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摘玉补石||雄主苻坚——大有大的难处

2023-08-18 22:29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这一年苻坚36岁。

他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完成了吞并关东和梁益的超级功业,把地盘扩大了三倍有余,这个速度截止到目前,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名,吊打刘邦刘秀。

在这“前无古人”的巨大冲击下,他渐渐的开始变得不在认识自己。

苻坚的执政思路,从最开始更像是一个仁慈版的石虎。

石虎靠着六夷暴虐天下,苻坚打算靠着六夷去征服天下。

苻坚的一整套对少数民族的打法,基本上是模仿着石虎来的,把所有异族核心继部众迁到自己统治的核心区,然后加以利用。

但这同样有一个问题,就是异族只要不打散,不分化,人家就永远不可能跟你是一个心的。

人家永远在等你不行,等天下有变。

石虎死后的后赵崩塌,就已经完完全全的演过这么一出了。

他们苻家的打回关中去,就是在乱世中被征服了几十年后仍然始终的不忘初心。

他爷爷苻洪当初的梦想甚至是接石虎的班统一天下的。

他这位爷爷不过是氐族一部落首领尚有此打算,更别提人家很多曾经建国立社稷的呢!

早在前秦灭燕后就已经被人不断提醒复国的慕容家,在很多潜在层面上的保密工作做的不好。

甚至说,很多人都看出了苗头。

在373年的时候,有彗星出现在尾宿、箕宿之间,长十余丈,经过太微宿,扫东井宿,从四月就开始出现直到秋冬还未消失。(有彗星出于尾箕,长十余丈,经太微,扫东井;自四月始见,及秋冬不灭)

前秦的太史令张孟出具了相关分析报告:“尾、箕二宿是燕国的分野;东井为我国的分野。如今彗星出现于尾、箕二宿而扫掠东井,看天象,十年后燕国要灭掉秦国;二十年以后,代国要灭掉燕国。(秦太史令张孟言于秦王坚曰:“尾、箕,燕分;东井,秦分。今彗起尾、箕而扫东井,十年之后,燕当灭秦;二十年之后,代当灭燕)

慕容垂父子兄弟是我们的世仇,现在却布满朝廷,尊贵显赫,您应该杀了他们以消除上天的灾变。(慕容父子兄弟,我之仇敌,而布列朝廷,贵盛莫二,臣窃忧之,宜翦其魁桀者以消天变)

甭管天象这玩意靠不靠谱,反正张孟的这番解读堪称穿越的级别。

苻坚没听。

在这帮劝诛慕容氏的人中,最大牌的是苻坚的弟弟苻融,他上疏道:“慕容家曾经横跨六州南面称帝,您兴师动众多年才算拿下他们,慕容氏非自动归化而来,您如今让慕容氏父子兄弟林立朝廷,把功勋老臣都盖过了。我认为虎狼终究不能畜养,星象如此变化,您还是多加注意为好。

苻坚给符融的回复是:我要统一天下打造地球村,所以把夷狄当儿子看待,你别瞎担心,只有修治德性才可以消除灾祸,自己无懈可击,怕什么外患!

374年十二月,有神秘人来到前秦的明光殿大喊:“甲申、乙酉之年,鱼羊吃人,太惨啦!没有人活下来!”(时有人于坚明光殿大呼谓坚曰:"甲申乙酉,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

“鱼羊食人”,合起来就是“鲜吃人”,而且“甲申乙酉”的年份预测更加准确到穿越般神奇,这几乎就差点名指姓说是鲜卑人要作乱了。

苻坚应该对这个并不陌生,因为当年他要政变时,关中人民群众以极高的悟性搞出了很多显而易见的字谜预言。

苻坚下令抓住此人,结果神秘失踪,秘书监朱彤等因此向苻坚请求诛杀鲜卑人。(坚命执之,俄而不见。秘书监朱彤等因请诛鲜卑)

苻坚还是没有听从。

别人劝他杀慕容家,他说是为了天下大业不能动手,但更让人信服的理由却是他生活上更加离不开慕容家。

早在370年刚刚灭燕时,苻坚就搞出了新花样,年仅12岁的慕容儁之子慕容冲和姐姐14岁的清河公主被苻坚看中全部纳入了后宫,史书中明明确确的写了苻坚把男童慕容冲给那啥了。(坚之灭燕,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

在373年的时候,苻坚居然命年仅15岁的慕容冲为并州重镇的平阳太守!

慕容姐弟的东北风情让西北汉子苻坚欲罢不能,这种后宫秘事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智慧无穷的关中群众又编出了“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的流行歌曲。(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咸惧为乱)

苻坚对慕容冲绝不是政务生活分得开玩玩就算了,在373年的时候,苻坚居然命年仅15岁的慕容冲为并州重镇的平阳太守!

这他娘的就是搞出感情了。

他一见倾心的慕容垂也被他绿了。

他等见了人家慕容垂媳妇后发现更倾心,紧接着也被他推倒了,而且人家根本就不装了,各种花园派对。(慕容垂夫人得幸于坚,坚与之同辇游于后庭)

慕容垂作为绿帽形象大使不知道是为了报答苻坚的知遇之恩把媳妇送礼了,还是梦想复国大业万物皆可公关,还是要想生活过得去不妨替人背点绿,总之慕容垂啥反应也没有。

牛X,你能复国是有道理的。

总体而言,苻坚此人对于征服欲有一种极其变态的极致需求。

他对于慕容家勋贵的安抚尤其是对于慕容家女色的迷恋本质上更像是一种彻底将竞争对手踩到泥里的征服快感。

苻坚不仅生活作风上开始不再检点,在生活质量上也呈现出了大搞四风的趋势,尤其在他的好丞相王猛病逝之后,在没人给他刹车了。

王猛在,这个顶级人杰就能让苻坚在膨胀之余还能保持一分清醒,比如慕容冲小朋友就是在王猛调回关中后被解救出来的。(王猛切谏,坚乃出冲)

375年六月,王猛重病卧床不起。

苻坚亲自为他到宗庙、社稷坛开坛求寿,并分派侍卫大臣前往黄河、华山遍祈诸神。(其年寝疾,坚亲祈南北郊、宗庙、社稷,分遣侍臣祷河岳诸祀,靡不周备)

王猛的病情稍有好转,苻坚又为此大赦天下。(猛疾未瘳,乃大赦其境内殊死已下)

从对臣子的角度来件,从公关榜样的角度来讲,苻坚做的无懈可击,也不枉王猛跟他这一回,够意思!

王猛对苻坚上疏:您为我干这事是开天辟地来前所未有的,我实在太感动了,临死前再跟您说下我最后的小建议:您现在八荒六合唯我独尊,九州百郡已经十有其七,但善于开创的人不一定善于守成,善始者未必善终,所以古之圣王知道建功立业的不易,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王猛死前的最后一封奏疏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领导您老人家千万别嘚瑟,要谨慎持国,您现在太飘了。

秋七月,王猛要走人了,苻坚亲自询问后事,王猛提了两点:

1、晋朝虽然偏居吴越,但他们是正朔相承,现在上下安定和睦,臣死了以后,请不要把晋朝作为图谋的对象。(及疾笃,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

2、鲜卑、西羌,是我们的仇敌大患,应该逐渐消灭他们,以使江山安定。撑着最后这口气说完这话后,王猛就走人了。(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死,时年五十一)

王猛表达的意思,是晋朝实力还在,还不能图谋;鲜卑西羌是心腹之患,一定时刻放在心上。

但苻坚最终听出来的意思却很有可能是:晋朝是你们汉人的父母之国,你身在秦国心在晋,临死让我给你个面子。

你还真没这个面子,你担心鲜卑西羌,却不知道我要靠他们灭东晋。

王猛死后的转过年376年九月,苻坚对前凉开火。

苻坚以步骑十三万大举进攻前凉,仅仅一个月,张天锡战败出降,前凉灭亡,苻坚掠徙凉州豪右七千余户加入关中民族村。

这个自301年开国,立国九代75年的地方政权很有必要说一下战争之外的东西。

创始人张轨的张氏一脉,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功劳甚大!

前凉张家,在胡马南度的超级大乱世中,在中国北方充斥着兵灾与毁灭情况下,极大程度的保存了中华文明的大量文化和礼仪制度,为后面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再次一统几乎是提供了最为关键的文化输出!

创始人张轨为安定大族,世代孝廉,在中央干到了散骑常侍、征西军司的岗位。

301年,张轨看到天下将乱,瞅准机会成功求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到达凉州后,张轨先后打平了左右政局的张越、曹祛、薄佩、邀儒、贾革等当地豪族,压服了拥众10余万的鲜卑若罗拨能部。

在军事铁腕后,对于归顺的少数民族给土地给政策,后来前凉的军队主力中,相当大比例就是氐人羌人组成的。

在控制住西凉后,张轨在姑臧城西北面划出专门的土地设置了侨郡县,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秋、司监等县分发土地给流民耕垦,和慕容家在东北的那招一样,都是通过土地对流民进行了编户齐民的巩固。

张轨解决了土地问题后还开始了对河西走廊基础建设的深度开发,一些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在前凉统治期间开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家在商业上也利用独有的丝绸之路开始了深挖,他废除了关税,收取市场税。

虽然大额关税取消了,但由于丝绸之路的关键外贸位置,大量沟通东西的商人开始来往前凉,市场税收入开始大幅增多,前凉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开始走向正循环。

在土地和财政两手都硬的情况下,前凉完成了对汉文化的拯救。

自创始人张轨开始,前凉就始终以晋室忠臣自居,靠着晋朝的政治招牌,成为了士人汉民在天下大乱时的三个投奔方向之一。

因为西北并不被顶级高门看重没有成为避难首选,前凉幸运的远离了高级士族那帮文化流氓的掺和,得到了大量中下层并没有掺和进玄学圈的士族加入,这使得前凉河西之地非常难得的走上了儒家文化立国的道路。

前凉利用“中州人士”避难凉州的有利条件,开始大规模的吸揽人才,兴办大量学校,鼓励私人讲学,打破了汉魏以来学术逐渐地域化、家族化的趋势。

儒家文化开始在西凉打破壁垒产生融合之势,像京兆杜氏(后人诞生杜甫、杜牧)家族,陈郡谢氏(吊打后赵三伐的谢艾)、广平程氏、河东裴氏、弘农杨氏、河内常氏、南阳阴氏等家族开始在西凉开枝散叶。

大量的儒家经典在此传承,大量的古籍经文在此保留,前凉虽然地处偏远,但却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甚至是整个中国儒家文化的最高峰!

佛法东来为我国留下最多的佛经译本的鸠摩罗什高僧,就是在凉州呆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中吸收借鉴了大量的汉文化,这也才有底蕴在后来入长安后能够接地气的进行佛经的大规模翻译。

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在长安用了八年的时间译出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妙法莲华经》《金刚经》《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等经;以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其译经文义圆通、经义准确、字句流畅。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此美妙的佛经翻译,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了凉州的文化繁荣与融合。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前凉张家,对于我们国家民族信仰中相当关键的两根大支柱,儒家和佛法很有可能将无法在这关键的时间点完成融合与相互塑造,最终无法嵌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

在那个万物毁灭的年代,张家为中华民族文化信仰的再次复兴保留了火种并提供了金钱与粮食的关键催化剂。

富庶的河西走廊在这个关键时机点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关键灯塔!

很难想象,前凉在公元4世纪初就落入诸胡之手,最终历史的走向会是怎样。

张家在保留了文化信仰火种的同时,也早于此时的任何一个政权试出了民族融合之路。

倡导儒学之风,以宽松的文教政策吸收、容纳各族文化,逐渐形成以儒学为主的各种文化的融合体。

文化主导带动习俗融合。

你读上四书五经,慢慢就能接受礼义廉耻。

你知道对长辈抱拳拱手,就会抛弃继承老爹妻子的陋习。

你知道孔子是华夏圣人,慢慢就会和汉族人民共度春节。

民族融合永远无法靠血缘,永远要靠文化!

后来北魏入中原后开始大力吸收儒家文化,他的吸收发源地就是凉州。

陈寅恪先生评价道: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

其实开启所谓隋唐盛世的核心密码,起源就在凉州!

前凉的76年国祚,并入前秦,其实是对前秦的一次巨大历史机遇。

拿下这块土地,莫种意义上讲,比拿下前燕重要多了。

拿下前燕,土地大了,人口多了,财富总量大了,但这仅仅局限在同一个维度中。

与此同时,你所面临的民族矛盾、统治难度、官僚成本、国防成本相应也大了。

这就好比一个新兴的明星公司合并一个巨无霸公司,但也继承了巨无霸的那些积弊,很有可能最终两个公司都被拖死。

但合并前凉,却能给你带来文化与民族融合上的升级。

这是更高维度的变化。

命运在苻坚吞燕灭蜀后给了他一个算法技能包,如果他此时能够静下来开始修炼内功,吸收短时间内鲸吞的巨大体量,他也许真的有机会提早三百年终结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超级乱世。

但苻坚并没有珍惜这个历史机遇,而是又接到了命运扔给他的最后一块大蛋糕,北方的代国。

天欲其灭亡,必让其疯狂!

如此迅速的一路开挂,真的好吗?



1.王猛同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疏不间亲的道理怎么能不明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的遗言这两点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苻坚家族统治的合法性!苻坚是个聪明人,和聪明人交流要用隐语,尤其王猛身为汉人,怎么能替东晋说话! 王猛一辈子高在战术上,却短于战略上,这是他和诸葛丞相的差距之所在啊!

猛爷刚了一辈子 从来不拐弯的

2.此时好好皇帝符坚的道德水准下降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有端倪呢?我觉得可能是随着功业的膨胀他的欲望也在疯狂膨胀,倘若他是多年攻伐才灭掉前燕,费劲全力而据益州。而不是如此不费吹灰之力而统一北方,大概依然会克勤克俭。这让我想起了吏哥说过,人在这么个年纪,甭管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历史,到了这个年纪该犯的错一样也不会少。皇帝也是人,更不用谈36岁的符坚,自幼也称不上多受磨难,此时大概可以把符坚比作为20多岁大破秦军,让诸侯们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项羽。再看看历史上的各位雄主,大多人生经有磨难,比如很快就要讲的拓跋圭,再比如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铁木真。再这么看符坚,熟悉儒家经典,他初登大位时再到统一北方前这么一段时间的表现,以儒家标准来说简直就是模范,政治手腕也是老练成熟。可惜,此刻,符坚和前秦最大的敌人就是符坚的欲望。

没错 就那句话 人在这么个年纪,甭管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历史,到了这个年纪该犯的错一样也不会少 像刘秀桓温那种毕竟太少了

3.秦皇,汉高,光武平天下之路,都也算艰辛,符坚30多岁,完全像是开挂似的统一北方,换成谁都会飘的

没错 都是遇到过巨大难度的 苻坚天下得的难度系数太低 而且速度太快了

4.前秦的扩张虽然迅速,感觉也不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北宋代周之后,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步伐,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平定叛乱之后,也是连续灭国,后来北宋还面临着烛影斧声的悬案,在北汉连遭败绩,但宋朝的国祚却维持了下来…… 感觉前秦的覆灭,还是苻坚用人不明。

宋太祖那摊和苻坚是没法比的 而且他还不用考虑民族矛盾

5.慕容垂从最初的进攻高句丽到最后的破平城 军事水平应该是十六国第一人了吧?

他哥不太服 他哥的对手档次更高

6.后赵打前凉抵抗非常激烈,怎么苻坚去打,就感觉前凉放弃抵抗了呢?

后赵完蛋后 前凉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7.祭祖这种行为刨去怪力乱神的部分,其实是对一个家族的人从心理上的一种拧绳?比如一开始只有家族A祭祖,说我们都是A姓子孙balabala然后A姓家族凝聚力上升。后来B姓C姓看到了,开始学习,等祭祖成为潮流的时候,就倒过来了。不祭祖的家族的凝聚力反而会下降,于是也就出现了那种祭祖的家族比不祭祖的家族发展的好的事情。

咱们这个民族 是灵者为先的 最早的可能性 大概率是祭祖的家庭人丁更兴旺 家族更发达 随后先祭带后祭了 本身的演化过程大概率是自然筛选的过程

8.说到佛法,最近接触一个受五戒修佛的,我问他,这经文看的懂吗。他说,你要是想学这个,不用先懂,一直念。念多了慢慢参悟。你不可能上来先懂。。

很有道理的 而且佛法讲福讲缘 有福有缘才有机会开智慧 不光要诵经 还要在一件件事上去修炼去磨砺 一点点的积功累德 做有益于他人之事 先从利我利他开始 慢慢的福气够了 也就自然而然的无我利他了


摘玉补石||雄主苻坚——大有大的难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