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二》

51.四言诗 1939年6月1日
春草碧色,
春水绿波。
送君延安,
快如之何!

52.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1939年7月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悼戴安澜
外侮需人御,将军赴采薇。 师堪机械化,勇夺虎罴归。 浴血东瓜守,逐倭棠古回。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据称是毛泽东与朱德悼戴将军的挽联。 只见于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中,真伪不知

53.五言韵语 1945年10月
军队向前进,
生产长一寸。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

54.五律·张冠军道中 1947年4月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温尖难染,霜笼鸦不惊。
戍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55.五律·喜闻捷报 1947年9月
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56.七律·忆重庆谈判 1947年秋
有田有地皆吾主,
无法无天是尔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
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
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遍地血,
无非一念救苍生。

57.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本句是说南京突然遭到了革命暴风雨的袭击。苍黄兼有变色的意思。这是修辞上的所谓“双关”。
虎踞(jù巨)龙盘:形容地势优异。《三国志》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见《太平御览》引《吴录》)石头即石头山,在今南京市西。踞:(jü)蹲或坐。
慨(kǎi凯)而慷:感慨而激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改变了这种说法,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孙子兵法·军争篇》有“围师必阙(网开一面之意),穷寇勿迫”。
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同时起兵反秦。刘邦先据秦都咸阳拒项羽。项羽歼灭了秦兵主力,拥四十万大军入咸阳。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句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压迫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古代神话: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葛洪《神仙传·麻姑》)。
【题解】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58.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949年04月29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释】
柳亚子:名弃疾,字安如,号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搞革命,后来成为国民党左派。一九五八年病逝于北京。著有《磨剑房诗词集》。
饮茶粤海:指柳亚子和毛泽东于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间在广州的交往。
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毛泽东书《沁园春·雪》以赠。
牢骚: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也就是诗中的“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见附诗。
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
富春江: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
【附】 柳亚子原诗《感事呈毛主席一首》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灌。〔灌:灌换马旁〕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59.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1950年10月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音乐学校)里曲子的名称。
赤县:战国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翩跹(pian1 qian1):跳舞轻盈状。
一唱雄鸡天下白: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
万方:古人称国族为方,《易经》有“鬼方”。
于阗(tian2):汉朝西域国名,在今新疆。
兴会:兴致、兴趣。
【附】 柳亚子原词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60.浣溪沙·和柳先生 1950年11月
颜斶齐王名命前,
多年矛盾廓无边,
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
正和前线捷音联,
妙香山上战旗妍。

61.浪淘沙·北戴河 1954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幽燕(yān烟):这里泛指河北省。我国古代的幽州和燕国,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一带。
魏武、碣(jie2)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伐乌桓凯旋,路过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到六朝时已经沉到渤海里了。曹操登临碣石山,写了《步出夏门行》四首,第二首有《观沧海》一章:“东临碣石(据近年来考古发现,碣石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三十里),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下文的“萧瑟秋风今又是”即由此引出。
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著名夏季休养地。

62.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1955年10月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城外鸡虫事克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附:周世钊原诗
七律【随从毛主席登岳麓山】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题记】1955年6月,毛泽东来到长沙,6月20日这一天,他在湘江游泳后,登上了岳麓山。陪同他的有他早年的同学和朋友、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第一师范院校校长的周世钊。后来,周世钊将自己所作的《七律·随从毛主席登岳麓山》及其他几首诗词寄呈毛泽东。毛泽东于当年10月4日回信说:“读大作各首甚有兴趣,奉和一首,尚祈指教。”下文便录示了这首诗。细省书信中的语气,和诗似作于写信的当天或稍前,亦即1955年秋;而诗纪春令,是追咏前游。
【鉴赏】一首酬和诗,但见对少年情谊的珍视。从结构上看,四联八句,对仗工整,俱如通常七律式样,前半写景纪游,后半抒情寄兴,一般读来,自极平顺,似无多可评说,但有一点,不可不察,诗随信发,成于同时。信写在深秋,而诗则纪春令,盖为追咏。不过为什么偏要这样写法呢?这就免不了费人猜测了。或从虚写的角度看,说这是通过诗人的想象所创造的一种典型环境,是借这种景来抒发情怀,把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寄寓其中。主要是指正以权力推动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诗人放眼全国,不禁油然而生欣喜之情,联想到全国这块“绿洲”和“青野”上全面铺开的合作化运动。把发生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事情,尽收眼底。“风”、“吹”、“雨”、“上”,全都处在动态之中,把农业合作化运动潮涌态势,全都表现了出来。或从实写的角度看,略为仔细揣摩,有觉得全诗纯然是“却话巴山夜雨时”式的追咏,一切景语、情语均在无拘无束的叙谈中融为一气,如绿洲风起,雨罩青原。天然而由浑成。诗的前四句,就是追忆重登岳麓山的情景,诗人仿佛早深情地叩问老同窗:“你还记得么,那江、那山、那风、那雨啊……”他深动地再先了自己当时的奇妙感受:那浩荡的春江和层层的峰峦任我流连而攀登,那风和浪、那雨和山皆因我的瞬间感受而喜结良缘。特别有意味的是,风起绿洲风也绿,雨从青原雨亦青。诗人呼吸领会到了一种朦胧无边、充满生机的青春气息。这确实是“诗人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读者作为再创作,是容许如此恁般自由的。只是后者断为“追咏”同我的猜想近同,我自更多倾斜于后一种赏析。并且连赏析文字接下去所作的连翩浮想,由“虚”转“虚”也颇感引人入胜。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再者,风本无形,却因吹浪远去而获得了浪的形骸;雨从天降,却因诗人的等高送目而飘飘然上得山来。看来作者主要不在写实,而是以“意”取“象”,使物象成了心象的象征。象征什么?象征生命之树常青,人的风华总是大写在万物流转、生生不息的整幅自然彩卷之上。这样,就相当自然地引发了后四句的人生咏叹。这段文字为“赏析”而作,实亦堪如此读诗,便自不止徒见其平顺,而枯于无多可评说也。
说到下四句,确实在抒发人生咏叹。这本是于饱经沧桑,旧友重逢,人之桓情。于此,在一个老化了的心态中,似也引不起多少皱纹。不过在前文既已形象地显示了生命之树常青,生生不息的整幅自然彩卷就洋溢这生命意识的潇洒。那么,这里的尊前谈笑依旧,卅年重到赫曦,自然便应该更多读出些勃勃生机,更峥嵘、更激昂的情调,这就一任读者去调动自己的“感受”或“感应”吧。人各不同,勉强不得。只有几句题外却并非诗外的话,想在这里说一说,就是诗的颈联:“尊前谈笑人依旧,城外鸡虫事可哀。”守律工整,骈俪对仗,读起来音调铿锵,令人神弛。这在修辞学上叫对偶。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说:“诗文有不可易之法者,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也。”辞断意属,意味着跳跃性强,诗行间的空白大,给读者想象或联想留下充分的余地。所以峰断云连,更具审美景观。中国古典诗词,有讲求对偶的传统,这也是历史摩挲砥砺而形成的。对偶可以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让人看了这一面由不得也便联想到另一面,于是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天上人间,红颜百发,无论时间和空间上有多大飞跃,读来都极自然地把意象放在一起。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全然不相关的两种景物,上句着眼于空间的广阔,下句着眼与时间的悠长。而两个意象通过对偶联接起来,边表现出一派无边无际的秋色。这是在汉字运用过程,历久的熏陶中才养成的一种审美鉴赏能力。再回头说这里的“尊前”与“城外”一联两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而一用对偶,却这般自然。这里不仅词对意对,可供读者联想;甚至还可想象的到,当老朋友杯盘谈笑中,那“城外鸡虫”诸般事情,大约也会偶入话题吧,只是说来有点煞风景,未免于“事可哀”的慨叹。着在1955年,我们虽然于《秘密报告》有所保留,但对“同盟”犹怀憧憬,谈及“鸡虫”,便难得完全释然也。所以,这虽是题外话,却仍然属诗中意,而且大大丰富了增添了“尊前谈笑”的内涵。

63.七绝·五云山 1955年
五云山上五云飞,
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
此中听得野莺啼。

64.五律·看山 1955年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晚莺。
【题记】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注释】
北高峰: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为西湖群山之一。在北高峰附近有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等名胜。根据作者自注,诗中的“扇子”指扇子岭,“佳人”指美人峰。
飘飖:同“飘摇”,飘荡、飞扬貌。这里指鹰翔。

65.七绝·莫干山 1955年
翻身复进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注释】
莫干山: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北。相传春秋时吴国在此铸“莫邪”、“干将”二剑,故名。为浙北避暑、休养胜地。
七人房:指作者使用的卧车,可坐七人。
四十八盘;泛写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
钱塘:旧县名。这里指杭州市。

66.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本为一曲子,歌头是曲子开头部分。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长沙水: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biān编)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宽余: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风樯(qiáng墙):樯,桅杆。风樯,指帆船。
龟蛇: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
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是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于五五年开工,五七年建成通车。当时正在施工中,故属“宏图”。一九五八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
天堑:天堑(qiàn欠)〕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西江石壁:指计划中的长江三峡大坝。
巫山云雨:巫山有神女峰。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
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将来还打算在鄂西川东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到那时,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巫山,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巫山形成的峡谷巫峡和上游的瞿塘峡、下游的西陵峡合称三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67.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八年一月一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
【注释】
李淑一:当时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杨开慧的好友。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一八九八——一九三二),湖南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一九三○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曾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一九三二年九月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被害。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
骄杨:指作者的夫人杨开慧。杨开慧(一九○一——一九三○),湖南长沙人,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后随作者去上海、武汉等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隐蔽在长沙板仓坚持地下工作。一九三○年十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十一月牺牲。
杨柳:杨开慧(参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题解)和李的丈夫柳直荀(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飏(yáng扬):飘扬。
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
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汉朝西河人吴刚,学仙犯错,被罚在月宫砍桂树。树高五百丈,刚砍过的地方立刻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永远砍不断。
嫦娥:神话中月亮里的女仙。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一作姮娥、恒娥)是羿(yì异)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入月中。 《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子〔女亘〕娥窃之以奔月。”
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忽然听到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捷报,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高兴得泪流如雨。 伏虎,指革命胜利。
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题解】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样。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下面为这首蝶恋花)”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作法】
这是毛词中唯一的上下阙不同韵的词。毛泽东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
【附】 李淑一原词《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莫翻身早,
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
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
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
满衫清泪滋。

68.七绝·观潮 1957年9月
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注释】
观潮:指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钱塘潮以每年阴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一日(即阴历八月十八日),曾乘车去海宁七星庙观潮。
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借喻雄师劲旅。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钱塘江涌潮袭来时,波涛汹涌,如闻“十万军声”。

69.七绝·刘蕡 1958年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这首诗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注释】
刘蕡(fen):(?——八四二)字去华,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中唐大和二年(八二八年),举贤良方正,刘蕡对策称:“宫闱将变,社稷将危”,“阍寺持废立之权”,“四凶在朝,虽强必诛”。痛论宦官专权,能废立君主,危害国家,劝皇帝诛灭他们。考官赞赏刘蕡的文章,但惧怕宦官的专横,不敢录取他。令狐楚、牛僧孺都征召他为幕府从事,后授秘书郎。终因宦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作者在读《旧唐书·刘蕡传》时,对刘蕡的策论很赞赏,旁批:“起特奇。”
孤鸿铩(shā杀)羽悲鸣镝(dí嫡)〕孤鸿,孤单失群的大雁,喻指刘口。铩羽,羽毛摧落,这里比喻受挫、失意。鸣镝,也叫响箭,这里比喻宦官对刘蕡的中伤和打击。
万马齐喑(yīn阴)叫一声:万马齐喑,亦作“万马皆喑”。喑,哑。苏轼《三马图赞引》:“振鬣长鸣,万马皆喑。”谓骏马抖动颈上的鬃毛嘶叫时,其他的马都鸦雀无声。后用来比喻一种沉闷的局面。叫一声,喻指刘蕡冒死大胆攻击宦官,名动一时。

70.七绝·观潮 1957年9月
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注释】
观潮:指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钱塘潮以每年阴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一日(即阴历八月十八日),曾乘车去海宁七星庙观潮。
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借喻雄师劲旅。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钱塘江涌潮袭来时,波涛汹涌,如闻“十万军声”。

71.七律二首·送瘟神 1958年07月01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丝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释】
余江县:在江西。
华佗:三国时名医。
薜荔(bi4 li4):亦称木莲、鬼馒头。桑科,常绿藤本,含乳汁。叶厚革质,椭圆形,下面有凸出的网络。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富果胶,可制食用的凉粉。茎、叶、果供药用,有祛风除湿、通血活络、消肿解毒、补肾、通乳作用。
遗矢:遗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派使者到楚国看廉颇,想召他抗秦。使者诳报道,“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倾之,三遗矢矣。”血吸虫病后期人常水泻。
鬼唱歌: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
坐地、巡天、牛郎:毛泽东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五日致周世钊的信,“坐地日行八万里,蒋竹如(毛在湖南第一师范时的同学)讲得不对,是有数据的。地球直径约一万二千五百公里,以圆周率三点一四一六乘之,得约四万公里,即八万华里。这是地球的自转(即一天时间)里程。坐火车、轮船、汽车,要付代价,叫做旅行。坐地球,不付代价(即不买车票),日行八万里,问人这是旅行么,答曰不是,我一动也没有动。真是岂有此理!囿于习俗,迷信未除。完全的日常生活,许多人却以为怪。巡天,即谓我们这个太阳系(地球在内)每日每时都在银河系里穿来穿去。银河一河也,河则无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们人类只是‘巡’在一条河中,看则可以无数。牛郎晋人,血吸虫病,蛊病,俗名鼓胀病,周秦汉屡见书传。牛郎自然关心他的乡人,要问瘟神情况如何了。大熊星座,俗名牛郎星(是否记错了?),属银河系。”
尽舜尧:《孟子·告天下》,“人皆可以为舜尧”。
红雨: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三河:黄河、淮河、洛河,泛指河流。

72.七绝·有感 1958年12月21日
人类而今上太空,
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饕蚊日,
公祭毋忘告马翁。

73.七律·到韶山 1959年6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逝川:指时间。见《水调歌头·游泳》注释。
菽:豆类。
遍地英雄:此句原作“人物峥嵘胜昔年”。
【题解】
毛泽东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三日致胡乔木的信,“‘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

74.七律·登庐山 1959年7月1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注释】
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
九派、三吴: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钟学坤的信,“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陶令:陶渊明。曾作彭泽令八十八天。
桃花源:见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一渔人溯着溪流而上,发现尽头处是一片桃林,将一群秦朝避难者的后代,与尘世隔绝;他们在山中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
【题解】
本诗原有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当时毛泽东上山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他在九月一日致《诗刊》的信里说,“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正改。自以为可,可以上《诗刊》。”又说,“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 我这两首诗,也算是答复那些王八蛋的。”

75.五律 1959年11月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
欢迎有晚莺。

76.七绝 1959年11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
回首峰恋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77.七言诗·赫鲁晓夫访美 1959年10月
西海如今出圣人,涂脂抹粉上豪门。
一辆汽车几间屋,三头黄犊半盘银。
举世劳民同主子,万年宇宙绝纷争。
列宁火焰成灰烬,人类从此入大同。

78.七律·读报 1959年12月
托洛斯基到远东,不和不战逞英雄。
列宁竟抛头颅后,叶督该拘大鹫峰。
敢向邻居试螳臂,只缘自己是狂峰。
人人尽说西方好,独惜神州出蠢虫。

79.七律·读报有感 1959年12月
反苏忆昔闹辟蛙,今日欣看大反华。
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
神州岂止千里恶,赤县原藏万种邪。
遍访全球侵略者,惟余此处一孤家。

80.七律·改鲁迅诗 1959年12月
曾惊秋肃临天下,竟遣春温上舌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高官。
喜攀飞翼通身暧,苦坠空云半截寒。
悚听自吹皆圣绩,起看敌焰正阑干。

81.七律·读报有感 1960年6月13日
托洛斯基返故居,
不战不和欲何如?
青云飘下能言鸟,
黑海翻起愤怒鱼。
爱丽舍宫唇发黑,
戴维营里面施朱。
新闻岁岁寻常出,
独有今年出得殊。

82.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1961年2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83.七律·答友人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注释】
九嶷山:《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葬于江南九疑(即九嶷山)。”
帝子:指娥皇与女英。传说中,她们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 舜南巡死于九嶷山,她们俩追到湘江畔,“以涕洒竹,竹尽斑”,自沉湘江,死而为神。楚辞《九歌·湘夫人》首句为“帝子降兮北渚”。
翠微:指青山。传说中九嶷山有娥皇峰与女英峰。
芙蓉国:指湖南省,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长岛:有人讲就是长沙的橘子洲。
我欲因之梦寥廓: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题解】
这首诗据说是写给毛泽东的同学,青年时代办《新民学会》时的老友周世钊的,兼寄李达、乐天宇。他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致周世钊的信里写道,““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

84,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961年9月9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注释】
李进:即江青。

85.七绝·屈原 1961年秋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文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86.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1961年9月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87.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1961年11月17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释】
愚氓:蠢人。
鬼蜮(yu4):蜮是古代相传的一种含沙射人的怪物。《诗经·小雅·何人斯》有“为鬼为蜮,则不可得”,后来称暗中伤人的东西为鬼蜮。
【题解】
白骨精的故事,见《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里讲的是绍剧(绍兴大板)改动过的情节,孙悟空在被逐后扮作白骨精的母亲,诱使白骨精得意洋洋地在唐僧面前自己揭露自己三变三骗的经过,从而使唐僧幡然醒悟。
【作法】
律诗对联中最受人欣赏的叫流水对,说得是上联和下联无法分割,如流水般天然浑成。一般的对联,上联和下联是平行关系,说得是不同的事。但流水对的上联和下联之间往往以因果关系过渡,两句一气呵成。流水对使一首诗结构紧凑,如果是用在担当着拓转诗意的重任的颈联,常可使整首诗意像流动,习习欲飞。“金猴玉宇”这一联就有这样的妙处。
【附】 郭沫若原诗《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88.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当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本词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
卜算子:词牌名,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风雨送春归: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附】 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附词注释】
驿(yì义)外:指驿站附近。古代官办的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住宿和换马的处所,称驿站。

93.七律·冬云 1962年12月26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注释】
罴(pi2):或称人熊,比熊大。
【作法】
这首诗上来的“飞”和“稀”是五微,下面的“吹”、“罴”、“奇”属于四支。《冬云》押得是四支大韵,组合力强的字多得是,大可不必从五微借字,而且一借就是两个。
【题解】
这是毛泽东为自己七十岁生日(中国传统算法)作的诗。

89.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963年1月9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注释】
蚂蚁缘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喝醉梦见自己在“大槐安国”当了驸马,做了南柯郡太守,醒来才知是梦。后来他在屋后发现一个白蚂蚁穴,还建有王城,原来这就是“大槐安国”。
蚍蜉撼树:唐韩愈《调张藉》,“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西风落叶下长安:唐贾岛《忆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下长安。”
鸣镝:响箭,汉时匈奴冒顿单于用来发号司令。有人称,“我们的文章如同响箭一般飞过去,修正主义招架不住了,如同西风卷落叶一般,纷纷败下阵来。”
【题解】
这首词,自六四年初纪念毛泽东七十诞辰发表以来,就被说成是写中苏论战的。
一九六二年是中共的多事之秋。国外,美国上来一个雄心勃勃的肯尼迪,宣称要支持所有朋友,反对一切敌人。年初,美军顾问进入了越南。中国的另一个有麻烦的邻居 --印度,则被肯尼迪称为落后国家的“民主橱窗”,并多次公开指出,美国必须帮助印度,让它成为亚非国家的榜样,使它们不至于向中国学习。台湾也派遣了多支武装小分队在沿海各地登陆骚扰。但是,在中共内部,争论最多的,还是与苏共的关系。毛泽东坚持要“反帝反修”一起来,于是两党越闹越僵。
在苏共于六一年十月的二十二上大通过了新党章后,两党矛盾急剧上升。在六二年一年里,双方利益或观点激烈冲突的事件就有:伊犁动乱;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同意与美英商谈防止核扩散协议;中印边境冲突;撤走援华专家;催讨朝鲜战争时的军火贷款;中苏边境冲突;东欧五国在它们的党代会上点名围攻中共。苏联报纸也开始批判中共。
中共在六二年底开始反击,在报上痛骂意大利、法国和印度的共产党。但是正式向苏共叫阵,则是六三年七月十四日苏共公布了给全体党员的公开信以后的事。“九评”的第一篇要到九月六日才发表,比这首词的日期晚得多。
【附】 郭沫若原词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
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90.杂言诗·八连颂 1963年8月1日
好八连,天下传。
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
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
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
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
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
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
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
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
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91.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1963年12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鷃:晏鸟〕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注释】
罗荣桓: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病逝于北京。
记得当年草上飞: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有题像诗,“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此诗收入《全唐诗》。
战锦:辽沈战役首攻锦州。
斥鷃(yan4):小鸟。《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昆鸡:鸟名,黄白色,长颈赤嘴。
【题解】
罗荣桓参加了秋收暴动,是毛泽东的老部下。罗逝世时,政治局常委正在开会,消息传来,毛泽东带头起立默哀,并讲:罗荣桓是很有原则性的人,他对敌狠,不肯背后议论人,党内要有原则性,原则精神。会议结束后,毛到医院向罗遗体告别。

92.贺新郎·读史 1964年春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蹻:足乔〕
歌未竟,东方白。
【注释】
人世难逢开口笑: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伤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
盗跖(zhi2)庄蹻(jue2):盗跖是春秋战国间的大盗;庄蹻是战国楚人,《荀子·议兵》,“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
陈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黄钺(yue4):象征帝王权力的用黄金装饰的斧子。《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93.七绝·贾谊 1964年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94.七绝·咏贾谊 1964年
少年倜傥廊庙才,斗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异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

95.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七六年一月号。
【注释】
井冈山、黄洋界:见《西江月·井冈山》的注释。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一九二七年九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九天揽月:九天,天的极高处。《孙子·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揽月,摘取月亮。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同揽。
捉鳖:喻擒拿敌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题解】
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毛泽东乘车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并在山上住了八天。二十二日,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二十五日写了这首词。二十九日他在井冈山前的小坪场上接见了当地干部群众一千七百余人。

96.念奴娇·井冈山 1965年5月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 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97.五律·西行 1965年7月
万里西行急,
乘风御太空。
不因鹏翼展,
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钟酒,
山栽万仞葱。
风雷驱大地,
是处有亲朋。

98.念奴娇·鸟儿问答 1965秋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注释】
鸟儿问答:见《庄子·逍遥游》和《七律·吊罗荣桓同志》的注释。
三家条约:指美英苏三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土豆、牛肉:六四年四月访问匈牙利时,苏共领导赫鲁晓夫曾说,共产主义就是人人有土豆牛肉汤喝。

99.七律·洪都 1965年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100.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1965年12月
疏枝立寒窗,
笑在百花前。
奈何笑容难为久,
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
何须自寻烦?
花落自有花开日,
蓄芳待来年。

101.七律·有所思 1966年6月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瀟瀟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这是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注释】
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首都北京。
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作者写这首诗的前后,正在南方巡视。1996年5月16日至6月15日在杭州;途径长沙于17日到韶山滴水洞,在这里住了十一天;28日赴武汉。
凭阑静听瀟瀟雨:化用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凭阑处瀟瀟雨歇”句。阑同栏。潇潇,骤急的雨势。
故国:即祖国。

102.七绝 1971年9月(1)
豫章西望彩云间,
九派长江九叠山。
高卧不须窥石镜,
秋风怒在叛徒颜。

103.七绝 1971年9月(2)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104.四言诗·赠尼克松 1972年
老叟坐凳
嫦娥奔月
走马观花
105.五言韵语 1973年5月
郭老从柳退,
不及柳宗元。
名曰共产党,
崇拜孔二先。

106.五言韵语 1973年7月
大事不讨论,
小事天天送。
此调不改正,
势必出修正。

107.七言诗·续李白咏“高阳酒徒”1973年7月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
不料韩信不听话,
十万大军下历城。
齐王火冒三千丈,
抓了酒徒付鼎烹。

108.七律·读《封建论》 呈郭老1973年8月
劝君少骂秦始皇,
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
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治,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
莫从子厚返文王。

109.诉衷情 1974年
父母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110.贺新郎·改张元千词 悼董必武 1975年4月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柳岸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君且去,休回顾。

111.四言诗·春日游花园小吟1976年春
今我来兮,杨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