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作家余华是如何开始写作的

2023-03-01 14:18 作者:湖边赊墨  | 我要投稿


图片

作       者 | 王元晖

友人问我,你为什么开始写作,我一时间竟回答不上来。从小时候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后来在QQ空间写日志,这几年在知乎回答问题,我也不知道为何而写作,但是我想起了下面这个故事,就是著名作家余华、莫言和苏童是如何开始写作的。

著名作家余华,曾经写过一本著作——《活着》,1994年被改编成电影,由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主演,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拿过奖。


图片

余华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他曾经讲过,自己为什么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余华本来是一个拔牙的,在他当地农村一个乡卫生院上班,专门给人家拔牙。他并没有学过医学,更没给人家拔过牙,可以说连赤脚医生都算不上,但是他上班第一天就要给人去拔牙。

他师傅,是卫生院的一位老医生,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年纪大了,拔不动牙了。于是他就让余华看自己拔牙,只看了一遍,就问余华:“看明白了吗?记住怎么拔牙了吗?”

余华说:“记住了。”

师傅说:“好,下一个人来了你去拔。”

于是,余华上班第一天就开始拔牙。

图片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每天来拔牙的人还没说什么,结果余华不高兴了,拔牙的医生受不了了。什么原因呢?

原来,余华看到县里面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事业编制,这些人根本不用上班,换句话说,如果这些人在余华所在的这个卫生所根本不用给别人拔牙。

他在卫生所上八个小时的班,拔八个小时的牙,人家在外面逛八个小时的街,于是他就问人家:“你们怎么不去文化馆上班呢?”

人家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就告诉余华,我们逛街就是在上班,我们要了解社会生活,这样才能进行文化创作,开展文化活动,人间百态,整天呆在文化馆里怎么了解呢。

余华于是下定决心,要去文化馆工作,但是余华心想,我光会拔牙不行,人家文化馆也不要拔牙的技能。所以,他就开始写小说了,写着写着,人家就把他调到文化馆了。

被调到文化馆以后,余华第一天上班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等他到了单位,竟然发现自己是全文化馆第一个到的……从此以后,余华就告诉自己:“我的人生终于开始了!”

图片

有一次,余华被外国人邀请,参加一个文学论坛,和他一起参加的还有著名作家莫言和苏童。

人家让他谈谈是怎么走上文坛的,于是他就说了上面这段话。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说完这段话,他的同行,同样拿过国际大奖的莫言,也有感而发。

莫言说,我过去当哨兵,穿的鞋不行,不保暖,我就想给自己换一双连长才能穿的靴子,所以我就开始写小说了。

他们两人都说完以后,旁边就有一位作家坐不住了。苏童羞愧难当,他甚至要把自己的发言稿当场撕了。

苏童说,我是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学的就是文学专业,所以我一心就想着投身文学创作,为中国的文学事业添砖加瓦。原本这很正常,科班出身,但是苏童听了前面两位的故事和发言,别人拔牙、没鞋穿,我这算什么?

— END —

湖边赊墨(hubian1995),作者王元晖,一个坚持阅读,偶尔闲聊的Z世代青年、历史票友,每天沉迷学习不能自拔,如果某一天发给您一大段奇怪的文字,不要惊讶,那只是想把趣事与你分享。


聊聊作家余华是如何开始写作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