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万内最好的车”是高级忽悠还是自我捧杀?
➤近来兴起了一股“XX万内最好”的热潮。
李想说,理想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

何小鹏说,小鹏G9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

刘永灼说,恒驰5是30万内最好的纯电SUV。

张勇说,哪吒S为100万内最好的轿跑。

还有一个“番外”,余承东说,问界M7能够带来超越百万豪车的智能舒适体验。

嗯?还有一位满嘴跑火车的大佬没有加入这场“群聊”,竟然让我感到一丝意外。
这几位大佬都有啥动机?
我们先来掰扯掰扯这几位大佬使用这类话术的动机。
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个发表这类言论的是理想汽车的李想。
尽管这些年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大嘴巴”印象的几个人里,李想可能排不上老大地位,但他的发言也相当值得细品,比如两年前特斯拉刚来到中国投产便成为了屠榜般的存在,他就说过:“一辆445公里续航的车干翻了一切。”“说错了,是445公里NEDC。”“哎……灭顶之灾。”

这次理想L9发布,李想作为理想汽车的“头号产品经理”,他说出了“理想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这显然是做过足够多的调研和产品对比,并且也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于是在社交媒体上运用了这么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话术,让理想L9获得了很多额外的关注度。

在理想L9发布之后几天,同样准备推出较高定位SUV的小鹏,其CEO何小鹏也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这款G9的相关消息,并效仿了李想的话术,称G9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由于此时理想L9已经公布了45.98万元的售价,所以何小鹏的“50万以内最好的SUV”看似低调谦虚,但又直指理想L9。
只要我比那辆只卖45.98万的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更好,就无须大放厥词地引来争议了。这招又简单,又高明。

而恒驰方面,刘永灼说恒驰5是30万内最好的纯电SUV,这气势其实就弱得多了,真的就仅仅是效仿,很难让人产生其他的想象。而且这句话里面还有一个定语——纯电SUV,这范围就相对局限了。

不过换个角度看,对于预售价17.9万元的恒驰5来说,作为备受争议的恒驰的第一款落地的车型,要成为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其实也是有一定难度的。那就……等我们有机会体验过实车,再来给出我们的结论吧。
至于合众汽车CEO张勇说哪吒S是100万内最好的轿跑,这就有点蹭热度的意思了。毕竟轿跑是个比较细分的领域,而且用这类话术的人多了,大家再来看,也就不以为然了。

当然了,问界M7是不是能带来超越百万豪车的智能舒适体验,这不是取决于大嘴这回嘴大不大嘛。我们改天再细聊这车……如果大家感兴趣,并且我们有机会的话。

而我在看过了诸位大佬相继以“XX万内最好”来包装自己的产品之后,只想知道这种话术到底有没有违反广告法。或许,这种只能被认定是老板个人在公开场合吹牛批而已,不算我们一般意义上在媒介上进行公开投放的广告。
话说,最近某位华语男歌手发行的新歌也叫做《最伟大的作品》,这又有没有违反广告法呢?

“最好”到底如何定义?
要说大佬们的话术没有违反广告法,我还有一个理解,就是他们所说的“最好”其实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指向很模糊。
因为很多事物不能单用一个“好”字来形容,就比如“你是个好人”,你既然是个“好人”,那她为什么不要你?
好吧这个比喻或许不太恰当。不过大家常常会看到我们说某某车是一辆好车,这其实是基于这款车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或是令人欣赏的特点,至少我们是这样评价的。

▲宝马540i,绝对的好车一辆
但一款车的综合素质是由多个维度的能力决定的,所以我们甚少会直接判定某某车是XX万内最好的车,即便把范围框在轿车或是SUV,也是如此。除非真的有一款车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10代思域诞生时,在同级别车型中可以说方方面面都表现不错,但也还是很难对它给出“最好的紧凑型车”的结论
正如我们此前在理想L9的文章里就说到的,理想L9或许确实能在一些方面完胜一两百万甚至三四百万的SUV,然后在其余方面能与那些高价SUV看齐,以此获得一套比起数百万的SUV更优秀的产品本身的综合表现,这才让李想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出“理想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这句话。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对车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可能这款车对你来说挺好,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它就不那么好了。
比如我是个重视车辆机械素质的人,对底盘、动力系统更在意,而你则是个重视实用性的人,你会把车辆的绝对空间表现或是空间利用率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那么,我心目中的好车跟你心目中的好车,几乎就不可能是同一款车了。更何况,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智能化水平放在首位,这又是另一种取向了。

▲Giulia是最好的中型车?未必,但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好的
所以所谓的“最好”其实很难具体定义,“最好”跟“最快”、“最大”、“最静”这些描述都不一样,没法客观量化。它还是更像是车企大佬们用来吸引吃瓜群众来看戏的一种手段,某种程度上,这或许也算是一种“碰瓷”行为,毕竟大佬都说了:
“欢迎您带上身边的朋友,让他们开上库里南、奔驰GLS迈巴赫、路虎揽胜以及宝马X7等顶级SUV一同来试驾,让大家来看一看,理想L9是不是配得上‘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的称号。”
这有点像激将法,手握百万豪车的人听了之后无非就是两种反应,第一种是不屑一顾,但手握那么多财富的人或许更多会是第二种:质疑并探究,于是他们可能真的会开着这些顶级SUV去试驾理想L9。

试驾过后或许真的发现理想L9不比自己的车差,恰恰成为了理想L9的正面传播素材。而这些人最终买不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肯定理想L9的表现,说服力甚至比我们这些搞车评的还强。(手动狗头)
听小弟一句劝
想必各位车企大佬相比于车辙君自然是更有远见的,但这次在李想起了个头之后,大家纷纷效仿使用这个句式,除了何小鹏用得还算巧妙之外,我感觉其他各位都更像是在蹭热度。
如果说李想是这种话术的“始作俑者”,并且以500万与45.98万这一巨大数值落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而何小鹏以50万的数值在谦逊的同时直指李想,那么后面的“30万内最好纯电SUV”以及“100万内最好轿跑”不但气势弱了一些,而且也没能跟前两者形成联动,甚至还会让围观群众认为毫无新意。
所以这招既然有人用过了,那么接下来各位大佬最好就不要再用了。
尤其是当下这个流量时代,像李想、李斌、何小鹏这几位新势力领军人物都已经建立了各自的人设,所以从他们嘴里说出来一些“疯言疯语”大家是会以一种较为不一样的方式去看待和理解的。相比之下,其他几位名气和人设相对弱一些的,越是效仿就会越显弱势。

就像此前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说过“三年超越特斯拉”的豪言壮语(实际上是指智能化水平超越特斯拉),大家也只是看看就过了,没几个人会去深究其中的具体含义以及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新势力的大佬们采用惊为天人的话术来博取更高的关注度,让消费者对他们的品牌和产品更感兴趣,这终究还是为了能多卖一些车。毕竟新势力不像传统品牌那么根基牢固,所以需要一些不一样的卖车手法。

而在广大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其实新势力大佬勇于成为“XX万内最好”也并非坏事。李想后来也说了,预计不久后的未来,BBA的中大型SUV主力型号价格会下降至50万人民币以内,消费者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猜他的潜台词是:在以理想L9为代表的新势力高端产品攻势之下,传统豪华品牌将会大幅缩减价格水分,无论各位买不买我的车,这里面都有我的功劳。
如果他的预言成真,倒也真的挺好的,这样我只要花50万就能买到X5L了,真香!
只是大家在遇到类似“XX万内最好”的这些宣传话术时,确实得带着自己的判断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