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概念SC,我还想多说几句。
我也是接触了显化法则以后才知道的自我概念SC(Self Concept),我们打小所受的教育很少谈及自我,甚至连我们的父母都没有系统的教过我们怎么正确的看待自己,所以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自我概念/自我认知似乎是比较模糊的概念。而西方教育看重个体,从B站搬运的海外显化教练的视频来看,他们好像天生就有很好的自我概念基础,看起来都自信满满胸有成竹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看了一些书,总觉得他们说的自我概念还不究竟。我理解的SC有以下三点:
1、具象化的SC---树的枝叶
这个是显化视频中海外教练谈及最多的,即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怎么看待自己或者说认知自己的,而这个自我认知并不依赖你以往的负面经验,而是你真正想成为的样子。比如你很自爱自信自尊,你在感情上总是被爱被珍惜,在金钱上总是财富的吸铁石……等等之类的定义表述。
当你列了满满一页纸的SC并a的烂熟于胸的时候,你的潜意识真的是这样看待自己吗?其实这个是可以被检验的。我一个想显化SP的朋友,每天都说好几遍“我爱自己,我充满自信……”,然后我问她如果有一天你的SP顶着九斤重的啤酒肚在你面前抠鼻屎,你还依然爱他吗?她想都不想说“爱”,而她自己却每天容貌焦虑,总担心SP嫌弃自己不够好看要去做医美。我说:你看吧,你爱他明明超过了爱自己。你对自己的接纳度还比不上对SP的。
2、核心SC---树的根
核心SC应该是你对自己的本质或者说自我身份最核心的定义和确认。当我重新认知具象化的自己之后,在谈及显化的时候似乎对自己的能力和力量还缺少点信心,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回到你的核心SC了-----你就是你世界里的神/上帝/宇宙。关于这一点,不少没有信仰背景的人其实挺难自我说服的,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无神论教育,况且很难摆脱身为“肉人”的种种限制。怎么能说服自己我就是自己世界的神呢?
对于我而言,因为我是基督徒本就相信有神的存在,只是我把他独立于我之外,他是高高在上的,我求助的对象。你要我每天自己宣告自己是Shen,还真觉得有点心虚。后面看了天赋的力量,还有埃克哈特的新世界,尼尔的与神对话等书籍,以及佛教的禅宗思想,我发现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是可以互相佐证的。从某一刻起,我的核心SC真的变成了我是我实相世界的终极力量。我内心开始慢慢平静而笃定,我感觉曾经的自己像是浮萍,而现在是下了锚的大船了。真的建议大家多看书,多培养自己的灵性世界。
“我的本质是意识,意识是未显化的生命,是一切的源头。”-------埃克哈特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Jesus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六祖慧能
3、不可忽视的SC中的Bug
其实针对一般宝宝们,上面两点sc如果能掌握就够了。但是针对有原生家庭问题或者情绪比较容易被触发的宝宝们可以再看这一点。这一类人包括我自己,是属于曾经内心比较敏感缺乏安全感的。看了埃克哈特的新世界,他提到了“小我”即心智制造的自我,由思想和情绪组成,还有“痛苦之身”即过往情绪伤痛的能量场。小我和痛苦之身都不是你,都不能定义你,可曾经的我却被困住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头脑中不去认同“小我”和那个“痛苦之身”。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察,觉知自己当下的心念是出于本质的我,还是小我。
当你感觉不好,或者内心对话偏负面的时候,马上把注意力回归当下。如果这个思想可控马上替换成新的正面的思想,如果你觉得情绪强烈不可控那就接纳它,让这个情绪成为当下的一部分,当你不再抵抗的时候,它会转换成一种相对中性的能量。这个属于加餐练习,我情绪上头的时候会配合呼吸调整,然后把注意力收回当下。呼吸练习+冥想是很好的回归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