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电影中,为何总会提到“人类不值得拥有超级英雄”这个思想?
在很多超级英雄题材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关于“英雄”和人类“人性”方面的论证,而在漫威以及DC电影中其实对于这一方面的论证的剧情,同样不在少数,而对于这种论证,久而久之也就是延伸为了——
“人类是否值得拥有超级英雄?”这个问题。

老实讲,这一问题是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答案的!
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所见到的,所经历的都会直接影响到这一个问题的答案,这就更别说,这里面还有一个人类人性中的普遍能够见到的负面属性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在DC电影中很多时候都是在宣扬着“人类不值得拥有超级英雄”这一明面上的“定论”,乍一看是在DC的电影中经常有着“升米恩,斗米仇”的设定。
但同样的:
不论是《神奇女侠》中戴安娜的母亲在戴安娜离开天堂岛时说过的“戴安娜,人类不配拥有你”,还是《蝙蝠侠大战超人》中超人的地球人类母亲对他说过的“你父亲从来没有希望人类拥有你”,这些看起来是对人类劣根性的一种认定的宣言之下,其实也是一个丢给超级英雄的选择题。

或者说是一个让英雄之所以被称之为“英雄”的选择题!
这是一个艰难到甚至有些苦涩自虐的选择题,因为对于大多数的的超级英雄来说,即便他们实力强悍如神明,但是因为内心所具备的“人性”,往往让他们被自我的原则束缚在了一个不会肆意妄为的区间内。

但是,对于人类不一样!
或者说对于单个的人类不一样,因为很多时候人类不是只有一个思想,所以,往往当这些超级英雄做的再好,但凡是落下了一个人类的利益,很多时候就会遭到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诅咒和仇恨。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美队3》中,曾经钢铁侠在一场大学做演讲,但是却在结束之后,因为当初复仇者们在“奥创纪元”中和奥创的战斗造成了这一名女子的儿子丧生,为此,在电影中这位母亲直接表示:
“你以为你是为我们而战吗?你只是为你自己而战,有谁能来为我的儿子报仇呢?斯塔克先生?”

所以,你瞧~
在众多的漫威复仇者中,尽管钢铁侠算是比较接近普通人的一个,但是对于这一个问题,钢铁侠回答不上来,因为对于钢铁侠来说貌似从来没有所谓的义务来拯救所有的人,但是钢铁侠的所做作为中必然是会有一部分人的牺牲,所以大多数的英雄往往只能选择拯救大多数。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却是总会来一句“为何不再去多救几个?”、“我失去的怎么办?”这类问题,说到底,这就是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变相宣言。

这一点放在DC宇宙中其实也是同样如此!
甚至可能会比漫威来的更为的直白,这里咱们以《蝙蝠侠大战超人》和《钢铁之躯》为例:
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中,其实在整部电影中“蝙蝠侠”和“大超”之间的前期矛盾,多数就是在论证人类究竟需不要需要大超这类堪称神明的超级英雄的问题。

在电影中,如果以大超的角度来说,其实人类不是值不值得去救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的问题。
因为在大超的认知中,每个人都值得去拥有第二次机会,但是对于电影中的人类来说,其实很多时候往往会像《钢铁之躯》中那样,要求一个往往干着法律和义务之外的危险事情的人,反过来受到人类法律的约束。

这就很有意思的了!
因为对于DC电影中所展现的人类来说,他们貌似一开始已经习惯了超人这类英雄的无私付出,甚至是从习以为常到了“你是超人这事情就应该你来做”的地步!

这就是电影里很多时候导演想要去展现的人类潜意识中的劣根性!
而这种劣根性往往会伴随着看不清楚自身和对方的定位而提出一些得寸进尺的要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大超的“亲和力”,强悍身躯蕴含的“人性”以及“对人类的相信”,是大超的“软肋”,是人类可以掌控大超的“武器”。

但殊不知,这一“武器”源自于大超自己亲手交给人类的,而不是人类自己“拿”过去的,所以,电影中每当到了考验人性的时刻,电影导演就会习惯性的将人性中的兽性和英雄神性中的人性进行对比。

前后者对比之下,自然是人类不值得拥有英雄这一既视感!
因为对于DC的电影来说,暗黑的剧情风格很多时候能够让DC的电影更容易去挖掘人性内在的负面,这就好像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故事一样——
“一个人每天上班都会给路边一个乞丐1块钱,但有一天身上刚好没有1块,所以那一天就没给,结果那个乞丐咒骂施舍的人没良心”。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于DC电影系列中英雄和人类的问题。
人类已经习惯了在有利的方面享受超级英雄们的帮助,但是有时候却因为一丝的利益受损,往往就会忘记前面英雄们提供的99%的帮助,这用咱们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升米恩,斗米仇的节奏。

用DC电影中的例子来说:
在《蝙蝠侠大战超人》中,当大超一度冒着领盒饭下线的风险托举毁灭日进入太空的时候,人类在背后所做的不是帮助大超,而是直接一发核弹将目标盯准了大超和毁灭日,可见,这完美契合了前面我们说的,DC宇宙中所展现的人类,往往只关注了自身的利益,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摧毁之前提供了99%的帮助的超人的死活。

所以,基于这种DC电影所展现的人类劣根性,说人类不值得拥有英雄一定程度上是没有毛病的。
与此同时——
在诸多的DC电影中,借助神奇女侠和超级英雄这类的角色,其实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一种“神性的悲哀”,这就像《神奇女侠》电影中,神奇女侠的老妈表示人类不配拥有她,这一种理解是建立在了神奇女侠老妈对于人类的充分认知上。

在她的认知中,自己的女儿(神奇女侠)具备了诸多美好的品质,这种接近于完美神性的品质本就不应该被人间所拥有,这就好像是咱们自己很多时候说的“此曲只因天上有”的人间不值得拥有的潜意识认知一样,因为在人间的滚滚红尘里充斥的不仅仅有好的,也有不少浑浊不堪的负面人心。

显然,对于神奇女侠的老妈来说,就是害怕神奇女侠自身的善良人性,在进入人间之后会被人性蛊惑、利用,甚至是用道德挟持。

所以,在电影中才说了这么一句话,但同时,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
在电影中所展现的人类劣根性的同时,英雄们依旧选择利用自己来维护人类属性中的美好,这才是英雄之所以被称之为英雄的原因所在。

或许在英雄们行侠仗义的过程中并不被理解,就好像:
蝙蝠侠在黑夜中将自己塑造成恐惧,但依旧还是会被不少哥谭市的吃瓜群众所排斥;
蜘蛛侠在城市中游走,帮助城市中的人对抗邪恶反派,但依旧会被号角日报的老板拿来各种黑一样。

你要说他们值得拥有品质层次远超他们自身的英雄吗?
他们可能不配!

但是对于英雄们来说,这种所谓的以利益为基点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帮助别人的方式,从来不存在与他们的选择范围之内,也正因为如此——
这种一定程度上有些“割肉喂鹰”节奏的操作,正是这种英雄们在看透了人性的复杂后,仍然选择相信并愿意去为了守护人性中的正义和美好而战,愿意遵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原则,这些才是他们真正被称之为“英雄”的原因所在。

所以,对于英雄们来说:
要问他们人类值不值得拥有英雄,他们的回答或许永远不会让人类失望,因为在他们看来:人间永远值得,想必,这或许也是界定普通人和英雄之间区别的一个关键所在了!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