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审判》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K莫名其妙的受到审判,被卷入一场未知的漩涡之中。之所以未知,是因为无论是读者还是主人公本身,从始至终,都不知道他到底犯了什么罪,直到故事结束。
故事以审判为主线,通过主人公与叔叔、律师、厂主、画家等人的交流、探讨,渐渐明朗对审判,对法律本身的认识。其中作为公权力的检察官,法官给予的阐释反而最少,而画家、叔叔等人对法律的态度更让人看到当时时代法律的本质与审判的本质。
另一线索是K本身的感受。从最开始被突然告知接受审判讯问时的茫然和疑惑。在法庭上大发议论,此刻他感到的是自身是正义的,坚信自己没有问题。但随着周围的人不断地问询,对他态度的转变,使k陷入疑惑与苦闷。当开始怀疑自己,从而不得不跟随法律的程序行动,反应。最后习惯了这种状态,充实对自身的坚定信念,回归了原本的生活状态。
针对最后也不知道为何被审判这一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个人认为,反映了当时法律的私密化。将法律作为对平民的隐形威慑,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故事并不直接表现法律系统内部人员状态和态度,反而表现律师、画家等人对法律对审判的理解和态度。主人公在法院有关工作人员身上只得到了更大的疑惑,反而是平民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关系去总结如何与法律相处,如何对待审判与法律。
法律以及法律内部工作人员将自己与平民之间横亘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作为一种保护。保护的对象,不是处于弱势一方的平民,反而是处于优势一方的自己。这是一种害怕吗?
文本结尾有关于本故事的导读,但未加仔细查看。读书,本就是自己综合个人经验阅历对故事的感受,不应有人告诉自己什么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