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把美国液化天然气转售欧洲,拯救背后还有地缘战略意义

2022-10-13 15:14 作者:罗富强观察室  | 我要投稿

“身份不明者”对北溪-1和北溪2号天然气干线管道的恐怖袭击,堪称人类历史中事实上最大的恐怖袭击。这将使得德国未来的经济前景一片暗淡,在以廉价能源资源的形式失去竞争优势之后,德国以及其它一些依赖于俄罗斯天然气的国家,经济必将遭受二战以来最严重冲击。从长远来看,甚至欧洲经济也会完全分崩离析。

事实上,眼下和未来的欧洲经济,必须要有大国出手相助,欧洲因为一些地缘政治原因,欧洲不能倒下。但其实,欧洲并非不堪一击:


首先,欧洲有大量的优质煤矿、无烟煤等。虽然火力发电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都有影响,但冬天没有暖气并不是快乐的选择。

其次,大型页岩气矿床位于德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法国和西班牙。由于环保原因而实施的暂停令,禁止进行勘探和开发。然而,欧洲真正去工业化的前景可能会迫使这些国家的当局重新考虑开发页岩气。

最后,木材是生产生物燃料的宝贵可再生资源。欧洲森林面积广泛,完全有足够的木材扛过冬天。欧洲还有先进的核电是天然气燃料的完全充分的替代品。尽管有“绿色经济”的要求,但法国是最早意识到有必要开始建设新的核电站,而不是像德国那样关闭现有核电站的国家之一。今天,法国正积极参与开发有前途的小型核电站。因此,法国工业现在完全有机会超过德国工业。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忘记继美国之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全球参与者——中国因素的稳定作用。


一方面,中国受益于欧洲部分高科技产业可以转移到中国的事实。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高科技来自美国,另一部分就来自欧洲,法国送来了各种导弹技术,英国送来了雷达等。另一方面,欧洲的去工业化经济崩溃之后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无利可图的。欧盟崩溃后,国家之间海关壁垒的恢复,人口的贫困和消费者需求的下降将影响到中国对欧洲出口市场。欧洲对中国来说,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欧洲倒下,等于中国出口损失半壁江山。

事实上,维持欧盟经济运转正常对中国有利,中国不允许欧洲陷入混乱。因此,中国将长期合同下购买的美国液化天然气重新转向送到欧洲,表面上中国赚了差价,实际上是雪中送炭,拯救欧洲于水火。

中国除了依赖天然气进口,但也增加了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与此同时,通过西伯利亚-1号主管道供应中国的天然气量有所增加,这使得俄罗斯天然气能够取代美国的液化天然气,特别是由于俄罗斯天然气成本较低,每1000立方米的价格为400-800美元。油轮带来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现在在中国的价格为1000-1500美元,这使得这批液化天然气送到欧洲成为可能,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涨到每1000立方米2000-2500美元。


显然,中国欢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以便以更优惠的价格接收俄罗斯的天然气,并替代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反过来,美国和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以及中国定购的美国液化天然气一齐转售给欧洲,一方面出于中国与欧洲的经济相互依赖,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借此体现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所在,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赢取欧洲的信任,密切与欧洲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中国这样做,与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定的美国炸管行为,是为了打垮欧洲经济,逼迫欧洲依赖于美国的险恶动机相比,谁正义谁邪恶一目了然。这对于让欧洲最终摆脱美国控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把美国液化天然气转售欧洲,拯救背后还有地缘战略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