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战双134文案
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善跑的神。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英雄珀琉斯之子。他是希腊联军“第一勇士,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唯一一个半人半神。
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中最强大的英雄,第二代英雄中的佼佼者,他出生后,命运女神预言说,阿喀琉斯成人后将成为伟大的英雄,他将参加特洛伊战争,特洛伊城会成功陷落,但阿喀琉斯也会战死沙场(另一个说法是忒提斯预言到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地死亡。)
忒提斯想使他成为完全的神,所以在夜里背着父亲把儿子放在天火中燃烧,要把父亲遗传他的人类部分烧掉,使他圣洁。到了白天,她又用神药给儿子治愈烧灼的伤口。但有一次,珀琉斯暗中偷看,当他看到儿子在烈火中发抖时,不禁吓得大叫起来。这一来妨碍了忒提斯,因此阿喀琉斯除了脚踵之外全身刀枪不入。
另外一种说法是,母亲忒提斯为了让儿子刀枪不入、永远不死,将年幼的阿喀琉斯倒提着浸进冥河,使其拥有不死身的体质。但遗憾的是,因冥河水流湍急,忒提斯捏住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不敢松手,不慎露在水外的脚踵成为最脆弱的地方,在阿喀琉斯的身体留下了唯一一处“死穴”,埋下了祸根。(那么有个问题为什么不把他倒过来再泡一次呢?不正经的回答: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半人半神的阿喀琉斯也不例外)
《伊利亚特》书中一开始时阿喀琉斯就与阿伽门农发生了争执,起因是阿伽门农抢夺了阿喀琉斯所掳回的女奴,阿喀琉斯愤而离营,从此不参加战斗。希腊军的战况时好时差,宙斯给予士兵们信心,却从不打算教他们真正胜利,到后来,希腊联军节节败退,一度被打回岸边。即使阿伽门农派人请求阿喀琉斯的原谅,他仍然不为所动。最后阿喀琉斯的表兄弟帕特罗克洛斯不忍见己方士兵死伤惨重,穿上阿喀琉斯的铠甲,假扮成他的模样出战,情势曾一度逆转,最后他却被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王子所杀,这才激发了阿喀琉斯的战意。
阿喀琉斯在奥德修斯的邀请下参加特洛伊战争,在战斗中杀敌无数,数次使希腊军反败为胜,后来因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弟弟帕里斯,然后与阿波罗交恶被阿波罗用涂有毒药的神箭射中脚踵而死。
另外的一种说法是,箭是由帕里斯射出的,再由阿波罗引导射向阿喀琉斯的脚踵。但不久帕里斯也死于希腊英雄菲洛克忒忒斯的毒箭下,相传该毒箭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临终前赠与菲洛克忒忒斯的
阿喀琉斯死后,他的盔甲成为希腊英雄埃阿斯和奥德修斯争夺的焦点,奥德修斯最终凭演说击败勇士埃阿斯,继承了这套由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打造的神器,埃阿斯被雅典娜施法发狂,并悲愤自杀。
文学上关于阿喀琉斯的形象
首先,他是一个英勇善战、追求荣誉的人。拥有希腊英雄的共性。表现出不屈服命运,勇敢进取、崇尚荣誉的英雄特征,也体现了个人价值所在的英雄主义本色,这是古希腊史诗与悲剧的核心精神所在。
其次,阿喀琉斯也是一个自私、自利和固执自大的人。当大统帅阿伽门农侵犯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时,阿喀琉斯公开斥责他的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虽然他斥责阿伽门农的私心是正确的,但是消极应战却给希腊军队带来了巨大损失,使得无辜的人牺牲。他这种行为完全属于被个人的私利占据了内心。
最后,阿喀琉斯也是一个富有同情心,重视友情的人。他对待朋友当然也是非常仗义。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双脚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在体现出他对杀死自己挚友的仇人之愤恨的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朋友的忠诚。
他残暴鲁莽、崇尚尊严和荣誉、英勇善战的民族英雄形象,还有他的天真固执、任性、行凶狭隘、自私自利以及他的温厚善良,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老人、爱憎分明,有同情心的形象。他是神的宠儿,但也有人的懦弱和无助。
阿喀琉斯的形象就是古希腊人们理想中人的样子。这就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的肯定,对现实的追求。这也使得希腊英雄们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信。
解剖学上将人体脚踝位置的肌腱(即阿喀琉斯被射中的位置)命名为阿基里斯腱。“阿喀琉斯之踵”后人常以此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任何一个强者都会有自己的致命伤,没有不死的战神;指某人或某事物的最大或者唯一弱点,即罩门关键所在。在芝诺悖论中,追乌龟的那个神就是阿喀琉斯
帕特洛克罗斯是阿喀琉斯的发小,但岁数要比他年长一些。一些文学作品中认为帕特洛克罗斯和阿喀琉斯存在一些同性关系,不过呢,这个关系就像真正的柏拉图式爱情(不是现在网络上所谓的男女之间的那种关系,原本的柏拉图式爱情就是男同性之间的关系),存在性行为,但是又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欲望,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年长者对年少者的指导(包括性,带实践那种)。
在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尔杀害后,荷马史诗中形容阿喀琉斯伤心欲绝,哭地像个失去了丈夫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