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DIY】契合篇:武将技能与典故的契合

作为DIY四大基本点之一的契合,它限制了武将技能的设计方向与范围,也给玩家带来了代入感,它是设计者在设计时自觉或不自觉的所考虑的第一个点,也是作品收官时较为重要的评判的一环。
契合有许许多多的方面,但是最首要的、DIY时第一个想到的,一般是武将技能与典故之间的契合。提到黄月英想的是锦囊,提到张飞想的是输出,提到华佗想到回血……就好像一个路标,给你一个大致的方向。
契合好的作品给人的代入感也强,例如刘谌战绝;换个角度去契合的作品也会给耳目一新,例如华佗除疠。
然而有的武将的典故复杂,无法完美的用三国杀的技能表现出来,便模糊的去处理,给人朦胧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负面的,因为在其中能够抽出许多具象的能够对应起来的地方,比如张春华伤逝。
有的技能在脑杀的时候,不觉得如何,但是玩起来却颇有同感;有的技能在脑杀的时候,觉得很契合,但是玩起来的时候却并不是那么回事,这种多见于劝谏队友等的武将;更有高级的设计师会通过技能进一步的去讽刺事物。(捧杀)
“技能-典故”契合与设计者的灵感关系密切。很多时候思想枯竭其实一般都是没找到契合点。找到了契合的切入点,才能继续修改、调整强度,探讨可行性。例如想要表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手牌用完便及时的补充手牌”,这便是找到了切入点。当然你的切入点不一定是好的,也许他很繁杂,也许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你的强度收不回来……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例如:
贾诩 魏 3/3体力
预见:每名角色限一次,当有一名其他角色使用锦囊牌时,你可以弃置一张牌,然后你选择一项:令此牌无效;当此牌结算完成后,你可以将此牌交给一名角色。
保身:锁定技,当你受到1点伤害或失去1点体力时,你可以进行判定,若结果为红色,你回复1点体力;若结果为黑色,你选择一项:获得此判定牌;摸一张牌。
(复制的某人的,因为做反面例子,所以就不列出作者了)
上例乍一看可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我们这一次只考虑契合的问题:
预见给人的感觉是高配版看破,但是贾诩不应是(手牌多时)洋洋得意地破解敌方妙计的主儿。一技能的每名角色限一次,可能它的切入点是好的,但是在后续的强度可行性等方面作修改时,逐渐的改变了这个技能,也就是契合的路越走越歪,这导致了一技能没有“预料”、“先知”的感觉,每人一次也有“强弩之末”的意味。
二技能撞了恢拓,这样的自保没有那种在帷幕之下那种“隐”感觉。
其实契合篇没有什么很多好说的,大家都知道怎么去契合,只是“当局者迷”,且不自知的忘了去契合。
下附两个技能,就留给大家去评论了:
『杨修』鸡肋:每回合限一次,当其他角色于其回合内使用基本牌或普通锦囊牌被抵消后,你可与其各摸一张牌,然后其选择:1.跳过或结束出牌阶段与弃牌阶段;2.对你造成1点伤害,然后本回合使用牌无次数限制且被抵消后失去1点体力。
【忠烈】限定技,一名角色的回合结束时,或当你进入濒死状态时,你可以立即死亡,然后令至多两名其他角色失去累计X点体力(X为本回合你造成和受到的伤害之和)。(取材于姜维一计害三贤,死也要拖个垫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