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渡之战:太平军的挫折之战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而后围攻广西省会桂林,被向荣、江忠源等人击败,而后撤围北上,直奔长沙。1852年6月,太平天国首义五大王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带着大部队来到桂北全州,打算顺着湘江而下直抵长沙,给清王朝一个“惊喜”。由于太平军攻击全州过于顺利,尾随清军只敢观望而不敢发起进攻,所以此时洪秀全等人对赛尚阿、向荣、和春等绿营兵统帅十分藐视。为此,太平军全体将士及其家属均登船走水路,湘江两岸则未派一兵一卒做掩护,灾难就此发生。江忠源独自带800兵勇来到渡口东北的水塘湾。因为蓑衣渡口水深,江忠源二、三天内没法在那里打桩塞堵河口,而且渡口岸边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但是水塘湾水势浅,枯水时舟船难通,左边的狮子岭高三百余米,地势险要,正好适合江忠源设伏堵击太平军。
6月5日,太平军的船队蔽江而下,陆路大军沿江行进。当太平军船队下驶到水塘湾正要过险滩时,发现本就狭窄的河道还被清军所堵塞,船队无法前进只能停于江面,就在这时左岸狮子岭上江忠源伏兵居高临下轰击太平军。太平军突遇伏击混乱不堪,只好临时将船只组成浮桥沟通东西两岸仓猝还击,太平军陆路军队急忙救援船队。清军“用劈山炮向河流钉塞处彻夜轰打”,太平军二百余船只在蓑衣渡江心泊如营垒一般,当时太平军只要见清军靠近就集中攻击,不让清军靠近江岸。经过二昼夜的激战太平军仍然无法前进,并且首义五大王之一的南王冯云山战死,无奈之下不得不改变沿江而下永州,直捣长沙的原计划。于6月7日下令舍弃船只登上右岸并将船只焚烧,在右岸集结军队,向湖南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