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中国农业信息化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图]

2022-12-07 18:13 作者:共研研究院  | 我要投稿


一、概述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经济、技术、社会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史无前例的变革与创新,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运用机械化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来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业信息化的推广及应用决定着新时期农业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

农业信息化行业模式分类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二、产业链

 

农业全产业链是指由农资供应与采购、农产品生产、农产品仓储与物流、农产品加工与深加工、品牌建立与营销、农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而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全产业链基础上,所形成的覆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过程和全要素的各类标准的信息化体系。

农业信息化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三、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广大农村地区逐渐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互联网和广播等媒介,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传递,农民可以进一步掌握新的农业技术、获取农业信息等,为农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规避了很多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农业资源损耗。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计算机和互联网等高科技逐渐被应用于农业领域,大幅度缩短了农产品产出的时间,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给农业生产经营者带来了更高的效益。在互联网视域下,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行业内的信息交流更加畅通,推动了区域资源共同调配,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市场,2016年我国农业信息化投资规模548.24亿元,到2021年增至1032.04亿元,未来我国农业信息化行业投资规模还将继续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农业信息化投资规模将达到1141.95亿元。

2016-2022年中国农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其中,硬件市场规模599.1亿元,占58.05%;软件市场规模372.57亿元,占36.10%;服务市场规模60.37亿元,占5.85%。

2021年中国农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结构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四、发展前景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生产力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助推农业信息化逐步走向成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逐步应用到农业现代化生产中,传统农业方式已经逐步转变为高产、高效、低耗、优质、生态和安全的智慧农业模式。

 

未来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是以提高主要农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为目标,重点突破农业传感器、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农业智能控制与农业机器人等智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实现技术产品自主化;集成建立“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智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成智慧农(牧、渔)场,建立农产品智慧供应链,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农产品流通智慧化、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个性化,推进知识替代经验、机器替代人工,培育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可信流通等新产业。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农业信息化行业全景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2年中国农业信息化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