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步DR法]DR的做法&DR-Triggers公式分享
魔方做好EO后可以做DR了,我们可以把色向对的角块称为“好角”,色向错误的角块称为“坏角”。顶层/底层的棱块在顶层/底层位置,中层的棱块在中层位置,这样的棱块我们可以称为“好棱”,位置不在它应该在的位置的棱块就是“坏棱”。

同做EO转动F/层改变棱块色向一样,转动魔方的R/L层九十度可以把好棱/好角变成坏棱/坏角,反过来亦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坏角色向向右,转R/L层九十度还是坏角。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坏棱和坏角都调整到R/L层然后转动九十度一起调整成好棱/角。(注意坏角的色向要向前/后)

这种可以把所有坏棱坏角调整成好棱好角的状态称为“Trigger”,此时我们就不是把魔方直接调整成DR状态,而是先调整成众多Trigger状态,然后再用DR-Trigger公式还原DR。

当然直接把所有坏棱和坏角调整成这样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没关系,这种间接还原成DR的状态还有其它很多种。下面就先给出常见的DR-Triggers状态以及公式。

这些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透彻,每一步转动的目的都要清楚。前期大家可以不用背,最少步实战的时候看着公示表做DR,做多了也就记住了。

首先我们把坏棱和坏角连起来的魔方块称为“长条”和“短条”(注意角块色向)。

我们根据长条和短条的位置关系选择相应的trigger公式。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做出一些调整。比如下面这个情况:

我们观察到中层三个坏棱,顶/底层一个长条一个短条,三个单独的坏角和一个单独的坏棱。其中中层的左侧有两个坏棱,底层左侧一个长条,顶层也有一个短条。那就先做个U把短条调整到左侧,然后做L把短条和长条还原,且中层左侧的两个坏棱也还原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R U' R/R'这个trigger公式了。

这里只是简单的分享了这个简单的case,实际上遇到的case千奇百怪,一般情况下EO调整好后八九步左右可以做好DR。会越多的DR-Triggers公式就越容易做DR。我们要尽量选择步数短的、砖多的DR做法。另外EO调整好后有两个方向的DR可以做,z转体一下就可以换个方向,换向后坏棱和坏角与原来的方向都有所不同。我们应当两个方向都试一下。
好了,以上就是最少步DR法EO调整好后DR做法的分享,以后有时间我会分享几个实例给大家,咱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