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次!榆林率先试验沙区飞播乔木树种
陕西是全国飞播造林持续时间最长、造林规模最大、飞播涉及地貌类型最多的省份。作为陕西飞播造林的先行者,榆林近年来大力开展飞播造林工作,将飞播区域从北部沙区扩至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取得良好的增绿效果。今年,榆林又首次试验在沙区飞播乔木树种,开创陕西沙区飞播史上的又一个“第一次”。

6月15日上午,在榆阳区西北的补浪河乡一处广场上,工作人员正在将一袋袋种子装入直升机种仓。随后,这架满载种子的直升机缓缓起飞,飞往计划播区进行飞播作业。在十余公里外的四方台播区,直升机从百米高空飞过,完成种子撒播。播区内,榆阳区林业局技术员正抓紧时间进行飞播质量调查。

“每块接种布是一平方米,我们主要是统计播区每平方米撒落的种子数量,后期观察出苗率,以便确定以后播种量的增加或减少。”榆阳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站工程师白子红一边清点接种布上的种子,一边向记者介绍。

今年,榆林全市计划完成飞播造林任务20.5万亩,涉及榆阳、横山等6个县市区,计划撒播各类种子10.67 万公斤。相较往年,今年榆林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包括将播期提前半个月,扎设网围栏保护播区,防止羊只啃食和人为破坏,以提高出苗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榆林首次在沙区试验撒播乔木树种,这也是陕西省沙区飞播史上的“第一次”。谈及此次试验,市林木种苗工作站副站长曹存宏表示:“今年在飞播的过程中,我们试播了臭椿、白蜡等乔木树种。以往沙区的治理中乔木使用的全部是人工造林,如果这次乔木树种试播成功,将降低沙区的治理成本,节省劳力使用,提高治理效率。”

据了解,作为现代化的造林手段,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省劳力以及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1958年,榆林在全省率先开展飞播造林,累计完成飞播造林675万亩。近年来,榆林大力开展飞播造林工作,将飞播区域从北部沙区扩展至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6%。

下一步,榆林将积极探索不同地域的飞播模式,按照乔、灌、草结合原则,进一步丰富飞播种子种类,加强后期管护力度,提高飞播造林成效,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榆林由“浅绿”向“深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