象征“牛郎”和“织女”的石爷和石婆两个石刻文物,隔着昆明池遥遥相望,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此,见证了昆明池从兴盛到衰落,从湖泊到农田,跨越了周、秦、汉、唐13个朝代近两千年历史,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但是,昆明池并没有将“牛郎织女”作为景区的主要着力点进行推广,相比起有史料记载、历史遗存的昆明池来,汉武帝曾在此操练水军的昆明池显然更靠谱实在更好推广一些。
争夺和抢占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其实毫无意义,花大量金钱人力建造“世界最高的佛像”也没有任何意义。
要想吸引游客,不是仅凭几个空洞的概念定位和高大上的雄伟建筑就可以,更多的还是要踏踏实实落地做好景区,做好游客服务才行。
从这一点来说,鲁山县的“牛郎织女”雕塑,正是诸多地方发展旅游过程当中付出的风险成本,而这样的付出,一旦被里应外合的利益团体抓住,不仅钱白花了,时间也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