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火炮科普:2S19

2S19 MSTA-S自行榴弹炮(俄语:2С19 «Мста-С»,拉丁化:2S19 "MSTA-S")是苏联研制的152毫米自走炮,于1989年在苏联陆军投入服务并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被俄罗斯陆军和乌克兰陆军继续使用。
2S19式榴弹炮由乌拉尔运输机器设计局研制,北约赋予其的代号为M1990式。该炮于1984年开始研制,1987年批量生产,1989年装备苏军炮兵师和集团军炮兵旅,主要用于压制敌方炮兵、坦克及反坦克预备队,破坏地面防御工事,摧毁敌方侦察所和指挥所,歼灭敌方有生力量。该炮采用T-80主战坦克底盘,但是使用T-72的柴油发动机。采用大型旋转炮塔设计,其火炮身管长约为59倍口径,战斗全重42吨,乘员5人,发射榴弹时的最大射程为24.7千米,发射底排弹时的最大射程为28.9千米。此外,该炮还能发射“红土地”系列激光制导炮弹,实现对点目标的精确打击。


类型 自走炮
原产地 苏联/ 俄罗斯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89至今
生产历史
生产日期 1989
基本规格
重量 42 吨
长度 7.15米
宽度 3.38米
高度 2.99米
操作人数 5
回旋角度 360度
射速 每分钟6-8发
最大射程 底排弹: 29km
火箭增程弹: 36 km
装甲 机密
发动机 V-84A柴油机
840 匹
功率/重量 20 匹/吨
悬挂 扭力杆
作战范围 500公里
速度 每小时60公里
发展
2S19 MSTA-S自行火炮是苏联为了进行现代化榴弹炮部署计划而设计的,苏联将2A65榴弹炮(152毫米)牵引炮安装在T-80坦克的底盘上产生了“MSTA-S自行火炮”(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将其命名为“2S19自行火炮”)。
2S19自行火炮的研发(费尔马项目)从1985年开始,原型被称为317工程。 2S19自行火炮的标准设备包括一个1P22半自动装弹系统、NBC防护系统、被动夜视设备、涉水套件、推土铲和81毫米烟雾弹发射器、1V116对讲系统和一个16千瓦的AP-18D发电机。在2008年,俄军着手改进其自动化火控系统模组以提高生存存性。
2S19自行火炮可以发射以下类型的弹药,包括:高爆榴弹(24.7公里)、底排弹(28.9公里)、火箭增程弹(36公里)、烟雾弹、化学弹、战术核武器、照明弹,甚至是短程弹道导弹。也可使用激光制导的“红土地”(9K25系列)与射程较短的“红土地-M”炮射反装甲导弹。
产品规格
射程:
29 km 底排弹
36 km 火箭增程弹
发射速率: 每分钟6-8发
最大射击仰角: -4度至+68度
回旋角度: 360°
可装置炮弹: 60发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