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要再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2023-03-01 22:08 作者:bili_58162569875  | 我要投稿

(1)、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3)、坚持体育锻炼。


(4)、学习要主动。


(5)、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6)、注意整理。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


(7)、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


(8)、不要再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9)、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课程。 十、课堂上注意劳逸结合。


(10)、课堂上注意劳逸结合。


1、高中教材的特点


(1)知识量增大 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

 1.保证一个愉快的心情


  这并不是说等到心情好了再去看书,而是在一定要看书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好的心情。比如,一本精致却不花哨的练习本,几只顺手的笔,或者适当的彩色笔都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变好(此方法不适合男生,男生可以试试看看周围正在努力用功的漂亮妹子,当然,这是开玩笑的)


  2.参考书的选择


  打基础时期,有两本书特别火,灯哥的复习指南和乐哥的复习全书,我都没买。太厚了,我觉得我会没有命看完它们。那种遥遥无期的感觉会磨损人的斗志。所以我买了两本薄的,虽然加起来也有指南那么厚了,但总觉得轻松多了。肉眼看得到的进度,才能让自己有成就感,支撑自己继续看下去。


  3.真题的用法


  真题绝对是宝贝,真题的重要性真的是一言难尽,真题一定要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的做,做他个十遍八遍的,100分绝对没有问题。模拟题可以不用做(想拿高分的除外),真题没吃透是没空管什么模拟题的。用真题还有个小窍门,最好是买两个不同版本的真题,可以互补。比如灯哥的十年真题答案,方法独特,简便,但有的过程过于简单会看不懂答案怎么来的,甚至还有错误。乐哥的真题答案十分详细,但有些方法太繁琐,特别是选择填空题的。两本一起买,正好。


  4.网络资源的利用


  市面上的真题一般都是10年以内,光这十年的真题是不够的,我准备时,把1995-2012年的真题全挖出来做。不仅仅是数2,我把数1和数3的题也挖出来做,这个很有用。就当做是模拟题来练习。有一句话叫做7遍真题,3遍模拟,足矣,足矣。

 竞赛、考研、课程学习必备知识点及其应用(上)

1、数列极限的计算(1) 单调有界原理单调增加有上界、单调递减有下界. 一般先考虑有界性,然后再考虑单调性的判定.(2) 夹逼准则项的放大与缩小. 放大、缩小后的极限式极限存在且相等.(3) 基于夹逼准则的定义法先假设极限存在,求得极限值,然后基于数列与极限值差的绝对值极限值趋于0.(4) 级数法将数列通项视为级数通项,级数收敛则一般项趋于0,或者直接转换为级数和收敛性的判定与和的计算.(5) 积分法一般构造部分和极限式具有定积分均分区间的结构,然后转换为在[0,1]上的定积分来计算.(6) 基于海涅定理的求数列的极限将数列极限转换为函数极限计算. 注意应用函数的方法求数列极限时,要将n换成x.(7) 拉链定理奇数项数列收敛,偶数项数列收敛,且两者极限值相等,则原数列收敛.(8) Stolz定理将数列转换为两个数列的比值,依据分子、分母项差的极限的存在性与极限值判定原极限的存在性与求极限值.


竞赛、考研、课程学习必备知识点及其应用(下)

1、向量基本运算及位置关系判定

↘向量基本量:向量的模、单位化、方向余弦的计算及三个方向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数量积:两种计算方法(两向量模与夹角的余弦乘积计算公式和坐标计算公式),向量的模的平方等于自身数量积,两向量的夹角计算公式↘向量积:行列式定义及计算式,三向量a,b,aXb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右手法则、垂直),数量积的模的计算直接计算:两向量模与夹角的正弦乘积↘混合积:行列式计算公式及轮换性↘投影: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等于向量a的模乘以两者的夹角的余弦. 2、向量位置关系的判定和相关几何意义↘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数量积等于0,↘两非零向量平行(共线)的充要条件是两向量的向量积等于0,两向量的坐标成比例,存在非零实数s,t,使得s a+tb=0↘向量积的模等于两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此得三角形的面积)↘向量的混合积的绝对值等于以三个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由此的四棱锥的体积)↘三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是混合积等于0,或存在不全为0的实数λ1,λ2,λ3,使得λ1 a+λ2 b+λ3 c=0 3、方程与图形关系及特征↘空间直线及其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点向式方程、对称式(标准式)方程、参数式方程、两点式方程、向量式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平行、垂直、夹角、相交、共面、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计算公式(平行、异面),各类方程描述形式之间的转换↘空间平面及其方程:平面的一般式方程、截距式方程、三点式方程、点法式方程、参数式方程(坐标描述形式,向量描述形式),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平行、垂直、相交、重合)

  真题做了几遍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大概了解了考研数学有哪些题型,以及这些题型的解答方法,还可以总结出那些出题者挖的坑一般在哪,有了整体的轮廓,考试卷子就会变得特别的似曾相识。


  题外话,附赠几个不断获得动力的方法:


  中心思想


  1.幻想法

(2)理论性增强 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

我个人备考基础基本是零,不用怀疑,请想想你们身边本科玩联盟的游戏帝,LOL 从1区到19区,基本是满号,每个区重复上演冲白金,冲钻石的励志故事。出于对专业极大地不感兴趣,上课不参与,高数挂科,补考毕业,成为了本科挥之不去的缩影。


进入社会,工作不太体面,决心辞职考研。当时据我所知吉大本校的竞争对手,有很多已经在10月初刷完了一轮真题,经验贴大多也是长线备考策略。不适用于当时我的情况。


总体上,数学单个知识点难度高,知识点数量众多,题量大,学一轮周期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学透。而我基础差、备考时间紧。当时我觉得能考上真是祖上荫庇。每天睡前都会默许考研愿。


有学妹前几天开玩笑,跟我说:“学长,要是我的话心态会崩掉”,我回了她:“一开始就崩掉也属实没那个必要,越是有这个倾向,越应该去从方法上取胜,不然方法不好,时间还短,那就只能后续崩掉。”


10月份内外重重压力下,逼着我去思索考研数学提分的本质。


(不反对刷题,数学刷题是不可或缺,而是反对盲目、无差别的刷题。刷题的目的,是为了在做题过程中深度理解考点,并且将之关联与体系化。本质上,是落到了单个考点的理解,与多个考点的体系化运用上。只有把单个考点突破,才能把多个考点体系化,才会做题,而不是反过来!你想掌握考点,但又不去直面考点,而是想要通过题海战术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去理解考点,不是本末倒置了么?这样的备考,是否容易出现不踏实、不成体系、学无所获之感?这样的备考,提分效率又如何。如果我当时大量无差别的刷题,能弯道超车pk掉10月份就刷完真题的竞争对手们么?留给大家作为思考)

我们考研,为的就是高分,而不是无差别地掌握很多没用的东西。学的多,跟考的高,是两回事。很多看了长线备考经验贴的人,大多都有个误区,认为只要跟大多数人一样,听的课做的题足够多,分就能考的高。那每年大部分考生都跟张宇等名师,忙碌一年,最后能考高分的又有几个呢?


考研选拔的,一类是学科能力强的人,一类是方法異稟的人。

(3)系统性增强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


(5)能力要求提高 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不要再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