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碎碎念】高中课本上西周农业与井田制是对的吗?

2021-10-15 20:27 作者:AltumSpatium  | 我要投稿

虽然我平常讲的主要是古典学,但是农业史这个方面也算是我的兴趣,正好这个也是很多人没有了解过话题,所以在这里谈一下。

首先我要说“井田制可能不存在”这个观点并非是我的暴言,这个甚至比《古史辨》这本书的出版还要早几年,是胡适提出来的,当然,我们所说的疑古,不是像何新这种否定,而是重新思考探索真正的古史(UP注:当然疑古这个东西也不是近代古史辨派出来以后才有的产物,唐宋时期就有了,按照经传注疏的顺序,疑的力度是越来越大,还有连经都疑的,尤其是《周礼》,因为它出书最晚,张载欧阳修之类的北宋大儒这种都对里面一些内容是否属实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事实上,从井田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它的具体形态这个是怎样这个话题事实上也是持续了相当相当相当长的时间,不过现在的辩论应该也没以前那么激烈了。

当然各种观点也是很多的,有认为井田制是《孟子》一书对于古代制度的理想寄托,并且真实存在,认为井田制存在的人也有各种观点,有认为井田制存在但并不普遍执行的;有认为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的农奴制度的,和中世纪西欧的mansus是一样作为一种赋税单位和劳动力分配形式;也有认为井田制同时是一种同时基于氏族公社制和王有制的土地制度;也有认为井田制是籍田制,中心的是籍田,这块田的产出用来做战争和祭祀之类的公事,周围的田都是私田;甚至还有认为井田制压根不是一种土地制度而是一种灌溉制度的,总之各种说法云云。

但其实即便不说井田制,单说“井田”是什么,学术界也各有观点,有从田的形状类似井字解释的,也有认为井田是凿井溉田,田与田还有沟渠,所以得名井田。或者也可以认为,井田和“井田制”可能就不是一个东西,其实如果拿《孟子·滕文公》和《周礼》对比的话,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的(UP注:因为《周礼》中的井田和沟洫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话说回来,《周礼》成书的年代也不是西周同时期,其实也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式地精准记录西周农业,但至少应该比《孟子·滕文公》要靠谱一些,毕竟《周礼》又没有它自己的政治与思想的主张。

在如此混乱且充满争议的情况下,我们中学教科书的采用了一种最“原始”的解释,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解释,就是《孟子·滕文公》的解释,但又不完全是采用了就是《孟子·滕文公》的解释,因为历史教科书更粗暴,甚至不分公田私田,提到井田制就是国有制,然后再配合有点那个大病的五段论,甚至还有“奴隶协力在国有土地上耕作”这种不知道是哪个平行宇宙出现的画面,不管哪种说法是对的,教科书的解释都太下头了,这种说法毫无疑问是首先要排除的选项。

话说回来,《孟子·滕文公》里所描绘的“井田制”又被《公羊解诂》之类的书进一步阐释,但是《公羊解诂》在描述“井田制”的时候,最后落在“井田之义”上了,而不是一本纯粹上古制度的书,也是借这些东西表达一些儒家伦理道义的观点,“井田”这个词从汉代开始在中国古代经史体系里一直就占有一定的分量,以至于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讨论“井田制”更多的是谈论理义而非它真正的制度,清末的时候还有借这个托古改制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个人认为现在大家广为流传的“井田制”,《孟子·滕文公》的“井田制”是儒家对于上古社会的寄托,而非真正施行过的制度,不过我也不是搞历史虚无主义,虽然早在宋人对《周礼》的一些内容是否是准确的发表过质疑,不过这仍然不妨碍《周礼》应该才是研究西周农业首先应该读的书。


【碎碎念】高中课本上西周农业与井田制是对的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