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系统的病变范围广泛而弥散,主要侵犯脊神经、脊神经根及神经末梢,也常常累及脑神经,有时也可侵犯脊髓、脊膜和脑部。本病患病率为16.2/10万,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四季均坷发病,但以夏秋两季(6~10月) 略多。

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局限在周围神经系统,一般不具有由周围神经系统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播散过程,主要表现为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病,以局限的节段性髓鞘脱失为组织学特征,神经束内或神经束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嗜细胞浸润,神经组织水肿,周围血管扩张,严重病例可出现脊髓前角或脑神经核的细胞变性或坏死。1、前驱症状。多数患者在病前1 ~ 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可有受凉、淋雨、涉水、过度疲劳,少数患者于免疫接种后或手术后发病。2、运动障碍。80%以上的患者首发症状为双下肢无力,逐渐加重并向上发展累及上肢,瘫痪为弛缓性,大多呈对称性,自远端向近端发展,下肢重于上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严重病例可出现四肢完全瘫痪和呼吸肌麻痹,早期肌萎缩不明显。

3、感觉障碍。为本病的常见症状,但不像肢体瘫痪那样表现突出,除主观感觉异常外,客观检查可有明显的手套及袜子型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以浅感觉减退为主,少数患者有振动觉和位置觉障碍,可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4、脑神经麻痹。本病常合并脑神经麻痹,以舌咽、迷走神经受累较为常见,患者可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和咽反射减退,合并双侧面神经麻痹者亦不少见,患者可出现闭目不全、口角漏水、示齿、抬额、作吹口哨动作均无力,另外,亦有合并三叉神经、动眼神经、展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受累者,但本病-般不累及嗅神经及听神经。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有血压不稳、出汗异常、肢端皮肤干燥,偶有短暂的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心脏亦可受累,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
6、呼吸肌麻痹。除肢体瘫痪外,严重患者可出现肋间肌、腹壁肌、膈肌受累,出现呼吸困难,进一步出现呼吸衰竭,是本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约20% ~ 50%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呼吸肌受累,有时早期可不被察觉而发展却很快,故应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多数患者肋间肌比膈肌麻痹为早,此时依靠膈肌呼吸,随着病情发展腹式呼吸也浅表费力。当肺活量下降到接近潮气量时,即出现呼吸衰竭的早期症状,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增多、脉率加快、血压增高,可有摇头、咬牙等无意识动作,若不处理可迅速出现发谢、意识障碍以至昏迷,可在出现呼吸衰竭后30min至4h内死亡,因此必须严密观察呼吸肌麻痹的程度。7、其他表现。少数患者可有轻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出现短暂的病理反射,另有某些患者可有头痛、脑膜刺激征,不能用肌力下降和感觉障碍来解释的共济失调,偶有患者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8、常见并发症。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肌麻痹合并肺部感染时则极易弓|起呼吸衰竭,危重病例高峰期可出现应激性溃疡,气管切开患者则易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心脏并发症以病毒性心肌炎为最常见。